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叔宠我入骨(1340)+番外

作者:十四晏 阅读记录

南宫恒自然是不愿意走,毕竟南宫绥绥的武功他是知道的。

但南宫绥绥的亲信又不是他儿子,不怕担忤逆不孝的罪名,直接就点了他的哑穴,拖着他走了。

他本就被南宫绥绥打得浑身是伤,手臂还流着血,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直接被揪住后领,如同破布似的被拖行。

苏氏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只觉得解气,但却不明白女儿为何这么做,于是她问道:“阿绥,你可是想借那几位的手,要了他的命?”

南宫绥绥摇头:“娘,在您没有与他和离时,他还不能死,我要让您干干净净地离开南宫家,是以江南苏氏的身份,而不是以南宫恒遗孀的身份。”

“让他去见我那几位兄长,其实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给他找点不痛快,他不是认为那几位才是他儿子么?那就让他好好看看那几位的真面目。”

苏氏有些担忧:“阿绥,那几位蠢,可他们的娘不蠢,这个时候杀了他,的确能多均摊一些资产,然而这样做是下下策。”

“那些姨娘们,只怕会保住南宫恒的命,等这阵风过去,他们才会动手,如此一来,他们不仅可以利用南宫恒对付你,还能博取一个好名声,倒是衬得你不像话了。”

南宫绥绥宽慰她道:“娘亲说的是一种情况,还有另一种情况,他们哄一哄,那混账就会被猪油蒙了心,心甘情愿地把自己那份给他们。”

苏氏蹙眉:“阿绥,既然你都知道,为何还要送他过去……”

南宫绥绥道:“娘亲,得那混账宠爱的,才会用这些个办法,因为不得宠爱的,这些办法完全没有意义。”

“但那混蛋又不止宠爱一个儿子,这些个儿子们争来争去,争不过的会怎样呢?”

苏氏笑了:“自然是恼羞成怒,接着鱼死网破。”

南宫绥绥颔首:“对,让他们闹吧!他们闹得越凶,我们这边才更消停。而我,只需要防着他们几人扭成一股绳,共同对付我即可。”

苏氏复又担心:“这也不是不可能,万一他们都以为你拿了大头,估计会联合起来对付你。”

南宫绥绥不以为意地道:“那就让他们拧成一股吧,到时候我好一网打尽。这个家,除了娘亲和祖父,我一个都不在乎。”

苏氏叹息一声:“这个家,的确没什么好留念的。”

事情真如南宫绥绥所想,那几个庶子先是百般讨好南宫恒,想拉南宫恒和他们站一伙,甚至为了达成目的,连生母死的消息都瞒住。

可儿子那么多,南宫恒总不能分成几份,自然是多疼哪个一点就偏向哪个。

争不过的急了,憋着坏地对付不用争就能轻松取胜的,才一日的功夫,几方势力斗得昏天暗地。

打着打着觉得争南宫恒一个不如多杀几个分的多,于是在这一夜之间,南宫恒接连失去几个儿子。

而他,也因此大受打击,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要不是南宫绥绥的人护着,他早死十次八次了。

莫说来给南宫绥绥找事,就连话都说不出来。

剩下几个又觉得再打下去难免两败俱伤,不如一致对外,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和几个叔公家的人斗得难舍难分,最后才把目光放在南宫绥绥身上。

可南宫绥绥在他们争来斗去时早有准备,还没等他们出手,便把他们直接捆起来,把穴道什么都点上,塞进粪坑里闻便思过。

于是,等到分家产那日,原本挤得满满当当的议事厅,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能活着坐在这里分银子的,除了南宫绥绥外,脸上都充满血腥的戾气。

这日,老太爷坐在主位上,看着昔日鼎盛的家族,如今只剩下这么些人,心里不是滋味。

他轻轻咳了几声,唇角溢出了些许鲜血,可他并不在意,默默地等着知州上门。

过了一会儿,他开口打破仿佛凝滞了的气氛。

“昔日人多,大冬天的也觉得热热闹闹,如今人变少了,阳春三月却寒如秋日。”

众人没有开口,怎么回答他?总不能说议事厅这么冷清,都有他们的几分功劳吧?

于是,议事厅又陷入了沉默。

老太爷不再开口,将手靠在茶几上闭眼假寐。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去,知州姗姗来迟。

第1148章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老太爷起身,带着众人向知州行礼。

知州是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人,笑起来脸圆圆的,说话也十分和气:“哎哟,南宫老爷,真是对不住了。本官适才在来的路上,顺道看了一下玉粟的生长情况,这才迟了。”

老太爷迎他坐下:“民以食为天,这玉粟可是能填饱百姓肚子的好东西,大人心系万民,出门一趟还时刻惦记着观察玉粟的长势,这可是雍州百姓的福气。”

知州笑道:“南宫老爷折煞本官了,如今百姓能有着填饱肚子的好东西,可与本官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全仰仗了将种子带回大秦的董家老爷和我们爱民如子的陛下,当然还有大力推行玉粟种植的太叔殿下。”

老太爷附和道:“陛下登基之后,重用太叔殿下、风相、越国公以及荥阳王等人,大力推行新的农桑制度。”

“只怕用不了几年,大秦便能物阜民丰,人人能吃饱穿暖,不用再过忍饥挨饿的肚子了。”

知州大人抖了抖袖子,端起下仆为他奉上的茶水,笑着接道:“本官就喜欢南宫老爷这胸襟,你们南宫家很大一部分的盈利都靠铁矿。”

“可自从朝廷免费推行张大人设计的农具后,南宫家的生意都不比从前了,然而南宫老爷却没有着急上火,这可是一般小商贾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