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明珠之平阳公主(10)

作者: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刘彻的目光充满坚定,他该相信卫青,相信这个他带在身边多年的人才,他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栽培和期许。

平阳公主离了宫,刘彻越发一天天的让人盯紧前线的战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传来捷报。

“报,报,车骑将军卫青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斩杀匈奴军数百人,胜利而归。 ”

刘彻在宫中听到这样的捷报,喜形于色,连声赞道:“好,好。传朕旨意,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那可是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一直以来,只有匈奴屡犯大汉的边境,什么时候有大汉出兵击溃匈奴的时候。现在好了,终于有了第一回。

而且,那可是匈奴的祭天圣地。

也就是说,卫青此次出战,他不仅打赢匈奴,更是直奔匈奴老家,把人家的祖宗牌位都给掀了!

“哈哈哈。”刘彻越想越是欢喜。越想越是控制不住的高兴。卫青,好样的。

“其他三路呢?”高兴归高兴,刘彻没有忘记问上一问其他的情况,这四路出击,卫青初上战场,其他人的成果如何?是不是也跟卫青一样?

啊,应该先听完所有人的战果之后再一次赏赐的。

刘彻为自己喜形于色失了分寸而懊恼,但又觉得无碍,总归只要打赢了仗,他有一个赏一个。

然而刘彻等着再赏别个人,那边报信的人却道:“其他两路战败而归,一路无功而返。”

报卫青胜利的时候有多大声,这一刻报出其他三路情况的时候,头就低得有多低。

刘彻眼中闪过一道冷意,无能之将,便是这样的结果,卫青,卫青好样的。

“速去传旨,连同赏赐一并送往军中,好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汉的将士,无论是谁,只要立下战功,朕必有重赏。”刘彻何许人也,一个卫青证明匈奴并非不可战胜的存在,大汉终于是扬眉吐气一回。

同样,刘彻也要告诉给天下人,只要能够打赢匈奴,无论什么样的出身,他只论功行赏,不问家世来历。

“对了,去平阳侯府上送信,将战报给到阿姐。”刘彻一连串吩咐完毕,没有忘记平阳公主也在巴巴的等着消息,得让人赶紧去通知平阳公主。

有刘彻惦记的平阳公主,确实很快收到捷报,听说卫青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杀数百匈奴人时,止不住的高兴,赞许道:“好,好极。”

“皇上下令封卫青为关内候。”报信的内侍再补上一句,好让平阳公主可以一道高兴。

“于国有功之臣,自当重赏。卫青这一仗,打出我大汉的士气,证明给天下人看,匈奴并非不可战胜。”平阳公主心情极好,等了几个月终于等到这样一个捷报,如何不让人喜形于色。

“皇上也是这样说的。还说这种时候很是想跟公主一道分享心中之喜。”报信的内侍更赶紧把刘彻的另一层意思道来,平阳公主道:“当贺陛下。”

说的当贺,平阳公主当下进宫。

刘彻一收到消息立刻让人给平阳公主送信,平阳公主入宫自然也是最快的。

“恭贺陛下。”平阳公主但见刘彻赶紧见礼,同时也朝刘彻道贺一句。

刘彻满脸的笑容,上前扶起平阳公主道:“阿姐,这回再不会有人说朕明知打不过还执意要打了。”

求和多年的大汉朝,想着能够保一时的太平足以,可惜匈奴不愿意。

从刘彻登基以来,他就坚定要打匈奴。

不,是从小刘彻就坚定的要打匈奴。

可是所有人都告诉他,打不过,大汉打不过匈奴。

刘彻不信这个邪!

不信邪到现在,刘彻扛住无数人的反对,只为了向他们所有阻止他的人证明,匈奴并非不可战胜的存在,现在,卫青帮他证明了。

“卫青真是好样的,好样的。”刘彻夸起卫青的话,同平阳公主如出一辙。

平阳公主道:“既证明卫青有勇有谋,陛下可不能吝啬用人。”

“朕自然不会。朝中的那些老臣,个个跟朕论家世,世世卿,却个个碌碌无为。大汉和匈奴之战,开始了,什么时候结束,等匈奴亡,各国臣服,这仗才有可能停。大汉必将举国而战,绝不允许任何人欺我大汉。”刘彻有着远大的理想,并不会因为一场胜利而得意忘形,相反,他更认为一切是开始。

龙城一战的胜利带给大汉以士气,打出大汉的硬骨头,让天下可知,大汉对待敌人,有的是办法。

忍一时可忍,忍一世,绝无可能。

刘彻拉着平阳公主到舆图前,“阿姐看,这里是匈奴的位置,这是大汉的位置。每每匈奴进犯,咱们长安必受威胁。当年高祖领兵出征,本意是要给匈奴一个下马威,谁料最后落得一个白登之围。

“自此,大汉一忍再忍,为了让大汉恢复元气,为了让大汉发展,所有人都在忍,为的是让大汉有足够的能力对付匈奴。

“先帝隐忍多年,以令民生得兴。到现在,国库充盈,若朕不打,谁来打?匈奴之患,不能再留下去。”

第7章 自荐 厌烦

刘彻有雄心壮志,也有雄才大略,他看的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

自然,他所谋的也并不是现在,而是更长远的大汉。

“陛下会做到的。”刘彻用人不拘一格,连卫青这样骑奴出身的人他都敢用,无论一开始因为什么,结果更重要。卫青,证明刘彻的眼光很好。

刘彻在平阳公主的肯定中,欢喜之色更是藏不住。

很快,朝中大臣们都在听到捷报后纷纷前来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