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一声怒吼,声如洪钟,震得四周空气都为之震颤。
麾下将士们群情激愤,纷纷响应,个个热血沸腾,手持利刃,跟随摄政王如汹涌潮水般朝着寝殿进发。一路上,他们气势汹汹,所到之处,宫人纷纷避让,无人敢挡其锋。
第192章 天下,终究是我萧珣的天下
天下,终究是我萧珣的天下
然而禁卫军也并非吃素的。
皇宫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摄政王身先士卒,眼神中透着决然,手中长剑挥舞得虎虎生风,带着无尽的怒火,将挡在面前的敌人一一击退。
金吾卫十年磨一剑,如今也士气高昂,拼死厮杀,很快便突破了一道道防线,直逼金銮殿。
反击太过突然。
宫内根本没什么准备。
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战斗,太后和萧珣身边的侍卫逐渐死伤殆尽,他们被迫孤立无援地躲进了金銮殿。
摄政王带领着将士们气势汹汹地踏入殿内,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太后和萧珣,此刻却如此狼狈,他心中五味杂陈,心痛与愤怒交织,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太后眼中有着惊恐,可是仍强撑着,“你这是要造反?”
“我从未想过要谋反!”
摄政王声音颤抖,眼眶泛红,眼中满是痛苦与失望,“这么多年,我尽心尽力扶持萧珣,为这江山社稷费尽心血。从他牙牙学语,我便陪伴左右,教他治国之道,授他为人之德。先帝驾崩时,将这江山和年幼的他托付给我,我日夜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可你们母子,为何一定要拿我女儿的命来逼我?”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金銮殿内回荡,仿佛是对命运的质问,字字泣血。
面对他的话,再多的解释都变得苍白。
太后和萧珣竟沉默了起来。
摄政王深吸一口气,“这江山我能扶起来,亦能颠覆了它——自戕吧,给自己留个体面。”
太后见摄政王如此愤怒,吓得脸色如纸般苍白,双腿一软,连滚带爬地跪爬到摄政王面前,泪水夺眶而出,哭喊道:“王爷,求你饶了我们吧!这么多年,我对你的一片痴心,你难道就一点都感受不到吗?”
太后的声音带着哭腔,几近崩溃,“当初先帝驾崩,我一个弱女子,面对朝堂的重重压力,若不是靠着你的支持,这后宫与朝堂的风雨,我如何能扛得过来?我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和权威啊。”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哀求,声音也因恐惧而颤抖,身体不停地哆嗦着。
摄政王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后,心中一阵刺痛,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说道:“嫂子,你可还记得当初我们并肩扶持幼主的日子?那时的我们,一心只为这江山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如今呢?你为何要变得如此猜忌,如此狠辣?从未有过谋逆之心,你却对我处处防备,甚至对我的女儿下手,你可对得起先帝?”
摄政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脸上满是痛苦与无奈。
萧珣听闻,满脸怨恨,怒目圆睁,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扭曲,对着摄政王破口大骂:“你别在这里假惺惺!你一直都想将我控制在手中,做个傀儡皇帝,好让你独揽大权。
“从朝堂政令的干涉,到人事任免的插手,哪一件不是你在背后操纵?你表面上对我关怀备至,实则是在一步步侵蚀我的权力!今日之事,不过是你谋反的借口罢了!”
他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充满了不甘与愤怒,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摄政王听闻,心中一阵刺痛,他向前一步,大声反驳道:“你怎可如此污蔑我?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这江山稳固,百姓安康。朝堂政令的干涉,哪一次不是关乎民生大事?
“人事任免,哪一个不是贤能之士?我一心为公,从未有过半点私心,你却如此误解我!我为你遮风挡雨,为你铺平治国之路,你却将我视为仇敌,你可曾想过我这些年的付出?”
摄政王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得沙哑,眼中满是悲哀。
萧珣冷哼一声,丝毫不为所动:“哼,说得好听!你把自己说得如此高尚,那为何今日竟带兵闯入皇宫,这不是谋反是什么?你若真的忠心,此刻就该放下武器,跪地请罪!”
萧珣挺直了腰杆,尽管身处绝境,仍试图用威严来压制摄政王。
“请罪?”
摄政王仰天大笑,笑声中满是悲凉,“我何罪之有?是你们逼得我女儿险些丧命,是你们将我多年的忠诚践踏在脚下!
“今日,我若不讨回公道,如何对得起我萧家的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我的女儿!你从小在我身边长大,我对你的期望,你难道都忘了吗?我将你视作亲生儿子般教导,可你却听信谗言,对我充满猜忌,你让我寒心呐!”
摄政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手中的长剑微微颤抖。
萧珣依旧固执己见,大声吼道:“你就是个乱臣贼子!你以为你掌控了金吾卫,就能为所欲为?这天下,终究是我萧珣的天下!”
萧珣的声音带着一丝歇斯底里,额头上青筋暴起。
摄政王看着眼前这个被权力蒙蔽双眼的侄儿,心中满是失望,他缓缓说道:“到如今你还不明白吗?权力不是用来满足私欲,而是用来造福百姓。你若能勤政爱民,何至于今日这般田地?我从未想过要取代你,我只是想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皇帝,可你却一次次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