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陆明瑜意味深长地看着陈少游。
之所以选择绿猗做这个试探,一来是因为绿猗样貌的确出众,二来也是因为绿猗的身份十分恰当。
这个身份,足以令尚书夫人心动,而不担心绿猗会压过陈钦毓日后的妻子。
此外。
若陈少游是个见色起意的,那么他指不定会看上绿猗,而把晋怀公主抛之脑后。
若是陈少游是个想借女人身份发家致富,飞黄腾达的,那么他已经会坚持要晋怀公主。
若陈少游真的对晋怀公主情根深种,那么就算尚书夫人十分满意绿猗,就算尚书夫人不愿意他尚公主。
那么他兴许会排除万难,也要和晋怀公主在一起。
所以,陆明瑜再观察,观察这陈少游,究竟是哪一类人。
陈少游听闻陆明瑜的询问,恭恭敬敬地回答:“娘娘,晚生不敢胡言。”
陆明瑜道:“你只需说一句,好还是不好即可。”
陈少游十分从容地道:“自是很好。”
陆明瑜没有急着说话,她给身边的侍女使了个眼色。
不一会儿,有宫娥小跑着进来禀报:“娘娘,晋怀公主她……她又哭又闹,以死相要,说要是娘娘再不把她放出来,她就死给娘娘看。”
宫娥十分着急,像是竟忽略了陆明瑜的殿里还有客人。
等到她意识到身边有外人时,她连忙诚惶诚恐地跪下,脸上青白交错。
陆明瑜紧皱眉头,挥了挥手,宫娥立即战战兢兢地退下。
宫娥走后,陆明瑜的表情明显不悦。
但似乎碍于有客人在场,所以她一直在克制。
而这时,陈少游始终低垂着头,竟没有任何反应。
陆明瑜目光微闪,幽幽叹了口气:“这个晋怀也忒不懂事了,一国公主跟个泼妇一样,让夫人见笑了。”
尚书夫人连忙道:“不敢不敢,娘娘说的哪里话。”
陆明瑜道:“这事还望夫人听了就过去了,本宫不想别人知晓她这副样子。”
虽然这么说,陆明瑜的语气和表情,却透着浓浓的不耐。
绿猗柔声劝道:“姐姐莫要置气,当心身子。晋怀公主也只是小孩子心性罢了,还望姐姐宽恕她这一回,等到她冷静下来,再好好与她讲道理便是。”
陆明瑜叹了口气:“要是晋怀能有你这么善解人意就好了。”
绿猗没有言语,柔顺乖巧地站在一旁。
可陆明瑜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却透着温柔与疼爱。
这一幕都被陈夫人看在眼里。
陆明瑜见陈少游始终无动于衷,便继续添一把火:“三公子,你若觉得舍妹不错,本宫这就把她的庚帖给你,如何?”
第1614章 绿猗的计划与三公子的态度
陈少游没有直接应陆明瑜的问话。
他征询地看向嫡母,顺从地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晚生不敢自作主张。”
陆明瑜笑了笑,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尚书夫人也是一块混迹于贵妇圈多年的老姜,因为适才宫娥前来禀报晋怀公主的事情这个插曲,她直觉里面一定有着什么原因。
于是她观察了一下庶子的反应,再悄悄看了眼凤座上的新后,接过庶子抛过来的球时,她这般回应:
“多谢娘娘爱重,只是三郎没有功名在身,怕是委屈了绿猗小姐。”
尽管她十分中意绿猗,心里满意得不得了。
但她的回答,并没有表露她的急切。
她想着,若是皇后真的替义妹说项,那么必然会顺着她的话说,绿猗小姐不在意三郎庶子的出身。
但若是皇后娘娘没有那个意思,那么接下来就会顺水推船,把她的话当成婉拒。
陆明瑜听到这样的回答,饶有兴致地看了尚书夫人一眼,随后道:“竟是本宫着急了,理应让两人多一些了解,才提这件事。”
尚书夫人闻言,长长舒了口气。
她心想,果然是押对了。
若是她一口应下,指不定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变故。
于是她笑着应声:“娘娘为两个孩子着想,臣妇感激不尽。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臣妇希望他们的缘分,不仅于此。”
陆明瑜含笑:“陈夫人所言极是,今日算是给二人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互相认识,更为长久的事情,日后再论也不迟。”
说话间,陆明瑜看向绿猗:“三公子难得入宫一趟,御花园景致正好,不若你带他逛逛如何?”
绿猗盈盈行礼,随后含羞带怯地看向陈少游:“公子,请。”
陈少游没有拒绝,冲绿猗行了个礼,随即便与绿猗一同离开了。
只剩下尚书夫人,陆明瑜并没有谈及其他,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尚书夫人闲聊。
从陆明瑜的态度之中,尚书夫人倍感蹊跷,但她也是将满心疑虑咽下肚,耐心地陪着陆明瑜。
另一边。
绿猗落落大方,带着陈少游参观这御花园之中的景致。
她向陈少游慢条斯理地介绍着,她文雅的谈吐,与不俗的气质,令这场谈话变得轻松愉快。
陈少游对她的陪伴,没有表露出任何不自然的地方,反而如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那般,回应着身侧的姑娘。
他说:“绿猗小姐博学多才,晚生佩服。”
绿猗掩唇笑道:“其实我以前不识得字,阿姐心疼我,把我待在身边时,便教我读书识字,所以我才略通文墨,让公子见笑了。”
陈少游十分诧异:“竟是娘娘亲自教你识字?”
绿猗颔首:“是的,娘娘宅心仁厚,不嫌弃我的出身,把我当作亲姐妹对待,这份恩情此生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