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百姓送行
肖筱筱仔细检查了下周围的河道,确认没有受到爆炸波及才放心离开。
她可不想好心办坏事,虽然之前也估算过,但是检查一下总是没错的。
回去后,夜风他们去了北门那边的广场帮忙,现在能起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陆续回到自己之前的住处开始重建了,受灾程度不同,轻的甚至可以勉强住进去。
肖筱筱和司夜寒回到县衙,就看到李安搀扶着陈县令等在他们的院门口。
陈庆山看到他们回来,带着李安上前,准备给司夜寒行礼,被司夜寒抬手制止。
“陈大人身体欠佳,不必多礼了。”
“多谢王爷,下官刚才听到一声异响,想问问王爷可知是怎么回事?”
“嗯,我刚刚带人把阻挡华阳江的那座山炸了,此时江水已经畅通无阻。以后安锦县应该不会再有水患问题了,而武阳县的干旱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陈庆山被司夜寒的话震傻了,一时间画面静止,他怀疑是不是自己病的时间太久,伤了耳朵。
扭头看看李安,发现他也处在静止中。
他咽口口水,不确定的问。
“王爷,您刚刚是说华阳江,通了?”
司夜寒颔首。
陈庆山终于确认自己不是幻听,一时激动的浑身都在颤抖。
“那么大一座山,您是怎么给弄没的?”
司夜寒尴尬的用手挡住唇,轻咳两声,这种冒领功劳的事实在有点难受。
可是为了保护筱筱这事必须得按在他的头上。
“本王自有办法,陈县令要是有精神了就赶紧去召集县衙的人,尽早处理好这边的事情,本王也好早点回京复命。”
“是是是,我这就去,王爷放心。”
两人回到院子,商量了一番,决定趁着留在安锦县的这段时间,司承煜去找武阳县县令说一下华阳江通水的消息,顺便把粮行的事情去谈一下。
自从他们和几个地方的粮商合作后,潘记粮行就陆陆续续恢复了营业。
潘家应该是已收到消息,改了对策,不敢再继续罢市。
但肖筱筱不怕,反正她们的成本低,让潘家有粮无市,耗也能把他耗死。
要不然等回去京城,再来个潘家一夜游,釜底抽薪,看他能撑多久。
把意思传达给了司承煜,让小七小八陪同他前去。
司承煜选择骑马离开,速度快,没准还能往更远的地方去看看。
他这一走就是四天,回来的时候安锦县已经跟走的时候区别很大了。
人们基本都住进了房屋,虽然不是很好,但至少不用露宿街头,后面继续慢慢修补就可以了。
司夜寒他们带来的粮食还有很多,都交给了陈县令。
陈县令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带着回来的衙役给百姓们重新登记,按人头分派粮食和土地。
肖筱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跟司夜寒商量土地和粮种都免费提供。
但条件是从此种出来的粮食只能卖给朝廷,粮种也不可以出售给其他人,否则就收回他们的土地。
同时她还弄了一些土豆玉米红薯苗让他们试种。
对于新品种大家心中纠结,肖筱筱承诺这些种出来朝廷也会负责收购,让他们不要担心。
这样他们就相当于取代了潘家在安锦县的作用,并且肖筱筱拿出来的粮种产量高,也相当于在安锦县做了活招牌。
以后有想要这样粮种的都按这个要求发放,逐渐的断了潘家粮食来源,而朝廷也能实现自产自销,慢慢的产业链就可以运转起来了。
所有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肖筱筱叮嘱陈县令,一定要把所有承诺留下字据,不管是送粮种还是送土地,以及承诺的后期独家回收等事宜,都要和对方签订协议,但凡有一方做不到,都要进行赔偿。
这样百姓们会觉得自己未来有保障的同时,也可以限制他们的行为,不给潘家可乘之机。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陈庆山对肖筱筱很是佩服,他目睹了她为百姓做的事情,以及和县城粮商的交易。
也难怪寒王把她当眼珠子似的疼着,他都觉得如此有本事的女子配寒王绰绰有余。
肖筱筱把司承煜谈成的几家粮行的粮食准备好,等来人取走后,他们就准备启程回京了。
和来时不同,这次的队伍只有两辆马车,剩下的二十来人都换成了骑马。
陈庆山送寒王一行人出城,结果一出城门就被百姓们围住。
陈县令怕百姓们闹事,赶紧上前询问情况。
人群中走在前面的是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
老人拄着拐杖,被一个中年男人搀扶着。
他看到走来的县令就要下跪,被陈庆山拦住。
“老人家,你们这么多人在这里是有什么事情吗?”
老人颤颤巍巍的回道。
“大人啊,我们听说王爷要回京了,所以在这里想送送他,还有各位大夫们,尤其是那位女大夫,要没有她,老头子我现在也是一捧黄土了。”
说着就看到肖筱筱和司夜寒从马车上下来,紧接着是第二辆车上的几人。
大家看到他们齐齐围上去说着感谢的话语。
那位老人也顾不上那么大一个县令了。
绕过他,走上前,在旁边人的搀扶下,执意跪了下去。
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百姓都跪了下去,齐齐叩头,嘴里喊着。
“谢谢王爷救命之恩,谢谢大人们的救命之恩,谢谢女大夫的救命之恩。”
上万人的县城,现在只存活下一半不到,天灾无情人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