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了然地点点头。
沉晓玥笑了笑:“我爱人是大河村的。”
“啥?”
这可真是稀奇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这年头教育资源差距确实有些大,这么个小县城里走上两个人刚好考上大学已经算是非常稀奇了,更别说两人考上的可是京大。
大姨嗑着瓜子,啧啧称奇,“那你们这大河村的老师还挺厉害。”
陆平安忍不住插嘴:“不是大河村的老师厉害,是我媳妇儿厉害,我能考上都是我媳妇儿教的好。”
大姨这下彻底震惊了,原本撑在小桌板上的身子瞬间坐直:“你报的啥专业?”
“英语。”
“哎,太可惜了,不瞒你们说,我其实是京大的老师,中文系的,要是来我们专业就好了。”
能把人教到京大去。
多好的教书的苗子啊,等她退休这接班人不就有了吗。
这时候正是缺人才的时候,时雨好不容易觉得自己看见了个教书的好苗子。
沉晓玥眼底划过一丝诧异,她猜到了面前的大姨可能是老师,毕竟身上的气质骗不了人,只是没想到这么巧,会是京大中文系的老师。
不过她倒是也没有想要刻意讨好眼前的人。
能当上京大老师的都是精明人,刻意讨好反而会引起她们的反感,不如正常面对。
她干脆打趣道:“老师,我爱人当初报的是中文系,只是京大的中文系太厉害了,他分数低了些,被分去了经济系。”
“啥厉不厉害的,这中国人一出生就会讲中文,选这个保险呗。”
“经济系也很好,你们放心吧,虽然今年只招了个政治经济学,但是发展前途啊,未必比中文系差。”
时雨知道点门道,但是上头没有发指令,她也不好怎么说。
沉晓玥知道她说的应该是十个月之后改革开放的事。
京大作为全国最好的学府之一,招收了大量的人才,对这些东西自然也会更加敏感一些。
沉晓玥应了一声,做起了自我介绍,:“老师,请问您贵姓?我叫沉晓玥,我爱人叫陆平安。”
“我叫时雨。”
时雨顿了顿,“真的不考虑考虑换个专业吗,我们中文系也很不错的。”
沉晓玥眯着眼笑:“谢谢时老师,中文系分数太高了,我这不是考不上嘛,没接触过英语,想了解一下。”
时雨叹了口气。
“也不错,我们京大的英语专业还是很好的,你们那老师我熟,确实有几把刷子。”
她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流转了一下,“对了,你们是夫妻,那你们大学里准备住宿舍?”
这届学生年纪大部分偏大,很多人早已成家立业,京大没有强制要求大家必须要住校。
不少学校都有二代人同堂考试、同堂上课的现象。
“正发愁呢,我和我爱人想找个房子先租一下,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买下来。”
“这不赶巧,我有个亲戚的房子正空着呢,我到时候帮你们问问。”
时雨的丈夫是土生土长的京市人,两人结婚之后她就一直留在京市,这次是丈夫陪着她回老家过年,结果她丈夫突然有要事,提前几天先走了。
她丈夫那边的亲戚确实有房子空着的。
现在管的没那么严了,要是想买的话,她也能帮着想想办法。
经历了特殊时期,时雨知道人才来之不易,国家要发展,哪里离得开人才?想着能帮就多帮帮。
沉晓玥面露惊喜,这倒真是个意外之喜,她都做好了要在京市逛上几个月去打听的准备了:“时老师,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时雨摆摆手,想让她放宽心:“这有啥麻烦的,房子空在那儿也是空在那儿,就一老破小院子,你们要是不嫌弃,也能帮我这亲戚挣点钱。”
她想了会儿:“只是我家亲戚还得过一个月来京市收拾一下那个房子,你们得在宿舍住上一个月。”
时雨笑眯眯的,这小伙子从坐下来就一直牵着他媳妇儿的手,身子还朝着媳妇儿那边倾斜,一看就是刚结婚不久,感情正好着呢,说不准一个月他都嫌太久了。
“太谢谢您了,时老师,那就麻烦您了,这样,下车我们请您吃顿饭吧,不然我们真的不好意思。”
“这有啥?没必要!明天你们才能到京市,后天就开学了,抓紧时间去买点东西,好好享受你们大学生活吧。”
“一个月之后有空就提前一天来中文系找我,我到时候领着你们去。”
两人激动不已,又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她,干脆掏出乌青云自己做的一些零嘴分享给她。
“唉,你别说,这红薯丸子还是热乎的。”
时雨吃不惯京市的菜,回老家天天狂吃,人都圆润了一圈,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这会儿看到熟悉的红薯丸子,来了劲儿。
三人天南海北的聊。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没点架子,时雨没有仗着自己是老师就指点他们,而是跟两人聊些京大的故事历史。
两人也讲了些大河村的趣事。
直到天色渐渐黑了,车厢里上来了个中年男人,一脸疲惫的样子,三人才意犹未尽地止住了话题。
第二天中午,火车到了站。
两人跟时雨道了个别,朝着车站外走去。
“媳妇儿,那个广告牌好大啊。”
这一年的京市,古朴又繁华。
“媳妇儿,我们去坐下那个吧。”
陆平安指着一辆红白相间无轨电车。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新鲜。
陆平安坐在无轨电车里吹着风,突然明白了考上大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