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枷锁和盛筵之间(50)

作者:Monrina 阅读记录

一开始他们只是狼狈,在镜头里勉强可以说是战陨美人,到后面真的是鼻青脸肿。

骆绎嘴里塞着棉花说台词。

巫雨清眼皮上也贴了东西,在夏天挺捂的。

小杏右眼被打伤,只能用一只眼睛看人。

逼问和虐打的桥段算是全片的高潮,直白的暴力,没有所谓美学,就是血和疼痛。

没用替身,巫雨清被人揪着头发在地上拖。

“他们在KTV里说什么了?”

“那批货在哪?”

“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小杏用手按着头皮,她哭出来,“我什么都不知道。”

玻璃店老板躺在地上没动静,不知道是晕过去了还是被打死了。

“他……他只是送我去火车站,他什么都不知道,真的!你们放过我们吧。”

她一直再说求饶的话。

“所以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那你们跑什么?躲什么?”

这种戏真的很消耗人,人哭太久喊太久会感到缺氧,头晕。

这部电影是按时间顺序拍摄的,演员的情绪层层递进,巫雨清的状态到了极点。

镜头里的她没有一点女明星的样子,不会有人把这个凄惨的女孩和巫雨清联系在一起。

巫雨清原本计划拍完戏就去旅游,当她真的拍完,一点出去玩的想法都没有。

她只想回家。

不是妈妈家的别墅,也不是宗政航的别墅,是她住了11年的家。

她要缓缓。

——

宗政航理所当然地跟着她来到了这个屋子。

他第一次送她回家就是把她送到这个小区。

小时工打扫好后,他在屋子里转了一下,想象她的童年,接着在书房找到了她的相册。

他看到了她小时候的样子。

肉墩墩的小婴儿,蛋糕吃一脸的小女孩上了幼儿园学会摆poss,额头点了红点冲镜头笑,少儿拉丁舞比赛……

许多照片,几乎一年一本相册,这还只是父母拍的。她的艺术照也有三四本。

百天、五岁、七岁、十岁。

然后戛然而止。

也许是再也没拍,也许是拍了但是放在后爸的房子里。

巫雨清从晚上8点睡到早上7点,睡饱后神清气爽。

她躺床上找手机,从枕头下拿出来的却是宗政航的手机,按亮屏幕想看下时间,结果看见了她小时候的照片。

他的锁屏壁纸是一个吃苹果的红毛衣小女孩。

小学一年级的巫雨清。

第35章 游不出他掌心

“哎,你的发圈呢?”

推杯换盏间,邻座的一个男生注意到宗政航手腕上的发圈不见了。

中学就有男生谈恋爱了手腕上戴发圈的说法。

宗政航高二戴了之后就没摘下来过。

而且他还不是那种常年戴同一个的那种,每周都换一个不一样的发圈,上大学后更是天天换。

他们这群人见到巫雨清之前对她的印象就是这女孩的发圈真多。

宗政航一开始戴发圈,确实是为了明示自己已脱单,赶个时髦戴个新鲜。

后来有次巫雨清找不到绑头发的皮筋,看到宗政航手上有,嘀咕一句“我的皮筋怎么在你这”薅下来征用了。

从此宗政航悟到,脱单男士戴这玩意儿是有实际效用的。

尤其是同居后,家里随处可见她的发圈,但她要戴的时候永远找不到,这时候宗政航手上发圈就有用武之地了。

“她剪短发了。”宗政航回答朋友。

回京城后这种问题他听到不下五次,旁侧敲击他是不是分手了。

其实是宗政航自己心眼儿多看谁都是人精,当然,也不能排除五次里有三次是真的打探。可更主要的是宗政航已经把发圈变成了个人特色。

他打球都会专门戴和球衣同色系的皮筋。

那个红格子的猪大肠发圈劝退多少想给他送水的学姐学妹。

穿正装的时候不好戴这种张扬的发圈,他就戴那种很低调的黑色细皮筋。

皮筋他如所愿低调地缩在袖子里,但他没注意皮筋上的塑料小菠萝刚好卡在袖口,让他超越年龄的成熟回到应有的位置。

朋友的询问让他想起巫雨清。

宗政航觉得巫雨清长发更好看。

但巫雨清的粉丝没有说一句关于短发的不是。

在网上说她是用长发换匕首的美人鱼。

宗政航不由感叹世界上最会拍马屁的就是明星的粉丝。

还有粉丝给巫雨清送名牌包,快递寄到经纪公司,附言是短发很漂亮、电影杀青快乐。

从出道开始,巫雨清就收到粉丝寄来的大大小小的东西。信、花、玩偶,这些还好,后来开始有大款成为粉丝,送昂贵的礼物给她。

这种礼物让巫雨清从出道到现在的大眼置顶都是:“喜欢我无需破费送礼或者狂买代言产品。希望我能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如果想为我做点什么,可以提升自己,可以做公益。让爱有价值,让世界更美好。”

配图是她公益捐款的截图。

这个置顶每个月都更新编辑,因为她要换上最新的捐款截图。

巫雨清没参加什么慈善基金会,就是在支付宝或者淘宝上捐款。没有固定的捐款日期和捐款数额,有时候捐几千时候捐一百,她也不觉得这种截图发出去丢人。

经纪人和巫雨清讨论过这个置顶会不会影响她以后的代言,虽然会圈一波路人缘,但粉丝购买力不强可能导致接不到好商务。

巫雨清说现在国家没管粉丝盲目消费不代表未来不管,而一个艺人的口碑不靠粉丝靠作品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