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夫人眼睛一眯,兀自向内走去。
韩夫人心中有个不好的预感,她想拉住郑夫人,谁知郑夫人走的极快。
她只能跟着郑夫人一同进去。
骊珠紧随而去。
林中隐藏之人好像知道有人来了,干脆往反方向跑去。
“站住!”郑夫人大声喝斥道。
两人跑的更快了,郑夫人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
郑夫人还想追上去,却被韩夫人紧紧拉住。
“别追了……”
郑夫人满脸泪水,“大姐,你看出他们是谁了,对不对?”
韩夫人看似平静,但眼中尽是悲伤与绝望。
“看不看得清又怎样呢?”
“我想看清啊!我当了睁眼瞎几十年,我今日……今日想看个明白!”
韩夫人小声呜咽着,“看清了又如何?这日子,还不是照样得过吗?何必将最后的脸皮都撕破。”
郑夫人冷静下来,但是心已经成为寒冰。
“成婚数十载,夫君与我琴瑟和鸣,他也甚少纳妾。我以为他是喜欢我……呵呵……”
韩夫人默然,她甚至比不上郑夫人,因为纪长风,她的夫君甚少给她笑脸。
她以为他天生就不爱笑……
这么多年,她也接受了。
可方才她看见了什么?她的夫君和弟弟……
她心中的复杂,甚至不能用言语来诉说,可她的痛苦与迷茫也一点都不比郑夫人要少!
良久,郑夫人苦笑道:“回吧,寺庙到底是佛家净地,别再丢人现眼了。”
两人转身回去,注意到骊珠已经离去。
“那对小夫妻呢?”
下人传达道:“他们已经离去了,那位夫人说今日之事她会守口如瓶,请夫人们放心。”
韩夫人听后,道:“那位夫人心善,约莫是不想看咱们的热闹和难堪……”
“我也要多谢她,若不是她戳穿了这些荒唐事,我们不知何时才能发觉。”
第91章
几日后,骊珠再次来到回春馆。
太后说起了上次那赘婿吃绝户的后续。
“那位妇人回去后将事情原委告诉了她的父母,次日在赘婿熬药时将他抓了个正着!”
“然后呢?”
“然后那家老爷将赘婿打了个半死,接着将他送到官府,官府判他二十大板,并服徭役十五年。”
骊珠听完这赘婿的结局,点了点头。
太后又说起清溪县上一桩热闹事。
“咳咳,这几日不知从哪儿传出来的话,说是有两户姻亲人家,两家的公子皆有龙阳之好,竟然搞在了一起!”
嗯?
这瓜怎么这么熟悉?
不会就是……
“是哪两家?”
太后想了想,道:“好像是主簿郑家和开了粮铺的韩家。”
骊珠差点被呛到。
到底还是传出来了!
她可真是什么都没说啊!
太后拍了拍骊珠的后背,“怎么忽然咳嗽了?”
“哦,没事,就是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您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太后目光炯炯。“听说,那日郑韩两家阖家去了寒山寺拜佛,两家夫人在堂中祈愿念经,却久不见儿子夫君,便去后山寻找,谁知竟看到两位公子衣衫不整……”
骊珠讶然,没想到事情传的有鼻子有眼。
她没说出去,李晟渊更不会说,至于随行的宫人侍卫,他们更不会传出去了。
看来是郑韩两家没能让家中的下人守住嘴巴……
“两人不仅都是男子而且还是有血缘的兄弟……最近镇上的人都在议论此事。”
“郑韩两家作何反应?”骊珠问道。
“两家夫人正为儿子议亲,郑家好一些,主簿虽不是正经官职,好歹和权沾边儿,就算有些不好的传言,商户们也愿意将女儿嫁过来,昨日郑夫人已经定了亲。”
“这么快?”
太后点头,又道:“韩家好像也看中了一村户的女儿,过几日估计也定下了。”
骊珠哦了一声,这倒也不难理解,村户无权无势,估计韩家觉得好拿捏。
补完了后续瓜,骊珠意足了,向太后说起了要下苏州之事。
“也好,你们在金陵也待了快两个月了,是该继续巡游苏州了。”太后道。
“您可要与我们一起?”
太后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好不容易支应起了回春馆,我实在不舍得撂开手,你也无需担心我,不会出什么事的。”
骊珠也猜到太后不会和他们一起走,道“好,回春馆附近有郎君安排的侍卫,他们会保护您的安全。”
太后喟叹道:“多谢你们,我在金陵等你们巡游而归。”
~~
骊珠和李晟渊启程离开清溪县反回行宫。
定好启程下苏州的时间后,宫人们开始收拾箱笼。
守着兰花阁的宫人们也活络起来,阁中的女子们发现异常。
惊羽瞬间想出其中缘由,满脸绝望地坐在凳上。
南衣问道:“惊羽你怎么了?”
“皇上和骊昭仪应该要继续南下了。”
南衣愣了一下,讷讷道:“那……我们呢?”
“我们?估计要老死在这行宫了。”
惊羽的话有一道惊雷炸在了南衣的心头。
老死行宫……
她还这么年轻!这么美丽!
南衣难以接受,“不能留在行宫!我不能留在行宫!我去找骊昭仪请罪,我知罪了!这一辈子为奴为婢我认了,但我不能被困死在这行宫。”
“你出不去的……”惊羽道。
南衣从窗中望向看守的太监,流出两行清泪。
她捂住脸绝望道:“难道我就只能认命吗?不甘心,我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