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得陆进扬闷哼连连。
……
房间内。
温宁被陆进扬压在落地镜前,两人的身影纠缠在一起。
“宁宁。”
“看着我。”
他在她身后,望着镜中衣衫半解一身媚色的她,忍不住喉结重重一滚,喑哑命令。
温宁美眸半展,听话地看向镜面,下一秒,在一阵剧烈的晃动中,暖黄色的灯光在温宁眼中渐渐变得模糊……
……
搬完新家,温宁终于要开学了。
学校离书店不远,但也没法同时兼顾生意和学业。
她和陆耀商量了下,决定招一个专门看店的人。
其实她也可以借课余时间自己来看店,可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还是觉得应该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当然一个人又要收钱又要看店,忙的时候肯定顾不过来,温宁提议:“不如等开学,看看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店里兼职。”
温宁后世念大学的时候,学校就会提供类似的兼职机会来帮助家境贫寒的同学。
陆耀觉得有道理:“嫂子,就听你的,咱们先招一个长期固定的人,再去学校招几个学生过来兼职。”
两个人商量好,温宁便提笔写了张招聘启事,贴在书店门口。
不过薪资没有写出来,而是写的面议。
招工启事贴出来的第一天,就有人过来询问。
温宁招人,最看重的有两点,一是人品,二是能力。
人品在能力前面,因为看店的人每天也要负责收钱,天天接触这么多现金,很容易浑水摸鱼。
所以招的这个人,诚实可信非常重要。
至于能力,只要不傻,会算数,会跟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就没什么问题。
可面试过几个人之后,温宁发现自己把这事儿给想简单了。
一个人能力如何,倒是可以通过一些即兴的考题去测试。
但人品没办法检验。
来面试的,个个为了获得这份工作,都表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可谁知道真实的本性是怎样的?
温宁犯难了。
就在这时,店里忽然进来一个人。
第279章 开学了
“温同学。”
“听说你店面要招一个长期帮忙看店的人,我来替我妈问问。”
秦茹站在温宁面前,有些局促地拉了拉自己衣角,鼓起勇气开口道。
温宁记得秦茹和她妈,只不过:“你妈妈有正式工作吧?我们要招的人,需要从早到晚都在店里。”
秦茹点点头,十分确定道:“我看到你们贴在外面的招聘启事了,是要找一个长期看店的人,我想帮我妈问问,如果我妈合适的话,我会劝她把工作给辞了,来你店里上班。”
温宁听懂了,这是秦茹的意思,杨芬自己还不知道这回事。
温宁这几天面试了好几个人,一个满意的都没挑到。
倒是对杨芬印象不错,之前她和八中看门大爷发生冲突的时候,所有人都向着看门大爷,只有杨芬站出来帮她作证。
至少人品有一定保障。
温宁开口道:“我这边没问题,可以让你妈妈过来试试,不过你要怎么劝你妈妈呢?”
杨芬是干环卫工的,虽然工作累工资低,但好歹是铁饭碗,不少人挤破头都抢不到,温宁觉得这年代的人应该不会抛弃铁饭碗而选择来个体户的小店工作。
说到这个,秦茹其实也犯难:“我、我也没想好怎么劝,我只是不想让我妈再扫大街了,太苦了……夏天还好,尤其冬天的时候,天不亮就得起来扫地,清运垃圾,我妈冻得十根手指头没一根好的,全都长满了冻疮,肿得跟胡萝卜一样,连手套都套不进去,每年到冬天都要遭一回罪,手现在都没法看了。”
秦茹不是故意要跟温宁倒苦水,只是眼看马上九月,再过两月北方就要入冬,一想到冬天,她就想起亲妈遭罪的画面,心里太难过了。
正好看到温宁店里招人。她想着,看店总比扫大街要好,至少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不用每天四五点就起床,所以来问问。
温宁知道秦茹家里的情况,她爸小儿麻痹症,她妈扫大街,她家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全家就靠她妈一份工资,一个月十八块的收入养家。
确实是困难。
温宁愿意拉扯秦茹家一把,不过前提是杨芬自己愿意支棱,愿意来店里上班。
她不会多嘴去替杨芬的人生作选择。
“秦同学,你先回去跟你妈妈好好商量一下吧,我把招聘启事先撤下来。”
意思很明显,只要杨芬愿意来,她就会录用。
秦茹显然也明白过来,连连感激地道:“谢谢温同学!谢谢你!”
温宁没想到,秦茹的效率这么高。
第二天,杨芬就来店里面试了。
温宁询问了杨芬一些基础问题后,对杨芬比较满意。
虽然对方性格软了点,但基本的谈吐和待人接物没问题,甚至在财务方面还有点天分,记忆力很好,而且算账算得特别快。
温宁毫不吝啬地夸奖:“杨阿姨,你算数真不错,速度快赶上计算器了。”
杨芬有些不好意思:“嗐,我那是天天抠搜惯了,家里一毛恨不得掰成五份花,时间长了脑子都形成条件反射了,看到钱就自动开始计算。
看店需要收银,杨芬算账方面很厉害,那收银就没多大问题,温宁满意道:“杨阿姨,明天你就可以来店里上班,工资每个月50块钱,年底会发3-6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具体发几个月要看全年的表现。”
后面的话杨芬都没听见,只听到个50,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温同志,你说啥?一个月工资多少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