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曦正坐在茶楼里,听着楼下说书人抑扬顿挫地讲述着这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她转过头,看向正悠闲品茗的慕长离,直言问道:“慕大人,你安排的?”
慕长离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故事怎么样?”
宋云曦在家中一听这流言,就觉得事情不对劲。
正巧慕长离邀请她来茶楼喝茶,而说书人讲的又正好是最近在京城大火的这个故事。
故事的内容看似简单,却莫名让她觉得熟悉:俊美的公子对一位女子一见钟情,却因有心人的陷害而分开。
女子无奈嫁作人妻,公子误以为女子对他无意,从此封心绝爱。
后来,在歹人的刻意安排下,二人阴差阳错有了一夜相处,直到十几年后,他们的孩子出现,真相才浮出水面。可又因世俗观念的束缚,他们依旧无法在一起。
“再庸俗的故事,只要讲得好,就能收获不少同情和称赞。”
慕长离微微一笑,解释道。
他特意请来的都是说书的老手,那些简单的故事在他们口中被演绎得无比精彩,让人听了不禁为之动容。
如今,不管是世家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在议论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已经有人开始猜测故事的主角究竟是谁了。
“有时候我会在想,他们是不是一把最好的利刃。”
慕长离轻轻放下茶杯,手指向楼下那些听得入迷的百姓,缓缓说道,“用好了,这把利刃能对外发挥巨大的作用,比任何手段都有效;可若是用不好,最先伤到的就是自己。”
宋云曦对此深有体会,毕竟当初她和宋云卉之间的争斗,就曾用过类似的手段。
“难怪摄政王到现在还未娶妻,原来也是个至情至善之人呐!”
“我就说,广安侯两个女儿怎么会差别那么大,原来……”
周围百姓的议论声不时传入宋云曦的耳中。
大周民风开放,对百姓的言论没有太多束缚,所以大家说起话来也更加大胆。
“要我说,上天应有好生之德,该成全这一家子了,苦等十六年,不曾娶妻,夫人和孩子受尽折磨,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时,一个书生打扮的男子突然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他话音刚落,就有一群人跟着附和。
虽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但在众多赞同声的淹没下,显得微不足道。
整个京城的舆论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下,都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甚至有一些感性的人还为此事写了诗词。
最让宋云曦感到纳闷的是,京城的文人才子们居然也纷纷对这件事表示支持。
要知道,这些文人骚客向来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最喜欢特立独行,平日里就算是对上面的人不满,他们也敢写诗暗讽几句。
萧珣之前也想拉拢他们,可碍于各种形势,只能无奈作罢。
等回到家里,宋云曦看到同样刚回来的程疏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瞬间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表哥,是你对吗?”
她走上前,目光紧紧盯着程疏琅。
程疏琅像是早就料到她会这么问,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坦然承认:“是我。”
宋云曦心里清楚,程疏琅凭借自己的才学征服了京城大部分的学子。
但还有部分才子一直秉持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清高孤傲,想要说服他们绝非易事。
可想而知,程疏琅为了统一这些文人的口径,让舆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必定花费了不少心思。
宋云曦心中一阵感动,她和程疏琅相识不久。
起初也只是因为前世的愧疚才对表哥多了几分亲近。
可短短时间里,表哥却能发自内心地为她做到这一步……
第138章 我知道他是我父亲
“表哥,谢谢你。”
宋云曦抬眸,眼中满是真挚的感激,那目光如同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直直地照进程疏琅的心底。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是一家人嘛。”
程疏琅温柔地笑了笑,带着无尽的宠溺。
说罢,他骨节分明的手轻轻在宋云曦的额头上轻点,动作轻柔极了。
宋云曦感受着额头传来的一触即离的温暖,眼眶微微发热。
重生以来,不管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总有家人坚定地站在她身后,这份温暖和安心,让她无比珍惜。
这时,程秀颖恰好从门口经过,看到二人这般温馨的互动,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她眼中,宋云曦和程疏琅就如同上天赐予她的最珍贵的礼物,看着他们相处融洽,程秀颖心里满是欢喜。
“夫人,表少爷和姑娘当真是一对璧人,郎才女貌。”
说话的是宋云曦为程秀颖精心挑选的丫鬟若兰。
若兰的声音清脆悦耳,她的话一下子说到了程秀颖的心坎里。
然而,程秀颖的笑容很快便渐渐消失了。
她想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曾经的痛苦经历如同阴影一般,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她深知人生的无奈与艰辛,所以对于宋云曦和程疏琅,她虽满心欢喜二人感情好,却也不想过多干涉,只希望他们能顺着自己的心意,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程秀颖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宋云曦能够平安喜乐。
这些年,她看着女儿在困境中挣扎,心中满是心疼。
萧凛珩的话早已在她心里扎了根,她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宋云曦坦白当年的真相。
本以为这个机会还很遥远,没想到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