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那么快,是急着去找李城锐吧?
出息!
冷着脸进去,结果他看到了什么?
皇兄跟皇后有说有笑的,好不快活。
合着全家就他一个孤家寡人?
所以所有的活儿都丢给他干?
他招谁惹谁了?
心中憋闷可想而知。
“唉...”
圣上和皇后听见叹气声,异口同声:“你怎么了?”
两人的神情如出一辙,看的池暝又是气鼓鼓的。
没好气的说道:“没事儿。”
转头去了御书房,处理奏折去了。
忙碌起来,就不用想这些事儿了。
可是越忙,越觉得憋屈,这本不是他的活儿啊。
对于皇位,他向来是没有想法的。
只想着皇兄有一日能立下太子,自己就可以把肩上的担子卸下了。
他更喜欢的是驰骋疆场,守护东曦。
可现在却被困在这里,被东曦的政事烦扰。
满心忧烦,坐立难安,心中挂念着白清欢,刚打算再次出门去寻她。
恰在此时,疏风匆匆推开门闯了进来。
“王爷,外面有消息传来。”
疏风气息稍显急促,话语里带着几分紧张。
池瞑闻言,像是料到了什么,再次坐了回去,追问道:“什么消息?”
“京城如今流言四起,都说王爷您毒害圣上,还将圣上围困软禁起来,妄图独霸朝纲、谋权篡位。”
疏风一口气说完,额头已微微沁出细汗。
池瞑却异常镇定,脸上不见丝毫惊慌之色,仿若平静的湖面,不起一丝波澜,不紧不慢地开口:“可查到流言的源头?”
“暗卫已经全力追查,只是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
疏风感觉到风雨欲来:“这背后绝对有人推动,要不然宫闱内的消息,怎么会一夜之间传出去。”
“云逸之!”
池瞑轻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把云逸之盯紧了,绝不能让他踏出京城半步。”
“是,属下遵命。”
疏风领命退下。
池暝坐在御案之后,预想着云逸之还可能会有些什么手段。
心中仔细的思量着对策。
还有,清欢不愿做皇后,那么他就不能做皇帝,传给谁好呢?
把池家宗族的年轻子弟想了一遍,也没有找出一个能力出众的。
唯一还能看的就是池松涛了。
可是他有些优柔寡断,还不如池卓睿呢。
愁人呐!
......
没出半日,京城之中,流言如野火般蔓延,越传越烈。
整座京城都被这股谣言的阴霾所笼罩,众人皆在惶恐中议论着摄政王谋害圣上之事。
一些文臣们甚至联合起来,跪在御书房外,请求面见圣上。
第216章 愁太子人选
池暝踏出御书房,站在象征皇权的九阶台阶上,高高在上的俯视着他们。
只是快速的扫了一眼,就知道这十几个都是云逸之的人。
云逸之在文臣中的影响力他从来没有低估过。
“你们也认为本王要谋权篡位?”
大臣们被他的气势震慑,大气儿都不敢喘。
佯装镇定,委婉的请求:“外面流言四起,臣等自然相信王爷的为人,但是只要圣上上朝,那么所有的流言自然不攻自破,也好还王爷清白。”
“臣等附议,还请圣上上朝。”
池暝冷哼一声,眼睛稍眯:
“你们今日,是非面圣不可了?”
大臣们礼数周全,但是语气很坚定:“请王爷恩准!”
“圣上身体抱恙,不宜见外臣。”
一听他不同意,大臣们也强势起来:
“王爷这是要独断专行了?”
“是,又如何?”
文人能有什么办法呢?
“那臣等就长跪不起!”
膝盖砸地板的声音不断地响起,一个个的都比之前矮了半截。
池暝觉得这些人真是迂腐的很,简直不知死活。
东曦是池家说了算,可不是他们。
手里有点权力,就敢蹬鼻子上脸了?
权利他可以给,也能收回来!
他神色越发冰冷,看他们跟看死人一样:
“想跪,就跪着吧!”
随着袖子的甩出,浑身的戾气爆发,形成的罡风吹的大臣们都有些东倒西歪了。
“来人,看着他们,没有本王的命令,一个都不许起来。”
他转身出了宫,去县主府了,因为白清欢已经回家了。
大臣们要不是跪着,估计都会摔倒。
就算是这样,大腿也还在颤抖。
没人不怕死!
杀神池暝的名声可不是凭空叫的,在边关,据说一场战事,他一个人就能杀敌军一半。
那是多少个人头啊。
他们不敢想,低头装鹌鹑,愣是连他的背影都不敢看。
直到听不见脚步声后,他们才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像是从浴缸里捞出来的鱼一样,快要窒息了。
大口喘气以后,面面相觑,怎么也没想到摄政王是这样的反应啊。
这也太狠了。
大冬天的,他们都一把年纪了,能坚持跪多久呢。
不出两个时辰,不少人就冻僵倒下了。
池暝接到消息后,心中一丝怜悯都没有,也没有让人送他们回家。
“躺着也是他们自己选的。”
疏风问到:“王爷,几天呢?”
“三天。”
云逸之的人,而且都是不懂变通,被人当枪使的,死了就死了。
“是。”
王爷的意思他懂,只要是人不死,都得在御书房门口待够三天。
死了也是无碍的,因为反正是要杀头的,早死晚死,不差这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