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巍立即指天发誓:“要是泄露半句,就让我不得好死。”
这边的小动静,当然没人能发现,因为大伙儿的注意力,都放在山下。
自他们离开后,归雁城的百姓成群结队,过来给毅勇侯夫妇烧香叩拜,由于人数有些多,场景蔚为壮观。
吴提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嘴唇抿得紧紧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直到他瞧见百姓叩拜之后,在附近的空地支/起小几,三五成群的人围着小几谈笑风生,整个山脚下充满了欢声笑语时,眼神微微有所动容。
下面热闹,他们这边也没闲着,先是玩起了行酒令,接着又听百里无相胡扯,大伙都尽情投入,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抹抹眼角,时光就这么缓慢而温馨地过着。
吴提置身事外,仿佛所有悲欢都与他无关,直到杨迁行酒令输了,被罚去山下随便找个男人要亵裤时,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阳光透过树梢,落进他深邃的蓝眸中。
虞清欢递来一块饼,笑吟吟地道:“来,尝一尝太平安稳的味道。”
吴提从未见过这样的饼,轻轻咬下一口,那饼到了嘴里,竟然满口回甘,还带着一股清香。
吴提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竟然这般好吃。”
虞清欢又递给他一块:“这是让两国百姓都吃饱的秘诀,来自扬州董家,你曾经费尽心思也想得到的东西,想要吗?想要的话用你们的皮毛和牛羊来向大秦换。”
吴提轻嗤一声:“本王当时想得到种子,也是为了军队的粮草着想,现在要不要也无所谓。”
可惜,虞清欢没有理他,张口接下长孙焘的投喂,笑得幸福而知足。
欢乐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吴提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
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纯粹。
不一会儿,杨迁回来了,还带来了京中的宣旨太监:“淇王,新帝有旨,接旨吧!”
新帝?
原来,众人接到的信,是嘉佑帝驾崩前,风先生与陆明邕寄的。
京城发生的事,这时才传到他们这里。
众人敛住震惊的神色,跪下接旨。
宣旨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骤闻归雁城大捷,朕心大悦。然先帝与太后先后驾鹤归去,朝局未稳,朕独木难支,故请皇叔与皇婶立即押送北齐俘虏吴提王子归京,协助朕稳定朝局,钦此!”
宣完圣旨,太监将圣旨递过去:“淇王殿下,五日后是先帝与太后出殡的日子,陛下希望您能在出殡前回到京城,送太后与先帝一程,还请您即刻启程,以免误了时辰。”
长孙焘始终垂着头,看不到他的神色,只见他接过圣旨,但却一言不发,像是在极力隐忍着什么。
杨迁眉头高高皱起,不满地道:“什么?五日?淇王妃身怀六甲,如何能经受得住奔波?”
第764章 用一点时间悼念就足够
“什么?淇王妃有孕?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咱家这就回宫禀明圣上,希望这件添丁的喜事能让主子们打起精神。告辞了,淇王殿下。”
宣旨太监行了个礼,带着护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山坡。
“有小红小黑,五日内赶回京城不成问题,再说还有师父照顾着,你们不必担心我。”
虞清欢出奇冷静,她向杨迁投去安抚的目光,示意杨迁不必担心回京一事。
“你们先回府打点行囊,把归雁城诸事与十数万俘虏之事做个安排,我与王爷随后就到。”
杨迁见长孙焘的状态有些不正常,便让阿六和薛巍带着吴提,他拽着百里无相,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昭华,”长孙焘一下跪倒在地,虞清欢走过去,轻轻屈膝跪到他面前,“想哭就哭吧,我在。”
长孙焘没好气地道:“有什么好哭的!我早就不在乎了!”
话虽如此,可眼眶还是不争气地红了起来。
死的两个人,一个是生母,一个是同胞兄弟,虽然母子情分早已因为那碗毒药恩断义绝,兄弟情分也已被消磨殆尽。
但这该死的血缘关系,到底是割不断的。
长孙焘轻轻环住虞清欢的腰,继而把她紧紧搂住,下巴就那么搁在她的肩膀,好半天才深深吸了口气,放开虞清欢。
“我没事了。”
虞清欢拿出帕子,为他擦了擦眼角,柔声哄道:“嗯,你没事了,只是被风沙迷了眼,没什么大不了的。”
原来,一段根本不值得放在心间的亲情,两个早已磨光他所有情分的亲人,死了,他也只是震惊,唏嘘,最后用一点点时间来悼念,仅此而已。
虞清欢见他情绪稳定下来,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关窍:“淇王府是不是出事了?怎么天子与太后驾崩这样的事情,都没有递个信来。今日我们在国丧期间饮酒作乐,恐怕有不小麻烦。”
“晏晏,起来,地上凉。”长孙焘连忙把她扶起,方才流露出的那点悲伤情绪,已经被他完全收住,他起来仿佛什么都不在乎。
长孙焘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二人一同顺着台阶往下走:“淇王府的书信往来被切断,大概率也就那么几个可能,一是京城出大事了,前段时日仍处于高度戒严状态,消息递不出来。二是送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差池,导致信件有所耽搁。”
虞清欢就着他的手,提着裙子走下台阶:“第一个可能性似乎更大些,圣旨上说了,太后和嘉佑帝先后崩逝。这得出多大的乱子,才会导致太后和皇帝接连没了,只是不知,如今这登位的是哪一个?”
长孙焘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老二,这是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