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少年心动的人,那唇边有着一对迷人小酒窝的姑娘,早已成为他的长辈。
一时之间,他怅然若失。
这本该是他的家,他栖身的地方,可他却片刻都不想停留。
于是他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便带着长随,漫无目的地在京城的街头闲逛。
不知是不是错觉,此去经年,这玉京城的街头,仿佛比从前要热闹许多。
熙熙攘攘的人群,洋溢着安居乐业的笑容。
他知晓,那是皇叔的功劳。
他本该如这些人一般高兴,可他却融入不进这一派祥和之中。
“大哥!你在这里!”
忽然间,他听到呼唤声。
回过头,是他曾经的生死仇人,血缘关系上的二弟,正惊喜地望着他。
说实在的,他有些不习惯。
于是他笑了笑,敷衍开口:“二弟,你怎么在这里?”
问出口后,他才发现,二弟此时已丢了那九五之位,和他一样成为闲散亲王。
长孙策笑容满面地走上来:“知道你回来,原本去慎王府找你,下人说你不在,于是只好打道回府,没想到却能遇到你。”
面对兄弟的热情,长孙翊十分不习惯。
他默了默,不自在地开口:“该是我请你来府上小聚,反倒是让你去寻我。”
长孙策走过来,搭上他的肩膀:“走,你我兄弟二人分别已久,去好好地喝一杯。”
长孙翊下意识拒绝,却还是止住了到嘴边的话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兄弟起了嫌隙,再也不像儿时那般亲密无间了。
经过了那么多年的生死相杀,此时的他们,还能回到从前么?
长孙策自然知晓兄长的心思,他依旧搭着长孙翊的肩膀:“我成亲那会儿,大哥你都不在场,今日无论如何,大哥也要赏脸,喝上我的一顿酒,就当是对我和灵儿的祝福。”
长孙翊闻言,自然没有任何拒绝的道理。
他笑了笑,跟随二弟一同前往酒馆。
一顿酒,二弟喝得十分尽兴,可他却心事重重。
借着酒意,他这般问:“二弟,当年我们是生死仇人,现在你怎么,你怎么肯放下仇恨,与我在这把酒言欢?”
长孙策给他斟满酒,而后说道:“大哥你人在外边,可能有所不知,皇叔和皇婶他们,但凡遇到一点喜事,都会聚在一起。”
“自从我娶了灵灵之后,便也加入了他们。从那时候我才发现,天子之尊,泼天富贵,都不及亲友相聚,欢声笑语。”
“你我也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为了那个位置不择手段,几乎众叛亲离,现在回头看看,恍如隔世一般?”
“我们当然可以记住曾经的过往,始终仇视彼此,也可以放下,如同民间平凡的兄弟那样兄友弟恭。”
“既然有得选,我们何不珍惜这一世的兄弟缘分,等来世兴许再也遇不上彼此了。”
长孙翊默默地听着这番肺腑之言。
过了许久,许久,他挑唇:“是啊,是仇是亲,都只有这一世的缘分。”
长孙策举杯:“弟弟满饮此杯,为大哥接风洗尘。”
长孙翊也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他看着眼前的亲人,心底有一处空缺,仿佛被填满了。
只要这世间有人依旧在意他,他就算不得孑然一身。
只要他愿意接受,也可以开启新的生活。
不是么?
而一直在暗中观察的蓝灵灵,却皱起了眉头。
第1954章 李元x原鸢,互诉衷肠
与此同时。
李元刚出宫,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
抬轿子的轿夫脚底都快蹭出烟了,他还嫌慢,于是干脆下了轿子,靠那双在西戎锻炼过的腿,飞速往家里赶。
李大人夫妇领着原鸢等在花厅,早已望眼欲穿。
三人盯着影壁看,看得眼睛都花了,也不见回来。
李大人出言安慰:“夫人,元儿刚回来,自是要在陛下面前述职的,不着急,等陛下和元儿谈完话,就会放他回来。”
李夫人转头安抚原鸢:“闺女,咱不着急哈。”
话音刚落,便听得一串急促的脚步声。
“父亲,母亲!阿鸢!我回来了!”
几人闻声望去,惊喜起身的同时,一名晒得黢黑的男子,气喘吁吁地站在花厅门口。
风沙早已使得他肌肤黝黑粗粝,漫长的路途叫他风尘仆仆。
这与从前相比,那么大的成长变化。
三人为此感到欣慰的同时,却是心疼得难以呼吸。
高夫人未语泪先流:“元儿……”
高大人眼眶微红:“孩子……”
原鸢没有出声,但却捂住了唇。
李元一撩衣摆跪下:“儿子西戎一行,别离父亲母亲多时,如今归家,特向父亲母亲请罪。”
李大人和李夫人同时弯腰将他扶起:“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家三口,紧紧相拥。
忽然一只手伸过去,把原鸢给抓了过来。
李元抱住父母的强壮手臂,也拥过原鸢。
久久过后,几人这才松开。
李大人开口:“我儿西戎一行如何?可否与为父说说?”
李夫人不悦地嗔道:“什么时候说不行?非得急于这一时么?”
说完,她看向原鸢:“先带元儿去换身衣裳,等会儿一起用晚饭。”
言下之意,就是让两人好好聚一聚。
李大人会意:“闺女,去吧。”
原鸢向两老行过礼,而后拉着李元走了。
刚走出花园,穿过回廊,李元便迫不及待地一把揽过原鸢,将她紧紧抱住,下巴埋/入她的颈窝,声音哽咽:“阿鸢,一别便是这么久,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