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
这两个字儿在这群搞研究起步的老辈子眼中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一想到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头被别人拿去发表论文,那简直要气到中风的程度!
温宁正好随身带了几本《名师秘籍》,从包里掏出来给大家对比。
老辈子们拿过来翻看。
翻看了十几页后,几人登时吹胡子瞪眼,气得直拍桌子——
“岂有此理!这例题换了个已知条件的数值就变成他们的了?不要脸!”
“虽说公式定理是固定的,但解释分析的描述用语也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用得一样,明晃晃的抄袭!”
“还有这个英语参考书,单词后面跟的例句也一样,这不就是照搬吗?!”
陆耀再添了把火:“我们的参考书虽然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总结,但实际上的时间成本不止一年,是多年学习的心得体会。他们这书,不到半个月就编写出来了,那些老师白天还要上课,哪里来的时间编写呢?除了照抄我们的书,我真想不出其他可能了。”
李教授愤怒地合上书,“一群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欺负两小孩,太过分了!”
其他几个老辈子也忿忿不平:“什么名师,根本就不配为人师表,这不是教学生抄袭吗?”
“就是啊,这么搞下去还得了,根儿上就坏了!”
“我看要不这样,我们也帮温小友的书写推荐,人孩子辛辛苦苦编的书,可不能就这么被抄袭的书给埋没了!”
“人这书是卖给中学生的,咱们写推荐语倒是也可以,但没有直击痛点。”
“那你说怎么办?找谁写?”
李教授忽然想起个人:“诶,老赵,你不是有个得意门生在教育研究院工作吗?还是什么命题组的!要不就找他给温小友的书写写推荐语?”
李教授的话肯定得到大家的支持:“老赵那学生在高考命题组,就是专门给高考出题的!找他正好!”
“对对对,就找他!我记得他也是卫城人吧?你赶紧打电话问问人在哪儿,趁着温小友今天在,你跟两人介绍介绍。”
一群老辈子,都是搞研究的,非常惜才。
而且还是茶叶发烧友,唯一的爱好就是聚在一起品茶论茶。
温宁刚好踩在这群人的喜好点上,既是高考状元,是人才,又懂茶,泡得一手好茶。
外貌也加了不少分,谁不想大美人泡茶喝?茶香飘逸,美人如玉,完全是顶级的味觉和视觉双重享受。
几人这么一商量,就这么把温宁的问题给解决了。
不过唯一不凑巧的是,那位高考命题组的同志今天不在卫城,去首都开会了。
老赵给了温宁一个名字和电话,让她回首都后再联系,提他的名字就好使。
温宁今天这趟没白跑,结交了不少高校人脉,她和陆耀嘴巴也甜,过年过节在长辈里面都游刃有余的那种,不喊什么教授了,喊伯伯,那叫一个顺口。
不管老辈子们说什么,温宁和陆耀都眼神孺慕,配合点头。
轮番哄得一群老辈子眉开眼笑。
那话怎么说的来着,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好。
从卫城回首都,第二天,温宁和陆耀便去找了那位高考命题组的同志。
因为有赵校长在中间牵线搭桥,对方很爽快的答应给《状元秘籍》写推荐书封。
有这么好的人脉资源,温宁不想浪费,寻思着怎么把整个命题组的老师都给拉入股,以后参考书的主编直接换成他们的名字,还有什么比高考出题老师们编写的参考书更有号召力?
但是温宁能看出来,这些老师都有几分气节,光用利润恐怕打动不了他们,还得以更大的格局视角去打动他们。
温宁寻思着,回家写了份计划书。
赵校长介绍的那位同志姓黄,叫黄历明。是高考命题组的负责人,专门研究出题的。
温宁隔天又坐车去教育研究院,打算找黄老师商谈合作的事宜。
没想到,刚到教育院门口,便撞见了季明舒跟八中的校长走在一起,而接待两人的,正是温宁要找的黄老师。
第292章 飞来巴掌
温宁跟季明舒视线相交。
季明舒笑眯眯地寒暄:“宁宁,你今天也过来办事?”
温宁挺佩服季明舒的,两人之间那层纸早就捅破了,还能做到面不改色地跟她打招呼,不过温宁还是从对方无懈可击的笑容里感受到了几分防备和试探。
温宁登时心下了然,看来他们这趟目的跟自己是一样的。
温宁不动声色地扬了扬唇,“对呀,好巧。”
季明舒视线在黄老师和温宁身上转悠一圈,继续试探:“宁宁,你跟黄老师认识?”
温宁懒得应付她,一点不给面子地说:“咱们什么时候闲聊都行,别耽误人家黄老师的时间。”
季明舒脸色僵硬了一瞬,随即转头看向黄老师,“对对,黄老师,咱们去你办公室聊。”
“好。”黄老师应声,又跟温宁道,“小温,你先在会客室等我一会儿。”
“好的,您先忙。”温宁懂事地点点头。
办公室内。
“黄主任,温宁是我关系特别好的一个妹妹,真没想到你们互相认识。”季明舒还没忘试探温宁和黄历明的关系。
黄历明虽然是搞学术的,但也不是傻子,闻言不动声色地绕开话题:“两位今天来找我,是想聊什么?”
季明舒和八中的王校长是直接找上门的,没有中间人牵线。
闻言王校长把公文包里的参考书取出来,摆到黄历明的办公桌上:“是这样的黄主任,这是我们几个学校的老师联合编写的参考书,我们想邀请命题组的专家们也加入,一起把参考书的质量再往上提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