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叔宠我入骨(951)+番外

作者:十四晏 阅读记录

“封禁齐国公府,禁止任何人外出,若有任何可疑之处,不必上报,先行将人控制住。”

陆明邕吩咐了几句,亲自将那名可疑的小厮押解到麒麟卫司所,将两颗大铁钉钉住他的琵琶骨,又吩咐阿琨亲自看着,这才匆匆入了宫。

“瑜儿。”

见到陆明瑜好好坐着,陆明邕总算松了口气。

如今他看向妹妹的目光,光明磊落,但那眼中的宠溺是毫不掩饰的。

“兄长,我无碍,让你挂心了。”

提起这个,陆明邕忍不住叨叨几句:“你也真是的,都当了娘的人,还这般不小心,是不是傻了?”

长孙焘连忙打断他:“大舅兄,别过火啊!过火本王也帮不了你。”

陆明邕想起自家妹子生气的样子,连忙赔笑道:“瑜儿,哥也是担心你。”

被忽略的元武帝轻轻咳了几声:“明邕,有什么发现?”

说到正事,陆明邕收起笑意,正色道:“陛下,事情有些棘手,臣在齐国公府抓了一个内侍,一个隐者。”

长孙焘敛住笑意,肃容问他:“隐者?”

相比较内侍而言,忍者的存在更让他们惊诧。

元武帝也震惊不已:“明邕,你指的隐者,可是外邦杀手?”

陆明邕道:“回禀陛下,臣所指的就是特殊的杀手,隐者。从身形,身法以及身手来判断,符合一切隐者的特征,但臣并未见过隐者,整个大秦,恐怕只有荥阳王司马玄陌可以判断出他是否属于真正的隐者。”

“荥阳王?”元武帝咀嚼这个称号,最终问道,“荥阳王此人,朕曾经是见过的,当时朕就觉得他非池中之物,皇叔,明邕,这里没有外人,你们就与朕说实话,荥阳王隐藏的身份是什么?”

长孙焘与陆明邕相视一笑,道:“陛下,荥阳王曾经是个浪迹天涯的行客,大秦没有他并未去过的地方,就连附近的番邦,他也无比熟悉,臣也是与王妃流落民间时,机缘巧合之下与他相遇。”

杨迁的身份,实在太震撼了,水陆两道土匪头头,手底下弟兄万众……

还是别轻易说出口,元武帝如今还算正常,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权力的诱/惑力实在太大,谁能保证元武帝永远圣明?

小心点总没错,以免到时候元武帝翻脸不认账,这秘密反而成为清算他们的证据。

元武帝收回若有所思的目光,看向两个英武卓绝的臣子,道:“北齐的事一日未决,荥阳王就不能回京,归雁城没有一个能压得住北齐的人在,朕不放心。”

长孙焘沉吟片刻,再次向陆明邕确认道:“果真像隐者?”

陆明邕道:“与一些手札对隐者描述的特征完全吻合。”

长孙焘思忖良久,道:“隐者为出云小国所特有,训练隐者的秘术也掌握在出云手中,很大程度上可以排除他国也有隐者的可能性。”

“只是,如果他真是隐者,出云的隐者,为何会出现在齐国公家?这里头是否有什么阴谋?”

元武帝道:“出云若是真刀真剑与大秦兵戎相接,大秦无所畏惧,然而不得不防着他们来阴的。”

“再者,目前还未确定那人是否就是隐者,不管有什么计划都为时过早。”

“明邕,此事交与麒麟卫,务必查清他在何时以何种手段入的齐国公府,与他密切往来的人都有哪些。”

“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就算这人是大海里的一根针,也要把他的背景挖出来,绝对不能有让任何人危害江山社稷的可能。”

第829章 那虫子究竟是什么?

陆明邕郑重地应了声是,接着道:“陛下,齐国公所说的宝财已经死了,且与臣方才扣住的内侍有莫大的关系,臣已将内侍移交刑部,具体该如何处置,一切单凭陛下做主。”

元武帝道:“朕做什么主?不管结果如何,一切自有国法定论,且让刑部去好好查吧。”

长孙焘道:“这内侍会是谁的人呢?为何会去害宝财性命,难道说内侍才是这次下毒事件的关联人,而‘隐者’不过是偶然发现?”

元武帝接道:“皇叔所言极是,这事情越来越复杂了,或许两方的目的一致,或许两方互不干扰,又或许其中一方才是幕后主使。”

陆明邕道:“无论如何,也要等查清内侍与‘隐者’背后所牵连的势力,才能对此事进行判断,目前最紧要的,是解决北齐俘虏一事。”

元武帝道:“朕赞同明邕的观点,饭得一口口吃,事情得一步步来。”

长孙焘道:“齐国公府牵涉的事情太多,恐怕一时不能让齐国公府恢复常态,陛下,辛苦您与太后好好分说。”

元武帝道:“这事,实在让朕左右为难,不管朕做出怎样的决定,总会有人不满意,但不代表朕就会偏袒哪一方,一切以事实和证据说话。明邕,麒麟卫必须盯住齐国公府,不得有任何懈怠。”

陆明邕郑重应是。

元武帝道:“好了,今日的事到此为止,朕还有一堆奏折没有批完,要是明早交不上功课,只怕风相又要叨叨朕的不是。明邕,你下去吧!朕交与你的事,好好办,一有消息,立即通知朕。”

陆明邕走后,元武帝对长孙焘道:“皇叔,实不相瞒,朕心里难受且恐慌,难受的是夹在母后与天下之间左右为难,恐慌的是朕才登基不久,便在齐国公府上发现了这样的大秘密。”

“那小厮是不是出云的隐者呢?那内侍又是谁的人呢?究竟是谁想害朕呢?朕通通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