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叔宠我入骨(1770)+番外

作者:十四晏 阅读记录

卢公公垂首不语。

元武帝继续道:“召见就不必了,朕想要静养。不过朕在中秋家宴遇刺,醒来便已隆冬,她们都是世家娇养的女子,少不了受到惊吓。”

“等会儿你去库房里挑些珠宝,给她们几人送去,权当是给她们这些时日担惊受怕的抚慰。”

换作以往,卢公公早就乐疯了。

国祚子嗣与江山社稷并重,娘娘们入宫不止是为了伺候陛下,还要为陛下开枝散叶。

一国之君,便应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如有钟爱的,适当偏宠也并无不可。

最重要的是,留几分心思在后宫,这才能确保瓜瓞延绵。

可现在,卢公公却高兴不起来。

陛下一直以来,都不与这四妃有任何交集,并且还为这四妃安排了后路,这样做都是为了灵灵姑娘。

如今陛下忽然念及安慰四妃,指不定让早已不抱任何希望的娘娘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到时候陛下若是记起灵灵姑娘的时候,与这四妃有牵扯,该如何是好?

思及此处,卢公公很快就想到搪塞的理由:“陛下,如今后宫是贵太妃在打理,奴才会和贵太妃说。”

元武帝眉头轻蹙:“贵太妃?怎么回事?”

卢公公解释:“自太后娘娘驾鹤西去,后宫一直没有个主事的人,这次陛下出事,无人主理的劣势便暴露出来了。”

“于是太叔妃在捋顺宫中的庶务后,请贵太妃帮忙打理。原是想请其中一位娘娘主理的,但如今后位空悬,太叔妃也是担心让人生出不该有的揣测,所以才会选贵太妃。”

元武帝一听是陆明瑜的安排,便没有再说什么。

在他看来,如今大秦没有太后和皇后,由太叔妃来安排,并无不妥。

最后,元武帝淡声说了一句:“你看着安排吧。”

他走到窗前,伸手推开窗户,看着窗外的银装素裹的雪色出神。

此时的他,记忆中早已没有任何关于蓝灵灵的事,就像这个人从未在他生命中/出现一样。

第1509章 喜欢吃甜食的她,是谁?

元武帝下意识地想要去上朝,随即看了看身上的常服,才想起朝中有皇叔主理,不需要他操心。

因为肚子实在太饿,便又让卢公公去催一催御膳房,整座御膳房仓促准备,没多久便把早膳端了上来。

一桌子的早膳,全是软糯香甜吃食。

元武帝很自然地端起一碗瘦肉粥,一口送入嘴里,他看着满桌子的甜食糕点,一时怔忪。

“卢幸,怎么准备了这么多?朕是要给谁吃么?”

卢公公正愁为难,外面的小内侍前来禀报:“陛下,四位娘娘听说您醒过来了,前来探望,如今正在殿外等候。”

元武帝四妃,贵淑贤德。

贵妃出自元武帝母亲的后族,正是当初差点成为淇王侧妃的萧眉若。

不过因为萧眉若参与了蒸蓝灵灵一事,被元武帝一怒之下打入冷宫。

后来太后和玉贞公主双双离世,元武帝为了安抚母亲的后族,又把她从冷宫拎出来,不过从未理会就是了。

贵妃之下,是淑妃。

淑妃是先太子太傅的嫡孙女,虽然刘太傅曾因先太子之事被牵连,但刘太傅一族满门清贵,淑妃入宫,也代表着元武帝对刘太傅一家的起复。

因为朝中不能尽是新贵,需得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镇着,这样才能彰显皇帝的仁德,同时也告诉外人,只要安分守己,不急功近利剑走偏锋,七老八十仍旧可以活跃在朝堂上。

淑妃之下,是贤妃。

贤妃同样姓刘,乃是戍守归雁城的抚远大将军刘孝杰之女。

贤妃入宫,是元武帝对刘孝杰的嘉奖,也是元武帝对刘孝杰的牵制。

贤妃之下,还有德妃。

德妃乃是刑部尚书李大人的侄女,也是李元的堂妹,出自李家。

因为李大人在扬州赈灾方面政绩卓越,元武帝纳李家女为贤妃,也是在抬举李家。

这便是元武帝后宫中的几位妃子。

元武帝眉头很自然地皱起:“告诉她们,朕没事,天寒地冻的,叫她们回吧!”

可很快元武帝又改变了主意。

满桌子的东西,他可不想浪费了。

于是他开口叫住正轻手轻脚退下的小内侍:“罢了,大早上的,想必她们也没有用早膳,让她们进来,随朕一起用膳吧,可别浪费了。”

卢公公大吃一惊,布菜的手不由得抖了起来,但却没有任何阻拦的理由,只得假意随口说一句。

“陛下以往从未与娘娘们用过早膳,这可是先例。”

元武帝看了另外的桌子一眼:“把这些甜的都端过去,让她们在那张桌子用膳,朕担心病气过给她们。”

卢公公如释重负,小心翼翼地把一盘盘甜食端过去。

关于蓝灵灵的事情,太叔夫妇是下了严令的。

太叔妃直接下了一条严令,禁止后宫中任何人提及蓝灵灵;而太叔殿下负责前朝,同样把蓝灵灵的名字变成禁忌。

卢公公不担心几位娘娘会口不择言,却担心陛下和娘娘们纠缠不清。

他不确定陛下是否还会记起灵灵姑娘,但却不希望陛下在这个时候与几位娘娘牵扯,以免到时候万一记起了往事,后宫的事却扯不清楚。

见陛下并不想与娘娘们牵扯,他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不少。

很快的,四位容颜清丽的娘娘一同联袂而来,每一位都穿得很素淡,可见她们的贴心,并没有在元武帝刚刚病愈时,穿得花枝招展给元武帝找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