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荒年!冲喜媳妇带夫家囤粮登巅峰(443)+番外

作者:款冬花开 阅读记录

顾瑶却并未承他的好意,而是一言不发叫宫女呈上她所需要的东西。

见此,众人不由更是感兴趣了。

太子目光中多了一番审视,燕少阳是既兴奋又担心,其他人则是端的一脸看热闹。

燕驰野再次被顾瑶甩了脸子,但望着摆弄着画纸和染料的顾瑶,他又无计可施,于是,只能默默饮起茶来。

他并不在乎顾瑶最终画成什么样,关键她肯画。

望着顾瑶手持她自带的黑炭笔在画纸上煞有介事的勾画,燕少阳不由再次来到燕驰野身旁:“四哥,您知道您的瑶儿精通作画吗?”

他有意呛他四哥,谁让他方才那么用力打他。

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他胸口还隐隐作痛呢。

他和顾瑶认识多长时间,而燕驰野又和顾瑶认识多长时间。

他赌他不知道!

除了二人暗中有了首尾一事,他赌燕驰野对顾瑶的熟悉远不如他!

果然,他见燕驰野一噎,才淡淡开口道:“自是知晓,一般一般,大燕第二!”

燕少阳笑不活了:“哈哈......瞧四哥您‘谦虚’的,顾乡君没准就能当个第一呢。”

燕驰野受不了他这个样子,沉下脸呵斥一声:“回自己的位子去!”

见他再次抬起手来,燕少阳被他打怕了,嘟囔一句:“四哥真小气,您这样很容易没朋友的!”后,便赶紧远离了他四哥。

他又来到了顾瑶身旁,想看看她到底画了个什么。

但还是不行,他既不能离他四哥近,也不能离顾瑶近,见此,他四哥又阴恻恻唤道:“云州!叶伍!”

他四哥那俩金牌侍卫立马上前,一左一右将顾瑶护在了安全范围内。

不仅拦住了燕少阳,也拦住了其他个别胆大又好奇的人,大家纷纷站在安全范围外翘首以望。

首位的皇上冷眼望着燕驰野这一连串动作,但思绪却是有些翻飞......

当初若他能如此护着莫洛,或许她也就不会香消玉殒了吧......

想到此,他已不再年轻的眸子不禁溢出一抹怒意......

而他右侧的皇后眸中则是流露出一抹遗憾......

宸妃则是以一种老母亲的既视感亲切望着顾瑶,看顾瑶不过作个画而已,她好大儿就情不自禁将脖子伸成了长颈鹿。

果然只有顾瑶能让她好大儿收心。

还有她好大女,若是无顾瑶的帮助,今日也不能艳压五公主。

而且,顾瑶还特意让她好大儿再次给她送去了可口美味的蛋糕呢。

还真是爱屋及乌的好孩子呢。

只是宁王横插一杠算怎么回事?

虽然和上官柠没戏,但还有唐筠啊,咋不和唐筠锁死?盯着她的准儿媳妇做甚?

待会儿,等顾瑶给太后作完画后,她也一定要让皇上履行承诺。

各人各思,唯有顾瑶一人埋头认真作画。

技艺是难不倒她的。

古有闻鸡起舞,今就有顾瑶各种课外辅导班上来。

在她原先那个时代,她从小也是用钱堆积起来的全能人才。

各种乐器、素描、国画......她都是手到擒来的。

她的童年被父母安排的明明白白,都没有太多的快乐可言,以致于长大后就生了逆反心理,尤其世事无常,在她父母双双意外离去后,她就只想躺平摆烂......

可谁知道她就是奔波操劳的命。

即将大学毕业,要实现她这一伟大心愿时,谁知睁眼就来到了这里,再次变成了一无所有......

她抱怨过、困惑过,但素来的好心态让她既来之则安之,她只能再次选择撸起袖子加油干......

谁知银子有了,贵人有了,老公腿也要好了,就在她再次享受成果时,命运却再次和她开了个玩笑。

她竟又不得已来到了京城,成了这些权贵里面最末等的一位......

哎,不说了,都是泪。

专心画画走起。

以她那个时代二十年的画功如果都不能让眼前的这些古人震撼,那她完全可以回炉重造了!

她抬头认真审视太后一二,便再次低头认真勾画。

她是个做什么就要做到极致的性子,此时无论外面如何喧嚣,都入不得她耳。

大约一炷香过后,她看着手下的画,满意停了笔。

“完活!”

随着她的长吁一口气,云州和叶伍没忍住同时回过头来。

这一回头不要紧,望着顾瑶手下的画,二人当场怔住。

娘啊!顾乡君还有这惊人的手艺呢?总是能时刻刷新他们的五官。

他们特么突然理解他们王爷为何会独具慧眼瞧上顾瑶了?

会赚银子!能舍身相救!而且竟还有如此能拿得出手的技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把他们王爷撸舒服了。

就在二人回神,想把画呈上前时,一个显眼包却突然举胳膊道:“本王为顾乡君呈给皇祖母!”

虽然燕少阳被挡在了安全范围外,但没影响他脖子长外加眼神好,方才顾瑶起身让开位置那瞬间,他还是精准捕捉到了太后的画像。

着实有震惊到他。

不能说像,只能说和他看到的一模一样。

果然顾瑶出手必是精品!

他都对顾瑶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顾瑶自然应他所求,将手中画递给了他。

燕少阳小心翼翼接过手中画,然后挑眉望了一眼燕驰野,才大步上前呈给太后。

“皇祖母,您瞧瞧顾乡君给您画的......”

太后本来是以一副慵懒之态观望的,但当看清燕少阳展示给她看的画卷时,她就不由坐直了身子。

“这......”太后颤抖着手指抚上画中人的脸庞,“这真是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