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地方平阳公主管不着,可在她的公主里,这个主她是做得的。
平阳公主享受着美好的月色,不知喝了多少酒,但平阳公主喜欢这样自酌。直到月上中天,管家小步行来,“公主,关内侯求见。”
关内侯是何人?
酒意上头,平阳公主感觉脑子有点不太好使,没反应过来。
迎对平阳公主迷茫的眼神,一旁的管家赶紧补充解释道:“公主,是卫青。”
哦,这回平阳公主终于反应过来了。
反应过来,平阳公主道:“他不是在宫中庆功吗?”
“公主,月上中天了。”庆功这时候也该散了。
平阳公主稍稍一滞,随后挥挥手道:“让他进来。”
人都来了,别管为何而来,平阳公主也只能是把人放进来。
管家不多言,退去将人请来。
和上次见卫青时身着铠甲不同,今日的卫青身着一身淡青色的曲裾长服,腰间佩玉,文质彬彬,翩翩君子。
平阳公主看着卫青的脸,不禁感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卫青由远而近的行来,尚未来得及行礼,听到平阳公主的称赞,微微一怔,随后拱手道:“公主谬赞。”
一句谬赞,叫平阳公主笑了,“你长得俊美,否则当初陛下也不会将你一道带回宫中。我们刘家的人都一样,喜欢美人,也喜欢美貌的小郎君。”
如此坦然道出一家子的喜好,引得卫青不禁问:“卫青不是小郎君了,公主还喜欢?”
倒一杯酒,举杯一饮而尽,平阳公主没有犹豫的道:“喜欢。”
太过自然而道出的一句喜欢,让卫青心都要跳出来了,可是,卫青问:“公主还记得卫青出征前答应卫青的事吗?可还作准?”
两个问题一并问出来,卫青目光灼灼的望向平阳公主。
“记得。我答应过你,此番出征,你若凯旋而归,便许你一件事。”平阳公主酒喝了不少,迷糊是有一些,不过,平阳公主没有糊涂,不至于刚答应不久的事便忘记得一干二净。
不过,平阳公主笑问:“今日陛下不曾赏你好东西?倒让你巴巴的来寻我讨东西。说吧,你想要什么?”
调笑的一番话,平阳公主说来,其实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卫青算是平阳公主看着长大的,初见的时候,卫青刚从生父家走回长安,一路漫长,卫青硬是走了回来,当时瘦得只剩一双眼睛,坚韧不屈的一双眼,让平阳公主当时便觉得,卫青不错。
本来他是私生子,曹寿并不想将人留下的,平阳公主觉得卫青不错,能从不远千里走回平阳侯府,小小年纪能做成这样的事,必成大器。
人,自此在平阳侯府留下,平阳公主还让人教他读书识字,后来发现他喜欢骑射,又好武艺,便都让他学了。
几年的时间,卫青蜕变很快,否则当年也不可能入刘彻的眼。
要知道当年的刘彻在平阳侯府宠幸卫子夫后,出来一眼便看出卫青不凡,也认为卫青是人才,随之将人一并带回宫。
思绪飘扬,平阳公主听到卫青问:“不管卫青要什么公主都会许?”
第8章 倾慕 卫青想上公主的榻
听到这句话,平阳公主能够感受到卫青的不安,有些莫明,朝卫青安抚一笑道:“你只管说,只要我有,我都应你。”
卫青是忐忑的,也是极其不安的。
可是,他等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年,卫青终于等到这一天。
“这,是卫青所刻,只请公主收下。”卫青犹豫是犹豫的,事至于此,他不能,也不可以后退。
双手奉上。坐着的平阳公主一时看不清他手里拿的是什么,因而缓缓起身,可在看清卫青手里的东西时,平阳公主脸上的笑意敛去。
卫青送的是一支簪,一支白玉牡丹花簪。
“卫青,这就是你要本宫许的?”平阳公主看着卫青手中的牡丹花簪,用起了本宫的自称。
卫青听到了,微微一顿,但坚定的答道:“是。”
一个是字,让平阳公主一顿。但,平阳公主道:“抬起你的头跟我说?”
闻此言,卫青抬起头,同平阳公主对视。
平阳公主不喜于被人算计,因为那一双双算计的眼睛都充满野心,可是,卫青的眼睛里并没有那些算计和野心。
“换一个。”平阳公主想着从小的卫青是何模样,最终还是松了口。
可是卫青道:“卫青只要公主收下此玉簪。”
是的,收下这支玉簪。
“你是读过书的人,当知送簪之意。”平阳公主以为眼前的卫青未必了解其中的含义,不得不出声提醒。
“卫青知道。为卿挽发,恩爱不疑。”卫青知道平阳公主在想什么,还是想告诉平阳公主,他并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恰恰相反,他都知道。
平阳公主看着卫青,卫青突然垂下眼眸,“公主可是嫌弃卫青,嫌弃卫青是奴?”
“卫青,你不可妄自菲薄。”几乎没有犹豫,平阳公主郑重的告诉卫青,同时,也郑重的道:“你是出击匈奴得胜而归的关内侯,以你的本事,将来前程无量。卫青,陛下从来没有因为你的出身轻看你......”
“那公主呢?公主因为卫青的出身看不起卫青吗?”卫青追问。
平阳公主道:“你是忘记了,当年在平阳侯府上,是我让人教你读书识字,是我让人教你骑马射箭?”
“卫青知道,没有公主便没有卫青。卫青这一生,愿为大汉出击匈奴,卫境保国,剩下的便只盼公主能收下此簪。公主方才分明还说,绝不食言。”卫青一副备受打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