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温宁用手反复擦过刚写的字,那字迹居然没像钢笔书写的那样,一擦就晕染,而是原封不动,没有一点变化。
天呐,这太神奇了!
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为什么厂长说只要生产出这种笔,厂子盈利就有希望了!
“这个笔比钢笔便宜,比圆珠笔好用,一推出市场肯定会引起轰动!”
“是啊!以后谁还用钢笔啊!买钢笔和墨水的价格都能买我们这个笔好几支了!”
“圆珠笔以后也没人用了,写起来漏墨,断断续续的,不如我们生产的这种笔!”
对于温宁来说,这支中性笔出墨流畅,墨水速干,并且握笔的地方加厚了一层塑料胶套,握感舒适,不会打滑,完全达到后世中性笔的效果,她激动向众人宣布:“质检通过!符合要求!现在可以扩大生产了!”
太棒了!听到她这话,厂子里的人全都欢呼起来!
见识到自己生产的笔有多厉害,工人们就这么热火朝天地投入生产之中。
之前大家已经生产完笔壳、笔尖、胶套,现在只要灌装笔芯,然后把所有配件组合起来就行。
温宁出去吃个饭的功夫回来,生产车间的主任就给她交了200支中性笔成品。
“辛苦了。”温宁拿到成品,下一件事就是如何把这些笔卖出去,把阳光文具厂的名号彻底打出去!
第396章 分头行动
温宁拿着200支中性笔回去,路上,她和陆耀讨论,要怎么把笔推销出去。
陆耀想到之前的参考书生意:“要不咱们就去学校门口,一个一个的学生推销?一传十,十传百,东西好,不愁卖不出去。咱们之前卖参考书不也是这么一本一本地买吗?”
那是之前刚开始做生意,还没有销售渠道,只能一本一本的卖,但现在不一样,现在他们背靠教育司资源,温宁这边又搭上了外交司,完全不用这么费劲地去卖货。
“二哥,咱们这次换个策略,走对公销售,你负责学校,把笔卖给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我负责事业单位和工厂。等到单位普及了中性笔之后,各家国营商店和文具店自然会找到咱们厂进货。”
温宁考虑后,跟陆耀分工。
陆耀一听,觉得这种销售方式更好,欣然同意。
下车后,两个人都等不及大干一场,于是分头行动。
陆耀先去找孙长征。
孙长征是孙司长的儿子,又占了参考书生意的股份,陆耀找到他,都不用寒暄,直接把来意说了。
然后掏出中性笔,给孙长征试用。
孙长征稀奇地拿着笔把玩了一下,又在纸上试写了几个字:“哎哟,有点意思,这玩意儿确实不错啊,比钢笔方便。”
陆耀一点都没客气,笑着道:“那就拜托孙哥跟孙叔叔推荐一下我们的笔。”
“行,你小子,跟着你大嫂学做生意这条路没走错,有出息啊。”孙长征拍拍陆耀肩膀,“你那个什么中性笔,再给我来几只,我拿给我爸看看。”
陆耀拿了一盒给他,一盒有十支:“孙哥,现在只有样品,如果确定订购的货,跟我下订单就行。”
孙长征豪爽地表示没问题。
正好基地找他开会,他揣着笔直接去了飞行基地,张政委一见他就皱眉,上次他私自跟陆进扬开直升机出去,虽然他没被严重惩罚,但张政委心里是给他记了一笔的。
“孙长征,一到周末就找不着你人,还有半个小时开会,赶紧回去准备。”张政委唬着脸,语气严厉。
孙长征早就习惯,一点不怵地跟领导敬了个礼,随即左右看了一眼,从兜里那一盒中性笔里头掏了两只出来,献宝似的递给张政委:“政委,给您送个新鲜玩意儿,您绝对没用过。”
张政委一看是两支笔,这有什么新鲜的?
“孙长征,你小子是拐着弯来骂我没见识是不是?连圆珠笔都没用过!”
孙长征:“不是领导,您听我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笔,这个叫中性笔,比钢笔还好使,书写流畅,轻巧便携,关键还不易褪色,您拿回去试试就知道了。我之前见您批报告的时候,那钢笔一不注意老掉墨,您试试这个,保管好使!”
张政委平时批个报告啥的都是用钢笔,钢笔有时候漏墨,一写纸上就是一团晕染,听到孙长征介绍中性笔,还真有点好奇,点头道:“那行吧,我拿回去试试,谢了。”
“为领导排忧解难,应该的。”孙长征狗腿地拍了拍马屁。
张政委提步要走,孙长征想起温宁让他转交的信,又给叫住:“诶政委,还有个事儿麻烦您。”
拿人手短,张政委板着脸:“干啥?”
孙长征把信掏出来:“那什么陆队媳妇儿,嫂子,太想陆队了,又见不着,所以让我带封信。”
禁闭期间是不允许跟外界通信的。
孙长征也见不着陆进扬,只能通过中间人转交信,而且这信肯定是要被组织审核的,与其被别人审,还不如给张政委,毕竟张政委是陆队的直属领导,而且跟陆家关系匪浅,所以思来想去,孙长征还是把信给了张政委。
“行了,赶紧走。”张政委就知道这小子给他送笔没安好心,果然是有事相求,接过信揣兜里,张政委板着脸赶人。
孙长征嘿嘿一笑,跑远了。
张政委回办公室,把兜里的信和笔都拿了出来。
看到那封信,他就想起陆进扬这次违纪。
这次真的很出乎他的意料,按理陆进扬性格不是冲动类型的,肯定是这次遇到了什么事,所以才不管不顾地私自开了基地的直升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