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上都有什么, 满长安没有不知道的。
歌舞升平, 平阳公主痛快肆意, 不知有多少女子羡慕。
卫子夫其实同样也羡慕。
羡慕于平阳公主能够不管世间人的非议, 也不受制于人的活着。
权势地位,平阳公主一样不缺,她和刘彻的感情又是最好的,而一母同胞的姐妹们, 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同样也是事事以平阳公主为主,从无半点妒忌。
而现在,卫子夫请平阳公主入宫,也是得刘彻之令。
“如此,公主是不是该想想自己的事?公主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难道公主想一辈子无所依靠?”卫子夫含笑也不绕弯子的开口。
平阳公主笑了,端起一旁的水道:“我如今的日子挺好的,所谓依靠,我并不需要。”
不需要三个字,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卫子夫焉能不知平阳公主所言不虚。
大汉的公主,已然有了权势地位,纵然是卫子夫这个皇后,也要敬平阳公主三分,更别说从一开始刘彻对平阳公主便宽厚于其他人。
男人对平阳公主而言不见得是依靠。尤其因此而卷入某些未来的纷争之中。
卫子夫垂下眼眸道:“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比,自是不需要旁人作为依靠。只是陛下也怕公主一人孤寂。”
平阳公主摇头道:“皇后奉陛下之命前来要说的话我都知道,皇后好意我心领了,此事,不必提。”
刘彻让卫子夫把平阳公主请进来,想探一探平阳公主的底,好让他可以速战速决。
然,卫子夫算是尽责了,接下来的事卫子夫不好参与。
“公主对卫青?”但卫子夫还是想要问上一问,这一问并非为了刘彻,是为了卫青。
平阳公主迎向卫子夫,目光澄明的道:“大汉的大将军,长平侯,本宫从无辱没之心。本宫敬之,也希望世人都能够敬之。”
敬这一个字,让卫子夫肃然起敬。
他们卫家姐弟本是平阳侯府上的奴婢,这一生原就是为奴为婢,可是如今的他们,一个是大汉的皇后,一个是大汉的大将军。
卫子夫还罢了,世人可以说卫子夫以色侍人,卫子夫也不否认这一点。
可卫青不是。
出击匈奴,一场场的仗打下来,卫青的胜利凭实力得来的。
世人可以笑卫青的出身,却不能抹去卫青的功劳。
平阳公主的一句话,让卫子夫意识到,为何卫青会这样的欢喜平阳公主。
在平阳公主心中,从来都肯定卫青的付出,他的成就,并没有只记得他的出身。
“有公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卫子夫确实是放心了,有些事无论结果如何,卫青在平阳公主那儿,也再不是一个骑奴而已,而是大汉的大将军,为大汉出生入死的大将军。
这一刻,卫子夫想,卫青多年的执着,也未必见得一无是处。至少,他等到一个真心敬他的人。
卫子夫再不提卫青的事,倒是说起卫公主和曹襄的事。
毕竟三朝回门,卫公主和曹襄一道进宫,卫公主身上的喜悦之色,平阳公主全都看在眼里,自知卫公主的日子过得不错。
想平阳公主当婆婆的人,在他们成婚后的第二日便搬到公主府,全然没有要摆婆婆架子的意思。
平阳侯府往日府中上下的事都是曹襄在理。说好的以后再慢慢交到卫公主手里。更别说曹襄身边伺候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嬷嬷,全然没有什么恶心人的事。
曹襄待卫公主温柔体贴,还懂得照顾人,心疼人,卫公主又怎么会不欢喜。
“只盼他们夫妻恩爱。”平阳公主提醒卫子夫道:“让卫儿不必太软。阿襄这个人,要软硬兼施,一味的温顺,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这样一句提点的话,让卫子夫一愣。
毕竟,当母亲的想让儿媳拿捏儿子,平阳公主怕是第一个。
平阳公主收到卫子夫诧异的眼神,狡黠道:“有卫儿管着,省了我的事,有何不可?”
啊!卫子夫没有想到,平阳公主打的竟然是这样的主意,出人意表。
“陛下。”两人道着家常,门外传来一阵请安的声音,刘彻大步流星的走来,平阳公主和卫子夫都不约而同的起身,同刘彻见礼。
“陛下。”
“阿姐。”刘彻走上前去亲自扶起的平阳公主,而且还把人请了坐下道:“听说阿姐睡了几日,如今看气色极好。”
上下打量平阳公主一圈,刘彻可见松一口气。
平阳公主愉悦笑道:“让陛下挂念,不过是累了一些罢了,睡几日气色自然是极好的。”
这话让刘彻颇为认同,“阿姐身体无恙,甚好。”
话说着,目光扫过卫子夫,卫子夫领会道:“公主今日留在宫中用膳,我去厨下看看,备几个公主喜欢的菜。”
“有劳皇后。”平阳公主低头谢过,刘彻道:“甚好。”
卫子夫识趣告退,刘彻分明有话要单独跟平阳公主说,卫子夫岂能留下,迅速退去。
伺候的人,也都一并退出去,殿内只剩平阳公主和刘彻。
刘彻凑近平阳公主道:“阿姐考虑得如何。”
长长一叹,平阳公主道:“陛下,卫青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是好的选择其中的原因,刘彻自明了。
“朕要用卫青再次出击匈奴,朕要安心,卫青也要一个安心,再没有比阿姐更合适的人选。”皇帝的亲姐姐,成为卫青的妻子,这是联姻,也是信任,彼此表露信任的一种方式。他们都清楚,到了生死关头,所谓的联姻不堪一击,但在此时,此刻,刘彻希望平阳公主可以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