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叔宠我入骨(276)+番外

作者:十四晏 阅读记录

江小姐的手伤成这样,不能学琴的她,坐在位置上,恶狠狠地盯着原鸢,唇角还泛着冷笑。

原鸢坐在位置上默默地弹琴,她的琴声很平静,亦如她的表情一般,只是弹到高昂的部分时,会少少地透出些许不甘来,最后,当她的琴弦铿然断了时,江家的人和原鸢的生母来了。

江夫人是江太傅的正室嫡妻,而原鸢的母亲,仅仅只是个不得脸的妾室,一个珠光宝气威仪天成,一个畏畏缩缩卑微怯弱。

两两相较,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江夫人往那一坐,不怒自威:“夫子,我的女儿在女学里伤成这样,总得给个交代吧?”

琴夫子对江夫人还带着笑意,但看向原鸢生母的时候,脸色登时就变了:“姨娘,江小姐的那双手是你的女儿伤的,这个交代,也要由你给江小姐才成。”

原鸢生母眼眶很快就红了,她低着头,也不敢言语。

原鸢很委屈,把袖子掀起来,露出上面纵横交错的淤青:“夫子,这些可都是江小姐打的,学生自入女学以来,没有一天不被她欺凌。”

夫子没有接话,江夫人沉默了一会儿,疾言厉色地道:“满口胡言!一点教养都没有,还挺会说的!”

“你要看伤是吗?”江夫人拿起江小姐的手晃了晃,“谁没有伤呢?!”

说着,江夫人扭头看向夫子:“医药费我们也不稀罕,夫子让她磕头道歉,这事也就算了,要是她不愿意,还请夫子禀明太后,由太后主持公道!不过我认为,夫子也不想劳动太后她老人家吧?”

原鸢生母低头一个劲地流泪,咬紧下唇就是不肯松口道歉,原鸢见娘亲这个样子,泪盈于睫:“夫子,凭什么是我道歉?”

“世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琴夫子冷笑,“你道个歉就能解决的事情,何必要这么固执,难道你要你的姨娘陪你在大庭广众丢脸么?你说是不是?”

原鸢咬了咬唇,看了看得意洋洋的江氏母女,又看了看她的娘亲,接着慢慢地擦了一下眼泪,正要开口,便被虞清欢抢话过去:“江小姐的手,是本王妃弄伤的。”

第248章 最喜欢你这吞粪的表情

这句话,虽然说得平淡无奇,但估计比屎还要臭,不管是江氏母女还是琴夫子,都一脸被大粪熏了的表情。

江夫人和琴夫子,多少还能克制,但江小姐登时就炸毛了:“是你,是你害的我?”

虞清欢抖了抖袖子,闲闲地道:“江小姐,方才本王妃听江夫人指责别人没教养,那想必你一定是很有教养的了,但说起话来怎的那么难听?你说本王妃害你?还真是不会用词,本王妃分明是在教训你,怎的成了害你?”

“教训我?”江小姐晃动着两只手,声嘶力竭地道,“我的手都成这样了,你还说你不是害我?!”

虞清欢没有搭话,给了江小姐一个看白痴的眼神。

江小姐气得火冒三丈,如同一只炸了毛的老母鸡。

江夫人也气不打一处来,态度委实不友善:“淇王妃,不知小女犯了什么错,还劳烦您亲自动手教训?”

虞清欢幽幽笑道:“江夫人,本王妃还是不要说了吧,免得吓到你。”

江夫人冷哼一声:“淇王妃,妾身觉得凡事都得说出个一二三四,怎能轻易就蒙混过去?若是犯下弥天大错,打两句哈哈就揭过,那对坏人不是太宽容了么?”

虞清欢微笑着,看向一旁尴尴尬尬的琴夫子,道:“琴夫子如此深明大义,不若您来告诉江夫人,江小姐到底犯了什么弥天大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琴夫子身上,琴夫子显得十分为难,但虞清欢并不准备这么轻易就放过她,认真的凝着她,直到她发虚,紧张,忐忑。

最后,她道:“江夫人,昨日的确是令爱说错了话。”

瞧,这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真不配为人师表!

江夫人颇为恼怒:“淇王妃,不过是几句拌嘴,您却把小女的手伤成这样,恐怕不是为人之道吧?”

“江夫人这话才不像是人说的,”绿猗骂道,“语出如箭,恶语伤人不异于利刃剜心!谁知到了您这,您却把那些诛心的话说成拌嘴,那江小姐的手变成这样,你怎么不说是玩闹?”

“贱婢!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江夫人恼羞成怒,厉声骂道。

绿猗行了个礼:“多谢夫人教诲,奴婢出身卑贱,被您骂一声贱婢,奴婢倒是没什么,不过奴婢是王妃身边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江夫人对待奴婢尚且如此,不知是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缘故,所以才会纵出无法无天的女儿来。”

江夫人气得脸色铁青,暴跳如雷地道:“贱婢敢尔!你算什么东西,说话还敢句句带刺?!”

不怪江夫人如此嚣张,当朝一共有两位太傅,分别为德高望重的刘太傅,以及江夫人的夫君江太傅。

前者辅弼太子,教其帝王之策为君之道,匡正太子的言行,后者教导太子经史典籍,丰富他的学识。

虽然江太傅不比刘太傅更有地位,但也算是朝中位高衔虚官员,江夫人有这样的夫君,骄傲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和她虞清欢拼夫君,江夫人也太不自量力了。

虞清欢挑唇:“琴夫子,方才学生听您谈到品性问题,您觉得江夫人和江小姐是不是一个德行?是不是一样的惹人讨厌?在原小姐和江小姐矛盾中,夫子很快就能判断出孰是孰非,由此可见得夫子是裁定方面的高手,那么夫子就来判一判,究竟是态度恶劣言语嚣张的江夫人错了,还是恪守本分品行端正的学生不对,相信夫子能做到公正公允,学生能相信夫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