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明珠之平阳公主(4)

作者: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王太后是生怕女儿犯糊涂。

平阳公主无奈的道:“母亲,我只说放一放,没有说不愿意再嫁。”

两码事,岂能混为一谈对吧。

“阿姐,你想要什么样的男子?”还是刘彻在一旁补问一句,收获平阳公主一瞪,“我暂时还没有这个心思。”

注意到一群人担忧的眼神,平阳公主显得极其无奈的道:“容我再缓一缓。”

才一年,一年的时间而已,不至于她就那样的着急。

虽然在母亲和兄弟的眼中,他们都想尽快给平阳公主寻一个靠山,可男人当真是合适的靠山?

平阳公主道:“母亲和陛下都放心,我又不是愿意委屈自己的人,日子要怎么过,怎么高兴就怎么过,这有什么想不开的。我只是需要再缓一缓。”

将话说到这个份上的平阳公主也是极其无奈,要知道她都说了好几次了,偏他们也是一意孤行,不管不顾。

“这我信。”刘彻看向平阳公主,很是以为平阳公主不像会为难自己的人。

有刘彻开口,王太后此时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却是打定主意非要私下问问平阳公主不可。

“你真对曹寿情深不悔,哪怕他都不在,还想一辈子守着他不成?”一家子一道用了饭,刘彻走了,平阳公主留下,王太后追问起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无奈道:“母亲,我没有要终生不再嫁的意思。都说初嫁由父,再嫁由己,我只是想挑一个愿意嫁的人嫁,而不是因为必须嫁人而嫁。母亲,如今我可以吧?”

王太后一听大松一口气,肯定的道:“自然是可以。当年让你嫁给曹寿有诸多考量,好在你们这些年也算是相敬如宾。如今他不在,你切记不可委屈自己。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却让我们女子只能容忍他们三妻四妾,你万不能为了一个死人葬送你的后半辈子。你是公主,和皇上又是感情最好的,将来想嫁谁,都由你来定。我就是想提前给你挑一挑,你倒好,不乐意。”

对此,平阳公主道:“各怀鬼胎的人多了,与其让别人来算计我,约束我,母亲,我也不是非要再嫁不可。虽然这些年母亲和馆陶姑姑的关系越发不好,再有阿娇被废,我们快成仇人了,可是馆陶姑姑那样过的日子才是最自在惬意的。你也说了,我们有陛下。”

第3章 自主 你也别管我

陛下,姐弟之间,难道不比其他人的关系更要牢固一些。

“你别到这个时候还相信所谓的情爱。男女之间的事,说到底不过都是欲。”王太后听着平阳公主的话,不知该说喜或者不喜,还是叮嘱平阳公主一句,可不能看着她犯糊涂,尽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

平阳公主眉宇间尽是冷意的道:“怎么会。母亲都说了,不过都是男欢女爱那点事,我总归不会委屈自己。”

王太后听得稍稍松一口气,想了想自家的女儿确实不是那样的人,她倒也大可不必太担心。

只不过,王太后这边劝了,刘彻那儿也是想劝。

“阿姐有中意的人吗?”第二日,刘彻在平阳公主离宫前问上一问,平阳公主道:“皇上若是当真要给我挑,不如许我自己挑。我要是挑不中,皇上也别催我。”

刘彻毫不迟疑的道:“好,只要阿姐愿意挑,都由阿姐。”

平阳公主不禁想,这是有多着急她的终身大事?她都是再嫁之身了。

“阿姐看,这一次,大汉的军队将会再次出击匈奴,朕对卫青寄以厚望,朕希望他可以一战成名,更能打出我大汉的威风。想到之前马邑之谋,举三十万大军出击,无功而返,朕心里那口气一直堵在这儿,怎么也下不去。”刘彻欢喜的拉着平阳公主到舆图前,兴奋的指着图跟平阳公主说起关于战事的部局。

“大汉受匈奴之辱久矣,皇上一定能打出大汉的骨气。”自大汉建国以来,受匈奴之苦,想他们汉高祖刘邦当年便有白登之围,后来高祖病逝,高后临朝称制,匈奴王写信来朝,调戏高后,为天下,高后忍辱献美,送上无数珍宝。

这些年,大汉屡择宫女以公主而和亲匈奴,求的是大汉太平。

可这样耻辱换来的太平,刘彻从来不认可。

和亲一而再,再而三,也并没有为大汉换来真正的太平,反而叫匈奴认为大汉好欺负,一再犯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百姓深受其害。

既是害,焉能不除。

刘彻从来目标都很明确,匈奴之祸,必要在他手里解决。

大汉朝内的主和派,一个个的让刘彻换下去,直到主战的人多。

想刘彻自十六岁登基至今,十二年过去了。

当年受太皇太后窦氏掣肘,刘彻隐忍的一步一步熬着老太太没了,把一应权臣都逐个解决,刘彻眼下不能说完全大权在握,可他的目标很明确,大汉对战匈奴,这样一场仗一定要打,非打不可,谁敢阻止,杀!

“此战,陛下一定能打出大汉的士气,向天下人证明,匈奴并非不可战胜。”在最后,平阳公主朝刘彻说出这样的一句话,透着坚定和信任。

刘彻这心里,哪怕还有一丝的不确定,都让平阳公主的坚定抚平。

对,他准备了这些年,之前的马邑之谋功败垂成,一无所获,如今,他再一次部署,他相信,绝不会再一次无功而返。

平阳公主给了刘彻一颗定心丸,便准备离开。

在门口处碰见卫青。

“公主。”卫青一如先前恭敬有加。

平阳公主抬眼望向卫青道:“此战之重,卫青你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