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叔宠我入骨(644)+番外

作者:十四晏 阅读记录

长孙焘道:“这倒没有,只是我擅长洞察人心,知道大师不简单,就像我一看到你,就知道自己的心会被你永远俘虏一样。”

虞清欢瞪他:“少油嘴滑舌!你准备让大师做什么?”

长孙焘道:“大秦道教盛行,一家独大,世人愚昧,信道的不在少数,这才滋生了许许多多的假道士,他们谋财害命,却还有无数的人飞蛾扑火。”

“我认为也是时候该出现道教的竞争对手了,若是佛法能普及,道教也有了能与之抗衡的神势力,到时候道教为了不让自己被佛教赶超,想必会更加注重规矩,那些打着道教旗号害人的骗子,也会被道教主动清理掉。”

虞清欢赞同地道:“这的确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若是道教在人心中仍旧处于至高神的位置,就算我们抓了一批害人的假道士,也会有人在利益和恶念的驱使下,成为第二批。利用他们道家自己清理,都不用我们出手了。对了,我忘了问你,之前提到的那些假道士有查出底细么?”

长孙焘道:“还没确定,但与北齐脱不了干系!”

虞清欢道:“你准备让这位大师怎么帮你?”

长孙焘道:“他如果愿意出世,那肯定要去京城,至于如何让佛法深/入人心,用佛法拯救世人,那就是他们佛家弟子自己的事了。”

虞清欢躺平,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既然大师如此重要,那我们也是时候该准备解谜题了,大师被谜题困扰这么久,我们不急,大师可急着呢!”

第569章 暗夜里的庞然大物

长孙焘会意一笑:“我觉得我们心有灵犀,肯定想到同一处去了。”

虞清欢悄悄附到长孙焘耳边,道:“我是这样想的,你呢?”

长孙焘猛地搂住虞清欢的腰,把她往自己身上揽,让她趴在自己的身上,感受到身上的压力,那触感是如此的真实,让人踏实又安心:“知我者,吾妻晏晏也。”

眼前这个男人,正值男人最好的年纪,有时候索取无度,虞清欢是有些害怕的,她担心情到深处,这个男人又想做些不该做的事,连忙从他身上弹起来,拎着竹筒就跑了。

长孙焘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哈哈大笑,像是刚恶作剧得逞的孩子,眉宇间尽是飞扬的神色。

接着,他的笑容又隐没在脸上——陆判的事,在他确认之后,总要告诉晏晏的,有时候痛苦来得早一些,就越早能找到克服和战胜痛苦的方法。

但一想到晏晏伤心成小哭包,他的心就像被千军万马碾过一般难受。

晚上,虞清欢又就地取材,用野菜做了一种不知名的饼,同样的美味可口,让长孙焘和僧人都吃得停不下来。

僧人留他们寄宿,拾掇出一小间禅房供二人居住,等到星罗棋布之时,虞清欢开始动手制作陷阱。

夜半十分,后院传来些许声响。

“来了。”虞清欢打开门,提了一盏灯出来,只见那畦寸草不生的空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身影。

黑暗中传来咀嚼声,在静谧的夜里略显诡异。

长孙焘拿了件披风,搭在她的身上,与她一同看向黑影,直到咀嚼声停止,他们才提着灯往黑影处走去。

僧人也听到了动静,出来查看,虞清欢指着黑影告诉他:“大师,我们已经找到五口之家十五日的口粮了。”

僧人拿了个灯笼,凑近一看,原来那空地上,躺着一头大野猪,野猪的嘴上还沾着野果的碎块。

“这……”僧人一时无话可说。

虞清欢道:“这头野猪重达百斤,足够一个五口之家食用许久了。您的师父只说要您在这空地上找到食物,但却没有规定,非要这块空地长出来的才算,他也没有规定,必须得素菜才行。”

顿了顿,虞清欢继续道:“您的师父是一位很伟大的人,他真正领略到佛法的精髓。”

僧人望着虞清欢,一脸疑惑。

长孙焘接道:“佛说众生皆苦,所以想用佛法泽被苍生,拯救世人。但却没有哪一条经法,把拯救苍生局限于一个途经和方法上,正如令师给您留下的谜题。”

“若是您局限于一条路,那么仅仅只是在这几丈宽的土地,无论如何也长不出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出家人茹素,但素菜却不能填饱百姓的肚子,出家人不能杀生,也不沾荤腥,可偏偏那些东西却是苍生必要的。”

“在我看来,佛只是教弟子爱世人,并没有教弟子把佛家的东西,强加于不需要的人身上,也也没有要求弟子帮助的人就要服从佛家的一切。”

“世人有欲/望,所以才苦,但消灭欲/望并不能让世人幸福。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才能让他们得到幸福。”

僧人默然,虞清欢又道:“想必您的师父是想告诉您,佛法存于世间,佛法无处不在。”

僧人默然许久,最后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罢了罢了,败给你们了。”

僧人的认输,并不代表虞清欢和长孙焘的做法有多高明,依僧人的智慧,他不可能想不到这样的做法。

他所赞同的,所认可的,不是这因为贪嘴而闯入古刹的这头野猪,而是虞清欢和长孙焘的那番话。

这个世间,充斥着七情六欲,人生八苦,佛法太善了,它普度不了众生,也拯救不了受苦的人,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不是自以为是靠思想意念就成,而是要靠行动。

只要在不伤天害理的情况下达到目的,方法哪有好坏之分,想必僧人的师父就是担心他太太过拘于佛家教义,太过迂腐,所以才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去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