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胎已稳,可以让人知道了。”平阳公主府上的事,打听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平阳公主掌家甚严, 倒是没什么人能传出平阳公主不想传的话。
如平阳公主有孕之事,如今知道的人不过是刘彻,别的人想打听,是探不出什么来。
很快,长安城内都听说了,平阳公主有孕了。
平阳公主有孕,那就是长平侯卫青的孩子。
这,喜事是喜事,不过对卫家而言算都是喜事吗?
卫子夫是为之甚喜的。
刘彻那儿,当下将流水的补品和一应珍稀的宝贝都赐下去,以示对平阳公主的恩宠。
卫子夫也不遑多让,平阳公主和卫青的孩子,这就是卫家另一个有着皇家血脉的孩子,对卫家而言甚好。
卫子夫心中十分欢喜,但想到卫青之子,有些事变了呢。也不知道会如何。
没等卫子夫想清楚这些事怎么办,刘彻下令,封卫青之子为长平侯世子。
这样的消息传达整个长安,错愕不可思议的人不计其数,哪怕是正主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都透着不可置信。
在平阳公主有孕的消息传出后,刘彻同意卫青请封长平侯世子,这可真是,叫人始料未及。
卫子夫是暗松一口气,庆幸于平阳公主并不追求长平侯的爵位,没让卫家因为爵位的事闹出笑话。要知道,别的人不说,前些日子馆陶大长公主病逝,陈家的两个儿子为了爵位大打出手,闹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如今隆虑公主也是被烦透了。
卫青上折请封长平侯世子一事,刘彻同意卫青所请,这一切,没有平阳公主点头,都不可能。
平阳公主可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但一想平阳公主和刘彻之间的感情,一个侯位,未必不能赐下。
一时间,更多人的注意力在平阳侯府上,也是在曹襄身上。
那么多年,平阳公主一直没有孕,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大家都默认平阳公主不会再孕。
毕竟,年轻的时候平阳公主都不想生,如今,平阳公主都当祖母了,曹秀小朋友都要准备读书,平阳公主要生一个比曹秀还小的叔叔?
乍一听,曹襄都以为听错了。
卫公主难免有些尴尬。站在卫家的立场,卫青是她舅舅,舅舅多子多孙,自是好事。可站在曹襄的立场,平阳公主是婆婆,同母异父,这个孩子比他们的孩子都要小几岁,实在是......
曹襄都显得有些懵,夫妻二人对视,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尴尬和无措。
相顾无言许久,曹襄道:“我好像有大半年没有去见母亲了?”
这下卫公主又尴尬了,别提这事,她也是。
每回上门,平阳公主都不见。
不见不见,好东西没少让人往平阳侯府上,夫妻二人想到平阳公主的性子,真真是压根不想他们的,一直以来的态度都是,平阳公主只虎他们夫妻把日子过好,把她这个母亲忘了都成。
卫公主其实挺喜欢这样的日子,曹襄,可能多年也在渐渐习惯。
但大半年不见平阳公主,也算是第一回。
“我们明天去看母亲和舅舅?”卫公主试探问。
曹襄应一声,应该,可能,这一次他们可以进门了吧。
别说曹襄和卫公主诧异于他们半年没有见着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在听说他们一家三口来时,张口要不见,管家提醒道:“公主,您有半年没有见侯爷了。”
乍一听这话,平阳公主一愣,“那么久了?”
点头,重重点头,证明真有半年了。
平阳公主干咳一声道:“那让他们进来吧。”
管家想,平阳公主日子过得实在是,颇有不知今昔是何年的感觉。
见到曹襄和卫公主,没有看到曹秀,平阳公主问:“怎么不带阿秀来?”
“母亲,秀儿上课。”曹襄和卫公主见礼后,如实回答平阳公主的问题。不意外发现平阳公主微微一怔的表情。曹襄的视线落在平阳公主的小腹上。
不过才三个月,怀胎不显,根本看不出来。
可消息都传得沸沸扬扬,定然不会有错。
“母亲怎么让陛下同意立长平侯世子的事?”曹襄说不出心中的复杂情绪,最后便议起这些朝中的事,倒更好入手。
平阳公主道:“自然是为了安人心。莫不是我也要安你的心?”
注意到曹襄神色有些怪异,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别扭,平阳公主无所谓,倒是要问问。
曹襄没想到一照面两句话,平阳公主将他的情绪看透,面上讪讪道:“并不是。”
“我想,我要不要生孩子,应该不需要经过你的同意的阿襄。”平阳公主其实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可要是不说清楚,那可不成。
曹襄一僵,深吸一口气后道:“母亲,孩儿只是一时没有想到。”
这样的解释,也对。
“我再嫁卫青,同他生儿育女,天经地义。阿襄,我自问对你也算尽责,你我母子之间,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心里不舒服,我能理解,可是阿襄,我不是只为你而活,我更为自己而活。”平阳公主平和的告诉曹襄,她知道曹襄会一时无法接受,无奈平阳公主更想为自己。
她不想生的时候不生,她想生便生。
“你若当真过不去,不来府上,不见他就是。”平阳公主给曹襄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曹襄意识到平阳公主并非会因为他的情绪而改变自己决定的人。他的不高兴,他有什么可不高兴的。难不成他以为平阳公主会愿意不要已经怀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