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低头一笑,重新靠在大枕上。
卫青似也明白了,“两位公主只怕公主委屈。毕竟,卫青的出身摆在那儿,公主对外虽从来不在意卫青的身份,两位公主还是担心公主和卫青之间磨合不好。”
嘴角的笑意不减,平阳公主昂首冲卫青道:“那卫青委屈吗?”
平阳公主在自己的府上,一应喜好都按自己,她想如何便如何,才不要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其中包括卫青。
卫青。嗯,平阳公主回想,似乎并没有发现卫青有不适应的地方。
卫青在此时靠近平阳公主道:“能和公主在一起,卫青从不委屈。公主。”
轻声的唤着,欺身而下,平阳公主在卫青靠近时,呼吸一沉,问:“伤好了吗?”
“好了。”卫青肯定的告诉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一向肆意,道:“外人都以为你的伤没有好,过年也不会有人上门。卫青,正好对不对。”
“对。”
这么些年,平阳公主和卫青之间,早已经再了解不过对方,一个眼神,一句话,事情便就此定下。
平阳公主和卫青打着养伤的旗号,一概不见人,谁来都不见。
以至于曹襄都被拒之门外,但曹襄当时是跟卫青一道出征的,当时卫青受的伤有多重,别人不清楚,曹襄知道。
养伤,那就养着。
直到十五都过了,刘彻传诏,卫青的伤养得差不多了,该上朝了。
荒唐了这些日子,卫青如何不知能够偷得这清闲,确实因为伤重。
然太医上门看过他的伤,好不好的,能瞒过别人,如何能瞒刘彻。因而卫青开始恢复正常的日子。
平阳公主暗松一口气,年轻人一闹起来,她都有些吃不消,刘彻的诏书让她得以解放,来得太及时。
如此,平阳公主打开府门。
第一个上门的便是曹襄一家三口。
“大将军的伤痊愈了吗?”曹襄有些担心的问。
平阳公主道:“已经痊愈了。宫中太医亲自过来查看过,放心。”
曹襄和卫公主可见都松一口气。
“秀儿。”曹襄注意到小小的曹秀到处找东西玩,轻唤一声,平阳公主听得当下咳嗽起来。
秀儿!确实是秀儿。以后她可怎么好,听着曹秀的小名。可是,唤阿秀,那真像在喊女孩。
平阳公主很是想捂脸,真的!
“母亲怎么了?”平阳公主咳嗽起来,脸上的神色多变,卫公主注意到,不确定的唤一声,想知道平阳公主怎么了?
平阳公主摆摆手,试探的问:“要不,另外再取个小名?”
指的是曹秀的名字。
可这秀字,不好?
曹襄和卫公主一脸茫然。
“没事儿,就是问问你们想不想,要是不想就算了。”平阳公主马上改口。名字都取好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曹襄和卫公主对视一眼,“母亲要是有什么好名字不妨取,这是您的孙儿,您取个小名挺好。”
“不用,不用,将来等他及冠再取字也好。”平阳公主是想给人取名的人?算了,反正眼下这秀儿,也没有人知道有别的含义,她吧,听人叫多了,自然会习惯。
对,一定能习惯的对吧。
平阳公主默默的给自己加油打气,肯定能够习惯。
如此,曹秀的名字掀过不提。
匈奴经过这些年大汉的步步进击,暂时再没有犯大汉的本事不假,不过,没有灭了匈奴,刘彻还是不满足的。
毕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知道西域之地有好些国家,这些国家都受匈奴欺压。就像当年的大汉那样,费尽心思,用尽办法的想要在匈奴的铁骑下活下去。
这就有另一个问题。
诚然眼下的匈奴不敢再犯大汉,给他们时间让他们休养生息,他们一定会缓回来。
西域各国对匈奴的畏惧,向他们进贡,会让匈奴能够迅速恢复,到那个时候,大汉会如何?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刘彻坚持一直以来的原则,继续出击匈奴,直到灭了匈奴为止。
这一点,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刘彻不管,他只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一切,别人如何看待,不重要。
可是,平阳公主是不关注国事,一日见卫青回来,身上带了伤,不免诧异,“怎么上朝还受了伤?”
卫青冲平阳公主一笑道:“不小心划伤了。”
伤得并不重,平阳公主想许是卫青和人切磋,才会伤着的。
卫青并不以为然,平阳公主也不追问,让人给卫青包扎,此事平阳公主便丢开不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突然听到隆虑公主登门,问:“阿姐,大将军受伤了?”
“你怎么知道?”平阳公主诧异无比。
隆虑公主连忙在平阳公主耳边说起卫青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
平阳公主听完后整个人的脸色都变了,眼神瞬间冷下。
“阿姐不知?大将军没有告诉阿姐?”隆虑公主一看平阳公主的反应,马上想到一个可能,平阳公主全然不知道这回事。
“卫青受伤我知道,我问他,他说无事。我原以为他是跟人切磋受的伤,没有当回事,没想到啊,这是怎么?是把有人的死扣到卫青的头上了?”平阳公主怒问,神色间的不满毫不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