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重生后把娇夫宠上天(160)

作者:吃一点蛋挞 阅读记录

四个人排排坐,刘婷来得早,给她们占了第一排。

“这个学期我不打算申请困难补助了。”

跟着沉晓玥到处投稿,刘婷手上攒了些钱,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她和奶奶也足够了。

假期和奶奶在家,难得的安静,奶奶捡起了以前的手艺活。

大城市遍地是机会,奶奶写得一手漂亮的小篆,写在手工折扇上,拉到公园里面卖,怪受欢迎的。

刘婷想把困难补助让给更需要它的人。

“好哇,我们要不这次休息去你家玩吧,想吃奶奶做的糕点了。”

“那感情好,奶奶放假还跟我念叨你们呢,一定要叫上你家陆同志也来啊。”

刘奶奶的本帮菜一绝,沉晓玥、方菲菲和苏明珠虽然觉得好吃,但不大吃得惯,多吃几口就有点腻了。

陆平安平时就好甜口,每次都吃的干干净净。

带上他,刘奶奶做饭都更有劲儿了。

一个假期过去有好多想说的,几个人还想说什么,彭老师夹着课本走进来。

“咳咳,同学们,有个好消息,这个月全国会举行统一的出国留学生外语选拔考试,有意向的同学皆可以报名,大家重在参与。”

这一下班里炸开了花。

留学生?咋留学?去哪里留学?要不要花钱?考什么?有没有什么标准?

一连串的问题砸下来,彭老师显然早有准备,一个一个解答。

不少人在听到学校里的老师也会报名参与后,就歇了心思。

几十万个人里面选出几十个,难度太大了,而且就在这个月,准备的时间也很少。

沉晓玥想了下,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专业方面应该会有侧重点,各个专业的高精尖人才更有优势。

但是这应该是一个风向,她可以争取一下以后的留学,她也可以报名试试,看看难度。

陆平安他们也收到了消息,沉晓玥拉着他一起报名。

坐在考场上,沉晓玥甚至看到了隔壁数学系的老师,紧张得她握笔的手都有些打滑。

陆平安在楼下一层的教室,考完之后,他就挂在她身上干嚎:“我好晕,每个词都看得懂,怎么连在一起变成了一串小蝌蚪。”

和他刚开始学汉字的时候一模一样,坐在考场上都天旋地转。

沉晓玥安慰他:“我也晕,咱们重在参与。”

这次考试算是初次选拔,选出了3000人,陆平安落选,她勉勉强强挤了进去,也算是没有丢京大英语专业的脸。

到了最终选拔,沉晓玥也被筛了出去。

果然都是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最年轻的都有三十多岁,学科范围集中在理工农医,听胡青青说,她们老师也被选了去。

又过了个把月,陆平安突然变得很闲,每天跟着沉晓玥蹭她们英语的专业课。

“我们老师被上头喊去开会了,好像是什么经济会议,神神秘秘的。”

哦,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要吹遍大地了。

果然没多久,等到陆平安的老师回来,他就变得忙碌了起来。

每天跟着老师去那里调研,去这边考察,随随便便去一个地方都要花上九、十天的时间,算算两人都有一个月没怎么见过面了。

等秋天的小尾巴彻底溜走,整个京市变得干枯萧瑟时,陆平安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两人在京市的家。

他一把抱住正在看书的沉晓玥,感叹:“春天要来了。”

等到两人放假回家时,陆国栋主动跟他们说起了这件事。

“别人不敢,我敢。”

大多人还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陆国栋想带着整个大河村发展,决定自己先来试试水。

他率先承包了生产队的猪。

还在院子后头种上了蔬菜和水果。

家里人都支持,沉晓玥和陆平安掏出一部分钱,“爹,平时我们也不在家,不能和你一起照看,这钱你一定要收下。”

陆国栋不跟他们客气,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大不了到时候赚了再分给他们。

一家人欢欢乐乐地过了个年。

年后,赵琳琳找到沉晓玥:“晓玥,你帮我看看,我们去县城开家卤味店怎么样?”

“胆子再大一点,去省城吧,你娘的手艺好,省城的人也更舍得花钱。”

赵琳琳想了想,是这个道理,一拍大腿,决定举家迁去省城,开个店,赶个时髦,当个体工商户。

她拉着沉晓玥陪她一起去选址。

第133章 毕业

“酒香也怕巷子深,你到时候雇个人,每天给你们推车在外面卖,先把名声打出去。”

赵琳琳一听,是这个道理,点点头:“不用雇别人,我们自己来就行,我哥应该也会跟着去。”

像是忽然想起家里还有个外人,赵琳琳嘀咕:“看来这回只能把谢宁扔回知青点了,他每天说要高考,书都看不下去,烤地瓜去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认命了,指望着他家人能把他搞走,还是觉得在乡下有人养着也不错,谢宁最近也不闹腾着要离开了,可惜赵琳琳已经腻了。

赵支书想退位,等着接手的人多着呢,沉晓玥和陆平安踏上回学校的火车时,赵琳琳他们一家也踏上了前往省城的火车。

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刨去养猪的成本,陆国栋净赚了2000多,陆平安收到他寄来的钱时,吓了一大跳。

同村的人眼红的有,崇拜的有,但更多的是请教,陆国栋也没藏私,他本意就是想让整个村子都富裕起来。

沉晓玥和陆平安利用陆国栋寄来的钱,在京市开了家眼镜店。

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人数上来了,近视的人数也上来了,竟然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