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宝宝是否能感知到这其中微弱的咸味,其实大人们也不是很清楚,但这样做确实是在尽最大可能保证他的营养均衡。
眼看小孩几乎把碗里的食物都享受完毕了,赵春花适时给了他一小块蒸熟的南瓜咬着娱乐一会儿。
这样可以让小家伙有个过渡时间,不至于因为空盘子而哭泣。
而厨房那边的大锅里,菜肴还在不停地咕噜噜冒着泡泡,热气腾腾,充满了家的温暖感觉。
为了让即将到来的晚餐更加温馨、更具仪式感,赵春花特意在桌子中央放置了一个精致的手工木质面板,并且小心细致地将炭火转移到旁边的小炉子中,确保整个用餐空间不会显得太过单调或者冷清。
紧接着,她又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将刚刚熬制好的腊肉酸菜汤倒入适合用来保温的陶罐里,随后重新安置于那个燃烧着旺火的小灶台上,以确保其能够在享用过程中保持理想的温度。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今日菜品的多样性与风味层次,赵春花还将家中最后一包涮羊肉丸加入到了正滚沸不已的火锅之中,与此同时还有先前泡软了许久、充分吸水变得十分滑嫩的粉丝一同投入了沸腾翻涌着美味调料的热水当中烹调着。
看着桌面上摆放整齐且不断散发出诱人气息的各种食材,在袅袅升起的蒸汽间穿梭游弋;锅中的水依旧持续地咕咚作响、冒泡不止,一派热闹景象。
此刻的赵春花一边仔细品尝着
入口即化的佳肴,同时也能真切感受到那种久违却始终未变的美好满足以及源自内心深处最纯粹的喜悦情感。
用完餐后浑身上下都充满活力与暖意,于是赵春花便立刻着手烧起一大锅开水准备稍后的沐浴事宜。
自从进入农历七月初四立秋以来(参照现行阴历规则),到现在已经是初冬时节,昼夜之间的温差明显变大了很多。
在过去即使偶尔错过一天没有洗浴也难以入睡的赵春花不得不调整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每日清洗习惯。
现在逐渐习惯了改为每两三天一次来适应当前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事实上通过这段时间的经验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面对自然变迁所具备的强大适应力真的是超乎想象的。
沐浴完毕走出浴室,赵春花轻轻地擦干了身上的水珠,点燃了屋里的另一个火盆,温暖的火光照亮了整个房间,驱散了室内的寒意。
看到小石头握紧着拳头酣睡的模样,母亲不禁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她小心翼翼地为孩子掖好了被角,确保他能继续安眠在暖和舒适的床上。
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机里,她打算带着这个宝贝前往镇中心,找一位有经验的大夫检查身体状况。
虽然表面上看,孩子的成长一切都很顺利,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育儿知识和经验,赵春花非常希望能够获得医生专业的建议与指导,以确保小石头能够健康无忧地成长。
不过,考虑到明天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日子,她不得不将这个计划延后几天来实施。
村子入口处的小市集每月只开两次,一次是一号,一次是六号;相比之下,距离稍远但规模更大的镇上集市则分别安排在每月五号以及十号。
随着各地秋收工作相继完成,明日恰好是五号,意味着届时镇上的大集市应该会汇聚许多商贩和买家,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能够满足大部分家庭日常生活的需求,想必也可以买到许多急需之物。
鉴于次日要外出购物的缘故,赵春花提前准备起来。
她打算将儿子送到张薇那里,请这位善良且可靠的邻居帮忙照看一整天。
为了不让自己的行程受到任何打扰或延误,赵春花早早便把小石头日常使用的一些玩具和必需用品整理妥当,一件件摆放进了特地为此购置的新篮子里。
午夜时分,大概是在凌晨两点左右的样子,为了防止孩子饿肚子,赵春花再次从温暖的床上坐起,轻轻地抱起了熟睡中的小石头,给他补充了一些米汤作为营养来源。
根据这段时间以来对宝宝饮食习性的观察和了解,细心的母亲对食谱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白天喂给他吃的是各式各样的蔬菜泥和水果泥,而晚上则改为容易消化吸收的米汤或者温和滋养的羊奶。
尽管新鲜牛奶比较难以获取,在这偏远地区几乎买不到真正的牛乳制品,但她还是设法通过向附近村民订购的方式偶尔搞到少量珍贵的绵羊奶。
为了让其口感更加符合小孩的要求,并减轻那股子让人闻之即掩鼻的浓郁膻气。
第174章 竹车
赵春花总会在熬制过程中加入几片精心挑选过的甜杏仁共同炖煮,之后再让液体自然冷却到适合直接饮用的最佳温度才端给孩子享用。
说实话,即使经过如此处理后依旧存在着轻微的独特味道,但对于大人来说似乎始终有点难以下咽。
然而奇怪的是,或许是天生就对某些东西特别钟爱的缘故吧,反正每当小石头拿起吸管开始大口啜饮这种略带特殊气息的白色饮品时,他脸上总是写满了幸福满足的表情,显然相当喜爱这一份别致的饮料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设计非常巧妙的带吸管杯子,在几年前曾一度风靡一时。
许多人在社交平台和日常生活中都用这种杯子喝水或者饮品。
然而使用了几次之后,赵春花渐渐觉得它的吸管太细了。
每次喝水的时候,她总是需要用更大的力气去吸吮,远不如直接饮用来得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