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卫青的权势至此已经达到顶峰,若是此时再和各家关系亲密,那不是让卫家更上一层楼,而是让卫家陷入泥泞。
卫公主日常和曹襄住在平阳侯府不假,平阳公主连安都不让他们过去请,只道让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
曹襄算是知悉母亲的人,是以,每每想平阳公主的时候都是在下晌过去,对卫公主,平阳公主只一个要求,想玩什么玩什么,高兴快乐就好。
卫公主以前就喜欢平阳公主,嫁给曹襄后就更喜欢了。
曹襄让平阳公主练出来了,对卫公主温柔体贴,不染二色,而且也会心疼卫公主,处处呵护备至,也会教她一些在宫中卫子夫没有教过她的本事。
所以,卫公主又怎么能不喜欢平阳公主。
只是,卫公主以为这样的一个机会,可以让她尽一尽心,照顾一番平阳公主的,结果发现,不好意思,她的小舅舅都包圆了。
不用平阳公主一句话,吃的喝的,甚至是上来敬酒的人,全都让卫青负责解决,卫公主在一旁原本想表现表现,没机会。
没机会什么的,卫青并不管。
卫家的人算是在卫青和平阳公主成婚后,第一次在正式的场合和平阳公主见面。
原想这应该会有什么不一样吧。
事实上,在平阳公主这儿,完全没有不一样的地方,相互客气的打过招呼,也不过如此而已。
卫公主嘛,对其他的两位姨母其实还是有几分亲近的,然想到平阳公主对自家的母亲,客气有礼,并无多少的亲近,从前如此,后来和卫青成亲也是如此,卫公主的脑子在飞转,转着想着这其中的道理。
其实身为皇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这样跟谁都客气有礼,不掺和,不得罪,是最好的。
世人都知道平阳公主和刘彻这位皇帝感情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
感情好,便无话不谈,无事不说。
她所知道的,远比别人还要多。
眼下大汉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立太子一事。
太子人选中,其中一个是卫公主的亲弟弟刘据。
卫公主未必不想让自家的弟弟成为太子,无奈她无法左右此事。
朝中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觉得,这个时候的卫青和平阳公主如果出面说上一句话,或许有些事就能够板上钉钉。
可惜,这两位就好像完全不受影响,一概不管不问外头的事。也是让人称奇不矣。
难得碰上,不免有人想要探口风。
“平阳公主以为,陛下有意立太子,立太子的人选,谁人合适?”不管怎么暗示平阳公主都不接话,如何不让人着急,因此有些话便脱口而出,实在是不能猜测的事让他们心焦。
太子一事,是为一国大事。
卫青这个皇长子的舅舅不急,平阳公主这个皇帝的姐姐更不急。
比起卫青,其实还是更容易从平阳公主那儿探得消息。
平阳公主听着问话的人,也注意到几乎在场的人都将目光聚集在她的身上。
哪怕是卫公主也不禁拧紧手帕,她也想知道。
结果,平阳公主不紧不慢的拿过帕子拭过嘴角,不咸不淡的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太子是谁,本宫说了就算。”
啊?听到平阳公主的话,所有人都惊讶不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平阳公主再问:“立太子一事,促成陛下立太子的人并不是本宫,要不要立太子更不是本宫决定。你们问及本宫,问的到底是本宫,还是陛下?企图从本宫这里探听陛下的心思,原来,这就是你们读的圣贤之书?”
闻言,平阳公主的视线透着威严的凝视问她问题的那一个人。
人,平阳公主认识,更不必对他客气。
圣贤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平阳公主对旁敲侧击不予理会,这已经表明平阳公主的态度,立太子的事她不管,她不掺和。
结果这一位是听不懂人话,非要把问题挑明,想让平阳公主给一句准话?
“哼!”平阳公主冷哼一声,道:“为客之道,在旁人的家里,问出此番关乎国事的问题,你是何用心?是要毁了这宴席?”
眉宇一凝,平阳公主毫不掩饰此时她的不喜和不悦,直问某一个人。
而在这个时候,南宫公主出面道:“诸位若是上门喝喜酒的,本宫欢迎,要是想来闹事的,本宫只好请你们出去。”
当姐妹的,都面临同样的情况,一天天让人追问到底刘彻要立谁当太子,开的哪门子的玩笑,她们作为皇帝的姐姐,有什么必要去管刘彻要立谁当太子。
偏一个个像是听不懂人话似的,总在那儿问个没完,都已经说了多少回了,不知道不知道,无奈都不肯罢休。
平阳公主不出门,他们问不着,终于是见着平阳公主,得,这惹毛平阳公主了?
第64章 小意 陈蟜的纠缠
一看平阳公主都火了, 作为主家的南宫公主更火好吧。
好好的娶儿媳的日子,大家高高兴兴的,偏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 非要闹得府上的人一个个都心不在焉他们才高兴。
平阳公主都帮她把人骂起来了,南宫公主要是放过这样的机会, 岂不是以后还要不胜其扰?
不成, 绝对不能错过这等大好的机会。
干脆趁这个机会, 赶紧把事情都解决。
南宫公主连逐客的话都放出来了, 那一位是赶紧麻利的告罪道:“在下失言, 在下失言,请公主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