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谦虚的说道:“雪灾发生以来,下官能做的有限,老百姓如何度过这个冬天,来年如何能不耽误春耕,都是需要解决的事情,下官不敢居功啊。”
“李大人谦虚了,相信这些,李大人能做的很好的,而且还能关爱后生,本王很欣赏。”
他没有强求李凌苍,他不离开,绝对有猫腻儿。
属官们有些懵,大人为何不去啊?
那可是他们做梦都想去的京城。
不过这个场合,也不敢多问什么。
陆锦书紧接着汇报了城内的救灾情况,然后说道:
“王爷,抚州城的百姓虽然少,可是冬季漫长,如果全部靠朝廷的粮食供给,那么多张嘴,所需要的可不是一个小数啊。”
这才没几天,他押送的粮草就吃了一半了。
而且他知道,户部的粮草也不是那么的充足。
万一再起战事,或者其他的州府有雪灾,那么粮草绝对是不够用的。
抚州现在看来就是个无底洞啊。
池暝的眉头自从来到抚州就没有舒展过。
一直这样施粥确实不是长久之策。
陆锦书这些日子已经把米粮算计的不能再算计了,一粒米恨不得掰成两半吃,这些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再施粥五日,然后让抚州城有能力的男子去砍柴,去修房屋,去清理道路,清理房顶上的积雪,只要是能干活的就给工钱。”
“可是...很多家里都没有男丁了。”
说到这里陆锦书也是无比的痛心,家里有老弱妇孺嗷嗷待哺,身为男人只能出去找吃的。
有些被冻死的,有些则是进山后再也没有回来。
有些则是被房顶砸死的。
抚州城的男丁有三分之一都不错了。
“没有男丁的,妇人能缝补衣物,做饭也算工钱。”
“让他们拿着钱来买粮,我们平价出售。”
“王爷英明。”
陆锦书觉得这个方法是非常好的,靠本事吃饭,总比天天等着救济的强。
只是也有些担忧:“王爷,会不会引起民变?”
这些日子给他们吃的,一旦不给了,容易让他们心生不满,要是他们暴起民变,就生乱子了。
池暝深深的望了一眼李凌苍:“没人作乱就不会。”
那意思很明显,只要是幕后没有人煽动,就会平安无事。
李凌苍有种直觉,摄政王盯上他了,看来以后行事要更加的小心了。
“李凌苍,你们拟出章程来,本王日落之前就要看到。”
李凌苍被看的额头直冒冷汗,时间紧张也不得不回:“是,下官领命。”
带着下属的官员去拟章程去了,刻不容缓啊。
尽管这样,池暝还是放心不下。
不是他不舍得粮食,单单抚州城就死伤无数,更别说城外的村子了。
抚州多山,大山里面有无数的村子。
房屋几乎都被压塌,不少人都被活埋了。
好有不少人被大雪封在屋子里,家里有余粮的好一些,没有余粮的只能活生生的被冻死饿死。
这冰天雪地的,山路也走不通,他们想逃荒都没处去。
“吩咐士兵和能动的青壮年,开山路,进山救人。”
陶副将领命:“是。”
池暝挥退了众人,也要跟着去开山路,亲自去看看山村的灾情到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可是他们一行人刚出府衙,就被一个娇俏的少女给挡住了去路。
在这满眼都是冰雪的街道上,粉色的衣衫格外的亮眼。
“疏风哥哥,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呀?”
第129章 疏风哥哥
疏风被这撒娇似的声音给激出一身鸡皮疙瘩来。
他真是出门没看黄历啊。
这个姑娘是李凌苍家的,名叫李瑞锦,因为任性坐着马车出城去玩儿,结果遇上了饿急眼的灾民围着马车,甚至都把她给拉下来了。
疏风被派到前面探路,看到后就把人救了。
总不能让灾民把她给吃了。
可是没想到会被缠上啊。
“我们是要去山上看看。”
“这么冷,你们去山上做什么?还不如在家烤火呢。”
她对他们明明可以在屋子暖和的待着,非要出去的行为非常的不理解。
她想跟疏风待在一起。
“对了,疏风哥哥,你想不想吃烤栗子呀?我烤的可香了呢。”
池暝本来要迈出去的脚步也成功的停下来,给疏风使了个眼色。、
疏风接收到后,顺势问道:“你家还有栗子呢?”
“对呀,栗子花生都是冬日的零嘴啊,我们库房里多着呢。”
“我都有些馋了呢,今日早膳只是喝了一碗稀粥。”
一副我很可怜的样子,把李瑞锦心疼坏了。
“疏风哥哥好可怜啊,我早起还喝了鸡丝粳米粥,还有三四样点心呢。”
相比她,疏风哥哥一个大男人,一碗稀粥怎么能吃的饱呢?
她还嫌弃的看了一眼街边的粥锅,那东西也是人吃的?
“疏风哥哥去我家吧,我让厨房给你做好吃的。”
疏风是万分的不想去啊,可是王爷有令,他没办法。
只能忍着恶心的去了。
死贫道不死道友!!!
他就是这么的伟大。
疏风跟着去了以后,路上,冥一从暗处出来,充当护卫。
“王爷,李府看来是富的流油啊。”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能吃的这么丰富,抚州城的储备粮,可能都是被他们给贪污了。
池暝也颇为赞同:“李瑞锦是个突破点,你想办法让李凌苍脱不开身,让她夫人病倒,让疏风找机会就多去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