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次尝试制作红薯淀粉的经历中,一共消耗了四十多斤新鲜的地瓜,最后仅仅获得了大约五斤左右的成品粉末。
赵春花将这批费尽心机制得并精心保存下来的红薯粉看作是接下来一年间制作肉浆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
由于前段时间制备淀粉的过程十分辛苦,消耗了不少体力与精力,所以今天只挑选出了约二十斤的红薯进行加工处理。
家里现有的所有新鲜红薯都已经打包整理好存放在储藏室里,准备留待日后有了空闲的时间再继续逐一处理。
实际上,在看似平常的地窖内,只堆放着几袋用稻草填充得满满的粗麻袋子而已。
考虑到地窖唯一的钥匙一直是由她自己保管的,并且日常需要食用的粮食也早已被安置在了橱柜中以供方便取用,这样一来外人自然也就没有机会了解到地窖内部的具体情况。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地窖里摆放一些看上去无用的东西呢?
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来如果因为某些突发情况而不得不打开地窖的时候。
第151章 可降解竹子
能够避免别人意外闯入看到地窖内的景象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猜测。
首先,依旧是从清理、削皮到榨汁这一系列必不可少的步骤开始。
赵春花与舒子英轮流来进行这些工作。
尤其是对于即将于今年年末成婚的舒子英来说,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她必须好好学习的东西。
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外出的社会环境下,大部分时间外出活动的都是男人们,女性则负责管理家中的琐碎事务。
因此,对于处理家务活计,女子们自然得花费更多的心思去掌握和实践。
尽管舒子英年纪还小,但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向往之情却是非常强烈的。
每当提到关于烹饪或是制作食物的事情时,她的那份充满朝气的动力总会让周围人感到敬佩。
到了需要磨制豆浆这一步骤时,其实最初仅由赵春花简略地开始了准备工作,然后便将后续所有任务全权交给那个充满干劲儿与活力的少女舒子英一个人独自完成了剩余的所有操作。
接下来她们俩还需要把刚刚获得的新鲜豆浆用细密纱布进行过滤,并放置在一旁静置一段时间以等待其内悬浮颗粒完全沉淀下来,紧接着舒子英征得了赵春花同意之后,便开始使用适量的普通面粉来揉制起主要成分来源于红薯残渣的大馒头。
有了如此得力且愿意主动承担辛苦工作的伙伴帮忙之后,赵春花今天基本上仅仅通过言语指导即可顺利完成各项计划中的任务了。
为了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并防止疫病发生,每隔几日都需往鸡圈里撒一些草木灰。
此外,在鸡窝下方同样会铺洒一层这样的物质作为日常清理的基础垫料之一,这样做不仅便于定期清理鸡粪,还能有效避免细菌滋生。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利用已经冷却下来的烤红薯外皮,
混合其他青绿饲料一起制成特制食粮供那些正在下蛋期间辛勤工作的母鸡食用。
那位手脚麻利动作迅捷的小姑娘几乎是以闪电般速度独立完成了一系列清洁及护理工作。
就这样忙碌不停歇地度过了一整天,处理着各种细碎但意义重大的日常事项。
当夜幕渐渐降临之时,从众多刚出炉并且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大馒头条当中精心挑选出十数只模样较好、口感适中者交付给准备返家的舒子英带走享用。
考虑到本次所蒸的数量较多远远超过了两个人正常消耗的能力范围,所以选择分享出去才是最合理不过的做法了。
打算等明天早晨张大牛犹过来的时候,请他顺道带上几个,送到赵氏家族那里品尝。
这样既能展示自己的心意,又能让族人们尝尝鲜,一石二鸟。
此时,房间内小石头正抱着自己的小脚丫子自娱自乐呢,显得格外开心。
小小的脸上满是纯真的笑容,时不时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仿佛是在跟自己的脚丫对话。
看到这一幕,让人不由心生欢喜,感叹生命的奇妙与美好。
赵春花在一旁温柔地看着,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意和满足感。
她为小石头做了一个磨牙玩具,那是一个由干净布料缝制的小动物形状的软垫,里面填充了一些无毒柔软的东西,可以帮助孩子缓解长牙时的痛苦。
但孩子正在长牙,时常会感到牙床痒痒,总想找东西啃咬以缓解不适。
有时候,他会把手边的一切都塞进嘴里,无论是衣角、枕头,还是桌子腿。
只要不是那种小而硬的物件,赵春花通常不会过多阻止他,因为她知道这种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更好地探索世界,同时也是一种锻炼口腔肌肉的方法。
她拿来一段竹子,戴上专用的手套,手持斧头准备亲手制作一个新锅刷。
这并不是因为家里穷得买不起新工具,而是出于一种自我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理念。
这样做不仅能节省开销,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给自己带来一种成就感,并且用自制的物品往往比外面买来的更加合心意。
家里的旧锅刷是搬家时买的,材料是高粱秸秆做的。
由于使用频率非常高,加上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导致高粱秸秆逐渐变得松散,不再结实如初,清洁力也大大下降了。
考虑到实际情况,用竹子制成的锅刷显然更为合适。
首先,竹子比高粱秸秆更加坚固耐用;其次,它的表面光滑细腻,不容易滋生细菌;再者,竹材本身就是天然环保的资源,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还可以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