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武帝说完,甩手拂袖离去。
那些被刘太傅撺掇的人,吓得满头大汗,同时也对刘太傅充满怨怼。
众人看刘太傅的眼神,几乎能将刘太傅烧出一个洞。
风先生袖手叹了一声:“我说老刘啊,你这是何必呢?大秦江山后继有人,你非要让陛下赶紧与后妃诞育子嗣做什么?”
“要是陛下生出一个小皇子,难道你还想奏请陛下把太叔殿下废了,立小皇子不成?”
刘太傅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他觉得十分委屈:“风相,这话可不能随便说,我可担不起!”
风先生笑了:“本官说的,那都是委婉的了,说重一点就是你有私心,想让自己的孙女给陛下留后,你想做什么呀?”
刘太傅悚然一惊:“风相明鉴,我没有任何这样的想法,我也只是希望陛下能有个孩子,这样才不至于膝下寂寞。”
风先生耸耸肩:“你说自己没有这个想法本官信,可别人不这么想,此事传出去,没的还以为你们对太叔殿下心有不满,所以才逼着陛下生呢。”
“这次你们挨陛下教训,本官觉得你们活该,这么一些小事都没想清楚,张口就来,陛下不生气就怪了!”
那些即将被考察的官员立即围过来,拱手请教:“还请风相赐教!”
风先生压低声音:“陛下如此反应,也是顾及太叔殿下,他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心目中的储位只有太叔殿下一人,所以不会与后妃诞育子嗣。”
“再者,陛下的身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陛下说得没错,你们就是强人所难,要是陛下因此有个好歹,你们谁负责?”
“依本官看,你们就别动歪心思了,赶紧准备好应付本官的考察,本官为人你们也是知道的,向来实事求是,你们好自为之吧……”
说完,风先生背着手走出金銮殿,留下一众官员不知所措。
众人见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自然把所有的怒气撒在刘太傅身上。
刘太傅忍受着众人的怒火,心底不由犯起了嘀咕:“正如风相所说,这种事本来就不该提,如此清晰明了的问题,他怎么就一时糊涂呢?”
他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似乎这一切的起源,都是从收了孙女的信开始。
第1368章 该换一把刀了
承明殿。
长孙焘望着元武帝眼下的黧黑,忍不住笑了起来:“臣听说昨夜冷宫闹鬼,不仅有鬼魂交谈的声音,而且还有鬼火亮起,相当瘆人。”
元武帝又打了个哈欠:“皇叔,要朕说,这事还得怪你,没事和皇婶少爬屋顶,省得教坏了灵灵。”
“你不知道,那冷宫阴深恐怖也就罢了,关键是蚊子还多,叮得朕浑身是包。”
长孙焘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昨夜冷宫闹的不是鬼,是陛下和灵灵姑娘呀?”
元武帝叹了口气:“唉,别提了,这幽会的确有几分甜蜜,但是喂了一晚的蚊子,只为了盯着头上那几颗星星,也是无趣。”
“不过那小老鼠高兴就好,平日也没怎么陪她,朕这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长孙焘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把一封信递到元武帝面前:“陛下,您看看臣偶然到手的信。”
元武帝展开一看,目光刚扫了几眼,随即把信拍在桌子上:“这淑妃,的确是个人物,刘太傅那么古板的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没脑子的媒婆,可见她的煽动之功不容小觑。”
长孙焘摇头:“如果这封信真出自她的手,那的的确确有几分本事。”
“陛下,你看这信不仅包含了说服刘太傅的内容,还顺理成章地把如何说服其他朝臣与刘太傅一起奏请的方法都写了进去。”
元武帝惊叹:“是啊,只怕刘太傅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做了这样的事情。”
长孙焘笑道:“但还得感谢刘太傅这么一闹,朝中的确该换一批人了,无论他们曾经政绩如何出众,如今发挥不了作用,那便该退位让贤。”
元武帝叹了口气:“朕想不通啊,皇叔,你说这些官员,许多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如今的位置,那些股肱之臣,谁没有过斐然的政绩?”
“怎么攀上高峰后,他们就失去了曾经的坚持呢?要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要么结党营私玩弄权术,要么老而昏聩糊里糊涂!”
长孙焘道:“这事,也不只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一把原本锋利的刀锈了,使刀的人也有责任。”
元武帝颔首:“所以,得经常磨刀呀,磨过之后的刀还能用,那便继续用,要是用不了,也只能换一把。”
长孙焘目光放到信上:“暂且还不确定淑妃的目的,究竟是她想要得宠,所以才撺掇刘太傅做了这么一出傻事,还是另有目的,目前尚未查清。”
元武帝双眼一眯:“淑妃身上,有几分白漪初的影子。”
“白漪初?”长孙焘一怔,随即笑了起来,“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元武帝端起茶盏猛喝一口,困意依旧很浓:“别忘了,朕以前可是被那女子眯得七荤八素的,她的事朕费了很大的心思去查过。”
长孙焘沉吟片刻,问:“陛下打算如何?”
元武帝掀起眼眸:“朕认为不该将这样的女人放在身边,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反咬一口。”
“朕会寻给由头,把她打发出宫,如若她安安分分,以后自会给她个合适的安排,如若有问题,自然也给她一个合适的安排。”长孙焘深吸一口气:“目前的心头大患,还是帝释天以及命师,总觉得他们要干一件大事情,但却又揣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