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后应该叫他陆明邕了。
卫殊是他的夜行衣,掩护他游走于黑暗之中。
可如今父母冤屈得以昭雪,他也该做回自己——明是光,邕为和乐安定。
光明和乐,平安幸福。
远在京郊普泽寺的轻尘大师,将一颗佛珠投入面前的清水之中。
里头,幻化出陆明邕的面庞,他手结莲花印,轻轻一点,水中幻影里,陆明邕命宫的那颗小痣便消失不见了。
“陆施主,天亮了,走到阳光下吧。”
而在朝堂之上的陆明邕,命宫的小痣也随之消失,众人仿佛第一次看清他的面庞。
原来,他的五官与毅勇侯陆骁那么相像,而他的眉宇,与曾经名动天下的川平郡主,是那么的相似。
嘉佑帝心中叹息,望着陆明邕缅怀故人。
清宁宫中。
一众后妃跪着睡着了,她们被太后拖来祈福,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宫。
贵妃椅上,太后撑着脑袋,靖心姑姑把前朝的事与她一说,她露出了讳莫的笑意:“哀家的儿子,哀家怎么不知道?还真是死性不改!”
可不是死性不改么?废了太子,但却没有另立储位,他这是故意让几个皇子互相残杀。
或许他认为,只有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才能坐稳那个位置吧!
说到底,还是在防着昭华,所以想要择选出一个厉害的君主,以后可以弹压位高权重的皇叔。
可他怎么不想想,儿子也就那么几个,要是互相残杀死绝了,不也便宜别人?
还有虞家,当初毅勇侯,可是死在虞家的手下,他为毅勇侯府平反,却只字不提虞谦,不是担心自己死后,皇位轻而易举地就给了昭华坐,所以才给昭华留了虞家这个死对头么?
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还以为是个巧妙的局,殊不知埋的是绊脚石,早晚会让他想保的人摔个四脚朝天,磕掉门牙!
太后叹了口气:“不过能为毅勇侯府平反,还算做了件能看的事。哀家也有对不起川平的地方,当年要不是哀家觉得她不够稳重,配不上皇帝,哀家也不会设局阻止……生生拆散了一对有情/人。”
靖心劝道:“太后,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再说川平郡主也觅得良人,成亲后与毅勇侯相敬如宾,毅勇侯恨不得把她捧上天,他们夫妻相爱的佳话,都能从归雁城传到京城,奴婢相信,川平郡主不会后悔嫁给毅勇侯。”
太后摇头:“这罪孽,洗不清了。若是哀家没有从中作梗,毅勇侯府也不会覆灭,是哀家,在自己儿子意气风发的年纪,亲手扼杀了他。也是哀家,造就了今日这不可挽回的局面。”
靖心唏嘘:“眼下奴婢总算能明白,为什么陛下如此宠信卫殊,原来只因神似故人啊!”
太后道:“罢了,此事追忆已枉然,你继续盯着这些妃嫔,不要让她们与外界接触,此时局势未定,可别给她们搅乱局势的机会。”
靖心低声应“是”。
远在扬州的长孙焘,接到了风先生的信,上头写着:皇帝病重,速速回京。
长孙焘将信件付诸一炬,望着灰尘陷入沉思。当皇帝从来都不是他内心所想,此时他挂念的,也只有远在归雁城辛苦奋战的小家伙。
不一会儿,他又接到阿零的信,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王妃为深/入虎穴查探真相,假意被北齐二王子吴提劫走。
长孙焘霍然一惊,脸色瞬间大变,抄起纯钧剑就往外走,撞上迎面而来的谢韫。
“昭华,急匆匆的,干什么去?”
“去北疆打孩子!”长孙焘没好气地应他,像是憋着火气。
他是真的想打孩子了!
第732章 她是本王的命!
谢韫轻轻蹙眉,问道:“那小泼猴又闯祸了?”
长孙焘停下脚步,道:“纵使她不闯祸,这边的事情一了,本王也要去北疆,让她独自一人犯险,本王已是愧疚难当,如今她又去了北齐,本王更不能让她独自面对了。总之是福是祸,本王也要陪她!”
“对了,你去信风先生,就说本王去北疆接应王妃了,朝中的事请他静观其变,如若真到了那个地步,请他扶持老二登位,不必等本王回来。”
谢韫连忙拉住他:“已经到那个时候了么?”
长孙焘点点头,甩开谢韫的手,疾步向马房走去。
谢韫冲到他面上:“走到今日这一步不容易,北疆我替你去,我一定将瑜儿救出,你先回京城,多少人盼着你成事,不可在这一刻放弃了。”
长孙焘摇头,指着朗朗碧空:“天有宝,日月星辰。”
又指着地面:“地有宝,五谷丰登。”
最后指了指自己:“国有宝,忠臣良将,家有宝,孝子贤孙。”
“为国为民,不一定要坐上那个位置,成为辅佐君主的贤臣,同样可以施展拳脚抱负。”
“这些年本王一直这样过来,本王从未觉得不值与不公。那个位置,若非逼不得已,本王根本不屑,但瑜儿她是本王的命,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再度失去的痛苦,本王此生都不想承受。谢韫,替本王看好扬州,这边也很重要,万事拜托了。”
长孙焘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来到马厩牵出小黑,打马往梁州的方向赶去,准备去梁州与阿六和薛巍汇合,再赶往北地救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
他很生气,一肚子火,气小家伙又以身犯险,待他见到小家伙,非要吊起来打一顿不可。
但同时,他也深深地理解妻子的行为。
换做自己,必然也会做同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