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振国表情温和道:“都是一家人,帮忙是应该的。”
陆耀在旁边听到这话,暗叹他爸简直是双重标准,他考军校差几分,想让他爸找关系进去,结果他爸严词拒绝,宁愿让他在家闲着,现在大嫂要插班,他爸立马松口帮忙。
真羡慕大嫂啊!
陆耀叹了口气,幽幽地瞥了他爸一眼。
陆振国接收到儿子的眼神,本来还没想起这茬儿,现在突然就想起了:“臭小子!你看看你嫂子,多追求进步,你成天就知道在家睡觉!”
陆耀埋头往嘴里送饭,不接话。
温宁帮忙道:“爸,二哥也很优秀,之前冀省地震,他组织同学献爱心,去外地募捐,还上青年报了!报纸上还呼吁全体青年都应该像二哥他们这群志愿者学习呢!我记得那段时间,大院里跟二哥差不多年纪的,天天在打篮球,压根就没有二哥这样的觉悟。”
“还是大嫂对我的认识客观!”陆耀被温宁夸得嘴角直翘,对着陆振国一脸“你看看我有多优秀”的得意劲儿。
“臭小子”,陆振国瞥了儿子一眼,“你也跟你大嫂一起考大学去!”
温宁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那是相当高,毕业后的选择更是广,去哪里别人都抢着要,要是不想给别人打工,还可以自己创业,只要脑子正常,都能分到一杯羹。与其等着分配合适的工作,不如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对啊,二哥,反正你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不如先考大学,未来的选择更多。”
“好像也是啊,不过我那成绩,我都担心能不能考上大学。”陆耀挠挠头,有点心动,但又有些犹豫。
一直没开口的陆进扬出声道:“跟你嫂子一起去上学吧,等到所有知青回城,参加高考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加上人口爆发式增长,高考难度肯定也会越来越难,现在是个不错的机会。”
温宁立刻朝陆进扬投去一个崇拜的眼神。
不愧是书里的大佬,相当有前瞻性!
未来高考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首都还好,像其他地区,比如鲁省,后世高考报名人数突破过百万人,本科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一百万人,只有三十万能上本科,而985大学的比率只有不到2%,也就是两万人。
想上个好点的大学,那得先打败98万人!
陆耀最是崇拜大哥陆进扬,听到陆进扬这么说,他一拍大腿,当即决定:“行!我跟大嫂一起去插班参加高考!”
说完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自信道,“今年首都高考的状元和探花位置,非我和大嫂莫属!”
“话别说太早,先给我踏踏实实的学习。”陆振国不是看不起儿子,而是知道自己儿子有几斤几两,考军校都还差几分,当探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秦兰倒是鼓励地看着儿子和温宁:“你有这个目标是不错,也别太有压力,大不了明年还能再重新考。宁宁,你也是,你和小耀都还年轻,还有机会,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今年就随便考考,当探个底。”
温宁和陆耀决定要考大学,陆振国第二天就给弟弟打了电话,说了给两个孩子插班的事。
第192章 八卦
陆二叔当即答应下来,说去找学校领导说说。
挂了电话,回家跟陆二婶说起这件事,陆二婶不悦道:“找什么找,不是不要我们管他们家的事吗,现在知道求我们了?”
“上次我去大哥家,不过就是点评了几句温宁的八字,说她跟进扬可能八字相克,大嫂还说不让我管她家的事,温宁更是当场甩出结婚证让我难堪,想起来我心里都堵得慌。”
陆二婶垮下脸,手摸着胸口,现在还觉得憋气。
陆二叔手安抚地放在陆二婶肩膀,替她顺气:“你也不能这么说,我能调回首都,大哥帮了不少忙。”
陆二婶:“那还不是局势变了,当时我们调外地的时候,大哥怎么不说帮忙?”
“哎呀,现在在说孩子插班的事,你扯这些干什么。”陆二叔一脸不想再说的表情。
陆二婶不悦地瞪他一眼:“大哥又不是没有能耐,他跟下面打个招呼,哪个学校敢不收?非得麻烦你,还一次塞两个人进去,你求人办事不也得搭人情,到时候人情还得咱们还,图什么呀?!”
陆二叔倒不觉得这事欠多大人情,也就是打个招呼的事儿:“顺手的事儿嘛,再说都是一家人,帮个忙也没什么,用不着计较这么多。”
陆二婶哼了声,不想多说。
爱帮就帮吧。
反正她不会管。
陆二叔在教育司,跟首都高校和中学的校长都打过交道。
陆家在的片区,对口最好的中学是四中,其次是八中,既然是插班,肯定是往好学校插,师资力量强,能考上大学的几率也高。
但好学校的插班名额就那么点,自然竞争激烈。
陆二叔去找四中校长的时候才知道,插班名额早就满了,还有不少关系户排着队想进来。首都这地儿,一块石头扔下去,能砸死一片沾亲带故的官眷家属,校长也有各方面的关系需要平衡,都是关系户,让谁进不让谁进,得有个说法,才不至于得罪人。
就比如两个背景相当的关系户都想送孩子进来插班,但只有一个名额,给谁?
如果其中一个孩子成绩优异,另一个成绩普通,那校长就有办法了,出一张插班考试的试卷,拉几个陪跑的学生一块儿考,最后成绩好的那个第一名,顺利拿到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