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逃荒,极品农门老妇有空间(209)

作者:堰晗 阅读记录

为了不让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舒常乐不仅需要管理好日常生活起居,还得尽全力照顾好患病的老人。

只可惜,即便如此付出也未能换来期望中的结果。

“我们知道最近家里经济状况不太理想,可是既然娘亲生了这场病,作为晚辈也应该尽一份孝心,希望这份心意能够表达出我们的关怀吧。”

说罢,赵春花从衣袖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了对面的女人,在其中包裹了一笔事先预备好的钱。

其实从最初接到消息听说婆婆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时,她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打算,想要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

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先是舒眠儿的到来让舒常乐无法抽身离开;而后随着日子推移,自己又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过活,也没有任何人告诉她赵母的健康情况已然到了连床都难以起身的地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着,让人不禁感叹命运多舛之时更加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

不过赵春花并不责怪大家没有告知她情况。

家里的父母和几位哥哥嫂子都觉得她现在的生活已经不容易了,他们深知女儿或妹妹已经在生活中承担了许多压力,为了不再给她添更多麻烦,决定默默地独自承受问题。

但她享受着家人对她的关心与呵护,又怎会把他们的事情视为额外的压力呢?

尽管自己在外打拼,但内心深处总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那份温暖与支持,让她更懂得感恩与理解。

舒常乐不愿收下:“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但人如果没了,就真的永远回不来了。”

这番话说得情深义重,体现了他对人的重视超过了一切物质上的追求,哪怕是一点点帮助,在他的心中都不及人情之重要。

第188章 最妥当的做法

在赵家,舒常乐与赵母相处的时间最长。

从她初嫁过来、那时懵懂而又迷茫地开始了全新生活——婚姻对于每个女性来说都是新挑战;再到怀孕生子这个充满希望却艰辛无比的过程中,以及之后获得了婆婆无微不至照顾和支持的美好时光里,舒常乐始终感受着这份来自长者给予的安全感与关爱。

长此以往,可以说连赵春花这个亲生女都不一定如舒常乐那样能够深刻理解母亲的想法与性格。

虽然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未达到亲如母女那般亲密无间,但却建立起了极其难得一见且相互尊重、彼此扶持的美好婆媳之情。

看到如今病重中的婆婆静静地躺在那儿几乎不能动弹,这一幕令她十分难过。

曾经那个坚强能干的母亲变成了这样脆弱的模样,令人心碎不已。

“收下吧,母亲也是我的娘亲。我没能时刻陪伴身边已是失职,”说这话时语气中充满了自责,“若连这点心意也不愿意付出,那可真是大大的不孝。”

言辞恳切,让人感到其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孝顺。

舒常乐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接过了钱。

面对眼前的困境,他也只能先接受这份援助来缓解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

近来家里开支巨大,而她手头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自从母亲病倒后,在外奔波劳碌的大哥赵云峰一直没有机会回家探望,于是由二哥赵云维与其他兄弟们轮流回来帮忙处理家中事务,并分担起包括看病买药等在内的部分开销。

否则仅靠她一人确实难以独自支撑起整个局面。

幸亏有了家族成员间的共同努力,这才让原本沉重不堪的肩挑变得稍稍轻快了一些。

“你真的很尽孝了,”他缓缓说道,“婆婆总说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成为赵家的一员,并且生养了几位这么好的儿女。每当你回家看望她时,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些时刻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想到赵云峰中举的消息,舒常乐的心情不禁振奋起来。

这个喜讯不仅为家族增光添彩,还让他们全家都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毕竟人们常说“寒门出士子,富贵出举人”。

贫穷家庭出身的秀才虽多,但一旦能够考中举人的地位,就意味着从此之后的日子将不会再过得很艰难。

特别在他们家原本生活条件还算可以的情形下,拥有这样一个新举人的身份无疑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单是一个举人的名头就能免除数十个徭役名额,甚至还能享受减免二百亩田地税的好处。

光是这些政策上的优惠就已经能够保障家里衣食无忧,不再为了最基本的生计而忧虑了。

然而赵云峰并不打算继续参加更高一级别的科举考试。

因为在本次乡试中获得的名次较为靠后,即使再参加了明年春天于京城举行的会试也很有可能无法脱颖而出。

去往遥远的京师路途漫长而且成本不菲,除非他有十足的信心能够通过明年的春闱考核,否则他是不会轻易冒这种风险去赌一把未知未来的命运走向的。

虽然身为举人的他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目前赵云峰并没有计划立刻投身于仕途当中。

从追求权力的角度来看,作为新晋进士被任命的职务级别往往偏低;如果仅以利益为衡量标准的话,在家乡做一名教书匠同样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不贪赃枉法走正道为官的话,有时候其实未必比开办一所私立学校更能显著增加个人收入。

况且他还必须时刻挂念着家中那些需要照料与扶持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