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钱一文货,是有道理的。
话说,还是他们京城潇湘楼的姑娘们更有韵味。
当然银子也更有韵味。
不过不怕,等他将玉米这一利国利民的农作物呈给他父皇后,还怕没银子吗?
他离开后,顾瑶就更是忙了。
玉米是掰完了,可接下来的抠玉米粒和磨面又成一项大任务了。
而且,她还得兼顾着她的瑶台宴,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但日子也过得十分充足。
别说,一点儿都没想沈宴。
虽然长留村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抠玉米粒、磨玉米面,但大家却一点都感觉不到累,相反内心十分满足。
有了这批额外的玉米,他们今年总算不用愁了。
天也逐渐冷了下来。
等磨完玉米面后,他们就安安稳稳在家里窝冬了。
要多安心就有多安心。
沈家人更别提多安心了。
他们家收了全村的六成玉米,玉米的产量是一亩地平均一千斤,他们村统共有八百亩地,他们收了近八十万斤玉米啊。
祖祖辈辈都吃不完的啊。
农民最大的梦想不就是不愁吃嘛。
光是看见那堆堆积如山的玉米,他们就止不住的满心欢喜。
但欢喜归欢喜。
他们又花二十两银子,将他们家隔壁的一大空地买来专做仓库用。
由于是村尾位置,加之他们对村里的贡献,那块地是他们家现在两个院大小的五倍,但价钱却只是两倍而已。
这块地是专做仓库用的,无需搭建房子,四周砌上高墙,上方再弄个简易房顶子就成了。
村里人感念他们对全村的帮助,都自发主动前来帮他们搭建。
总之大丰收,村里每家每户都十分开心,只有一户不开心。
憨娃提着一丢丢野菜,一回到家就气急败坏将野菜往地上掷去:“娘,真是气死我了,二妮那小贱丫头现在翅膀真是长硬了,她今日居然帮沈家那俩双胞胎一起骂我!”
想起二妮身上那套崭新的青色棉袄,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娘的,瞧瞧他身上的棉袄都包浆了!
呕~一闻还有一股馊了吧唧的味道。
凭什么那二妮现在过得如此光鲜?
要知道从前她都是穿他剩下衣裳的。
他受不了,想如从前那般揍她。
但如今却有沈家双胞胎和那条不知道什么品种的小黑狗护着她。
他根本占不到一点便宜。
真是气死了。
刘燕芝也气死了:“赔钱货!贱丫头!一点都不如大妮,大妮好歹还卖了十二两银子,这贱货,纯纯倒贴钱的,我就不信这贱丫头还敢打爹骂娘,走,娘给你出气!”
说着她抬脚就要走,却是被一脸疲惫,从镇上回来的贾平凸一把拉住。
“你俩给老子消停一些吧,那贱丫头已经不是咱家的孩子了,人家攀上高枝了,现在有沈家人罩着,过得别提多滋润了!你去干什么?还认不清现实?
如今沈家可是和里正穿一条裤子的,在咱们村威严别提多大了,全村人都恨不得将他们家给供起来!
我可是告诉你们俩,镇上活现在是越来越难找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就都别想活了!”
刘燕芝停下来问道:“当家的,你今日赚了多少钱?”
贾平凸生气地扔下一把铜板:“就这些,而且人家明日不要人了,咱家就等着饿死吧!”
刘燕芝赶紧小心翼翼捡起来数,才不过二十文。
人力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整整一日才赚得二十文,吃馒头都不够的!
“不行,明日咱家没了财路,可不能坐以待毙,二妮如今咱们惹不起,但咱们可以去投奔大妮啊,还有也不能就如此便宜了沈家......”
他们这边一派愁眉苦脸,顾瑶却是和里正聊得不亦乐乎......
第259章 她的第三家瑶台宴火锅店
“沈宴家的,你那火锅店要雇十个男工、三个女工?”里正问道。
顾瑶点头:“并非我重男轻女,而是小二要整日与形形色色的顾客近身接触,故而还是男工稳妥,至于三名女工,则是在后厨负责洗洗涮涮,不用出来迎客的,当然空闲时候,男工也是要一起帮忙的!”
里正并非问这个,而是他吃惊顾瑶能否吃得下?
这可是长期活计。
而且他们长留村村民优先啊。
沈家的人品,他们全村村民是看在眼里的。
有钱是真舍得给啊。
村里谁不羡慕他们家周卫明、吴月和荷花啊。
卤肉店的活儿多美。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包两顿食宿,给的工钱还比其他人家高。
但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家就只招三个人啊。
而且,就连他家周卫明也是临时帮忙的。
顾瑶:有没有可能,现在已经是长期的了。
张国秀微微拧眉:“瑶瑶,招那么多人哩?可算上咱一大家子了?娘和你爹,还有你娘家爹娘和弟弟哩。”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顾瑶却摇头:“娘,火锅店活不比卤肉店,是要服务于形形色色顾客的,故而,我决定这次要统一雇佣一批年轻人。”
张国秀肉眼所见的满脸失望:“瑶瑶这意思就是不带我们玩了呗?”
顾母也有些失望,但她开口说的却是:“亲家母,瑶瑶这是心疼咱这些长辈哩。”
顾瑶笑着点头:“所以,您四老就在家慢慢抠玉米粒吧,想如何偷懒就如何偷懒!”
别问,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长辈不好管理。
火锅店不同于卤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