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那个下午几乎都被沈嘉择用来忙碌于山野之间。
尽管身体已经略感疲乏,但一想到能够借此机会弥补平日里对岳家照料不足的遗憾,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直到太阳开始缓缓落向地平线,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沈嘉择才背着满满的四五捆干柴从山上归来。
这时赵春花早已将丰盛可口的晚饭准备好,并且态度坚决地告诉丈夫今天晚上不许再出去做事。
“可是亲爱的,山上还有我辛苦砍下来的很多木材没有拿回来呢。如果今晚我们不去取的话,万一被人捡走了怎么办?”
沈嘉择显得十分无奈,同时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让妻子的努力白费。
闻言,赵春花虽然理解丈夫的顾虑,但考虑到他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依旧不能放手,最后只好妥协说道:“那好,这次我破例允许你去,但这也是最后一次!等你把那些木材带回来以后,我们就立即开饭!”
听到这话,原本扶着门框想要拦阻他的手慢慢松开了。
目睹着爱人为了家庭不惜一切努力付出的身影,即便是见惯风雨的赵春花也不禁为之动容:真是难以置信一个人竟然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即便是那些钢铁般强壮的人类也无法承受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压力啊!
她始终坚信工作不应该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来进行。
因此当看到沈嘉择即便在外地依然保持这般勤奋的态度时,心中不由得涌起阵阵怜惜之情。
对于这一疑问,舒眠儿想了想随后默默地点了点头作为肯定的回答。
“不是下田就是去割草喂猪,除此之外还要打扫猪舍、上山打柴,挑水轮班进行,几乎每天都忙个不停。”
每天的日程安排紧凑得像是被精确定义过的流水线作业,从破晓时分直到夜幕降临,家里的人都在忙碌中度过。
“所有人都要承担这么多的任务?”
这让平时很少参与此类体力劳动的赵春花感到难以置信。
她习惯了较为轻松的城市生活,对于这种繁重的农活感到有些不可理解。
长期处于这样的高压状态,身体健康是否能保持呢?
第161章 通报消息
赵春花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担忧,长年累月下来,如此繁重的劳作对人的身体必定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不尽然。家中的老辈由于年龄关系做得相对少一些;大哥和嘉择的工作量基本相同;二哥夫妇则比较轻松些。”
提到这一点时,舒眠儿显露出一丝不满。
沈家的老二夫妻俩向来擅长钻空子,在面对苦力活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巧妙地躲避过去,让其他人去承受这些责任带来的重压。
尽管偶尔还是会完成喂养牲畜的任务,确保它们不饿死;但对于需要砍树或是担水之类的体力活,这两人总能找到理由推脱掉。
他们似乎总能想出各种办法让自己避免直接参与其中,把最难熬的部分留给别人去处理。
而他们逃避的责任依旧要有人接手,这部分额外的工作量往往就会转移到沈大哥与沈嘉择肩上。
原本就已经很沉重的任务负担变得更加难以忍受,两位年轻人常常是白天劳作晚上还要熬夜准备第二天所需的东西。
“你的公婆没有对他们这种行为进行管理吗?”
赵春花眉头微蹙。
她很难想象,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不公平待遇长期存在下去。
见状,舒眠儿有些忐忑起来,尽管明白对方并未对自己有任何不满,还是轻声答道:“的确尝试过了,只不过收效甚微。”
每当家里试图通过讲道理或者责备的方式促使这对夫妇改正错误时,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发生。
这对夫妻脸皮厚得惊人,无论你怎么说教或指责都好像左耳进右耳出,丝毫未受到触动。
他们的态度仿佛表明,只要不是直接强迫自己去干活,那么其他所有形式的沟通都毫无意义可言。
据说计划是在卖完今年养的那批猪后便考虑分家事宜。
随着家族成员不断增多,尤其是在第三代开始成长起来之后,继续将大家捆绑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模式显得不再合适,反而容易引发内部矛盾与争执。
“最好如此。你现在身怀六甲本就不便行动太多,嘉择多分担一些可以理解;但你也要留心观察他不要过劳才行。”
考虑到即将面临的新变化,以及目前舒眠儿自身特殊情况所带来的限制条件,赵春花建议道。
在古代诸多习俗中最让赵春花反感的就是用所谓“孝义”这个名义来束缚人的自由。
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即便是在家族中子孙满堂、生活富足的情况下,长辈们仍然不允许年轻人过各自独立的生活,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十分常见。
确实有部分开明的家长,在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会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创业、成家立业;然而即使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行为,在某些时候也会遭到周边人们的非议甚至被视作是违背传统的典型案例加以指责,这让想要改变现状的年轻人感到异常地憋屈和无助。
对于这种情况同样感到不满的舒眠儿听闻之后也深表赞同,默默地点头示意。
她决定利用自己手里不多的钱财为家人购置更加丰富多样的食材,希望通过提高食物质量来改善整体的生活状态 。
而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想要支持辛苦工作的沈嘉择——他每天都要面对极其繁重的工作量,只靠那种口味清淡且营养不足的伙食根本无法满足他对能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