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焘道:“我猜测,这是阵中阵。”
蓝灵灵疑惑道:“怎么说?”
司马玄陌解释:“这个我懂,就是布阵的人为了保护这片地方不受影响,所以在阵法中又设置了一个阵法。”
谢韫道:“这说不通啊!出云并没有这种大鸟,它们在出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设阵的人应当不会特意布下阵中阵保护它们。”
南宫绥绥见他说得如此笃定,就知道他在来出云前有好好做过准备,心底不由五味杂陈。
他一定想回到自己出生的故乡吧?若是他就此留在出云,那么自己将何去何从?
陆明瑜回道:“或许,这阵法并不是用来保护这群鸟儿的,而是用来圈养它们的,这其中一定有阵法存在的目的。”
长孙焘起身,捡起一块石子掷出去,石子还未飞出多远,像是碰到了无形的壁障,猛地弹了回来。
他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多数都是阵法变化而出的幻境,我们所看到的沙漠,也并非真的如此广袤。”
陆明瑜道:“我猜想,这阵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启一个口子,目的就是放这群鸟儿出去觅食。”
蓝灵灵抱着脑袋:“那么这群大鸟的作用是什么?它们觅食的地方怎么会有如此诡异的一条河?河水怎么会突然冒出来,最后又怎么会突然变干?”
司马玄陌道:“如果阵法之中,各个场景互相牵制,互相影响,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这些奇特的现象。”
陆明瑜道:“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危险,只要我们耐心观察,一定能从其中找出阵中阵存在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兴许就能找到出口。”
长孙焘赞同道:“接下来,我们就从这群大鸟入手。”
第1218章 家国大义面前的抉择
静谧的夜,时有水声。
众人靠在泉边的石头上休息,司马玄陌抱着手守夜。
清亮的泉底,似有什么东西正在蠢蠢/欲动。
可仔细看去,却又什么都没有。
司马玄陌以为自己眼花,也没有多在意。
与此同时,不安的气氛笼罩着大秦与北齐的边境。
归雁城外,屠苏带领一小队人马,叩响了城门。
刘孝杰率兵迎战,刚整装待发,屠苏的人便跑了干净。
如此反反复复来了几次,直把刘孝杰搞得心浮气躁。
他问:“顾大人,你说这屠苏王子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打架他总叩关做什么?
顾怀珺语重心长地道:“他的目的,就是要乱将军的心智,而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刘孝杰很快就稳住心神,他叹气:“老夫真是越活越过去了,远没有顾大人镇定。”
顾怀珺道:“归雁城十数万俘虏就像压在头上的一把斧钺,将军压力大,下官能理解。”
刘孝杰摆摆手:“顾大人别安慰老夫,老夫并非主将之才,得良主指挥还能有几分作用,但若是靠自己,却是不行的。”
顾怀珺道:“将军过谦了,您是归雁城的守关大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陛下是信得过将军,才会让您镇守边疆。”
刘孝杰叹了口气,足见他内心的压力:“但愿老夫能不负重托。”
顾怀珺拧眉思索片刻,道:“将军,让屠苏如此扰关也不是个事,十数万俘虏并不都是安生的主,如果他们听闻风声,只怕会出乱子。”
刘孝杰认真地问道:“那么大人以为该如何?”
顾怀珺拱手,面容庄肃:“将军,请容许下官出城阻击屠苏。”
刘孝杰叉腰踱步,神色十分烦恼:“唉,屠苏这鼠辈,只带百十人就敢来关口闹/事,本将军正想灭了他!”
“但又不值当为了这一队乌合之众举兵,真是癞蛤蟆爬靴子上,不咬人它膈应人。”
顾怀珺道:“屠苏便是算准了我们不会轻举妄动,所以才敢如此猖狂。”
“只怕他还有调虎离山之意,目的就是把这城中的部分将士诓骗出去,好给让他逮着机会借俘虏生乱,还请将军准允下官带一百精兵前去阻止。”
刘孝杰神色凝重:“顾大人,既然他行的可能是调虎离山之计,为何还要去?”
顾怀珺道:“将军,下官不愿他动摇军心,更不愿意俘虏因为这种小事出任何问题。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举,没有更好的办法。”
刘孝杰道:“既然顾大人心意已决,本将军自会准允,只是顾大人一定要亲自前往么?可有更好的人选?”
顾怀珺道:“将军无需担心,下官刚收到京中的来信,中书令沈景言沈大人不日就会赶至归雁城。”
刘孝杰疑惑道:“中书令来归雁城做什么?”
顾怀珺解释道:“不知将军可曾听过三梦书生?”
刘孝杰颔首:“略有耳闻,听说是个不可多得的智囊人物。”
顾怀珺笑道:“这中书令,便是三梦书生。昔年中书令在外游学时,便化名三梦。”
刘孝杰震惊不已:“什么?”
顾怀珺道:“其余诸事,下官也不甚清楚,但中书令来归雁城,不仅代表着此处形势之危急,也代表着陛下对归雁城的重视,将军尽可相信中书令。”
刘孝杰也是个藏不住话的,他问道:“为何中书令赶来归雁城一事,本将军未曾接到任何消息?”
顾怀珺再次解释道:“下官的消息来源,是麒麟卫,自是要比其它的渠道快些,正式文书应当明日就到。”
刘孝杰摸了一把大胡子:“如此,你便去吧!万事小心。”
顾怀珺拱手:“下官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