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奉御女官(清穿)(266)

作者:金阿淼 阅读记录

他面无表情上前,扶起佟国维,“舅舅,朕叫你一声舅舅,是感念你佟氏多年来的忠心。”

“但舅舅也别忘了,这天下到底姓什么,别叫朕彻底寒了心。”

佟国维脸色苍白,半句替皇贵妃求情的话都不敢提,只在康熙松手后,又一次跪了下去。

“奴才谨记万岁爷训诫,绝不敢再犯!”

“行了,你继续回去好好养伤,伤没好之前就别出门了。”康熙轻飘飘留下一句话,起身往外走。

“如果真跟准噶尔打起来,大清的将士多得很,倒也不缺佟家那几个。”

佟国维身子晃了晃,眼前一阵阵发黑。

原本他还不明白,为何皇上以前都能容忍的事儿,如今却突然发作。

这会子他无比清楚地知道,佟家所为……触犯了康熙的底线,这军功即便往后还有机会,只怕是真要拿命去挣了。

康熙离开乾清宫后,去了慈宁宫。

他知道太后心疼方荷,所以劝说皇额娘配合自己处置后宫那些僭越的妃嫔容易,但得给皇玛嬷一个交代。

孝庄也在等康熙,并不意外他这会子过来。

“先前你叫哀家处置宣嫔,哀家还以为你到底是心思清明的,怎么又突然犯了糊涂?”孝庄叫苏茉儿守着门,头一句话就骂到了康熙脸上。

“你这邪火到底哪儿来的?还对昭嫔动手,你可真给爱新觉罗家长出息。”

康熙:“……”要是列祖列宗在天有灵,这会子只怕会骂相反的话。

他恭顺听着孝庄继续训斥。

哪怕孝庄已经不过问朝政多年,但当年扶持福临,还有扶持康熙的时候,她的政治敏锐性,叫她不用多问也能了解很多事情。

“哀家知你心里委屈,可高坐庙堂,底下有些瞒天过海的人也是正常,人人都有私心,你总归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你现在发作是痛快了,可闹得人心惶惶,真要是北蒙局势不太平,打起来的话,又要如何安抚军心,这些你都想过吗?”

“还有,岳乐这两年看起来老实,可正蓝旗还死死捏在他手里,你连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的人心都拢不住,又如何压制正蓝旗和其他四旗?”

……

等孝庄说完,康熙才起身跪在孝庄面前。

“皇玛嬷说的这些,孙儿其实都懂。”

孝庄不解,“既然都懂,那你为何……”

“玛嬷,您还记得朕刚登基时是什么情形吗?”康熙抬起头看着孝庄,打断她的话。

“顾命大臣把控朝政,鳌拜甚至当着朕的面都敢杀人,朕为了亲政,十三岁就选了赫舍里氏为后,不得不迎遏必隆的女儿进宫……您在隐忍,朕也在隐忍。”

孝庄微微怔忪片刻,是啊,当年那段日子,比福临登基的时候还难熬,她本意是想过几年叫慧妃做皇后,才提前把那孩子接进了宫里。

但为了大清安稳,她不得不对索尼低头,选了赫舍里氏。

即便赫舍里氏性子端庄,遏必隆之女在宫里也没过几天好日子,祖孙俩的憋屈依然如鲠在喉。

“后来鳌拜死了,又有三藩势大,越来越不把朝廷当回事,朕只能焦头烂额想着如何平衡朝堂和异姓王,依然在忍。”

“再后来打起来,您替孙儿选了许多功臣之后入宫,朕在她们面前,大声说话都要思虑再三,列祖列宗大概也没想过,朕这个皇帝会做得如此窝囊吧?”

敬嫔和安嫔都是好女子,她们本来也应该能做正头娘子,在宫外逍遥快活。

但她们只能进宫,甚至敬嫔还有心上人……

他什么都知道,却只能当做不知,所以他很少宠幸敬嫔,对安嫔也只由着她舞枪弄棒,并不常去她殿中。

“现在大清勉强算得上安稳,漠西之乱朕早晚会解决,朕不想再忍了,否则这江山都不知道归了谁。”康熙面色渐渐冷硬。

“江山社稷,朝堂安稳,百姓安康……乃是朕一辈子都要兢兢业业去做的事。”

“朕已而立之年,大清也比过去强盛许多,朕不敢居功,却也由不得人欺辱!”

“所有人都当为朕所用,不得用的奴才换一批就是了,他们不思报效朝廷,却叫朕屈就他们,没有这样的道理!”

孝庄叹了口气,她知道,这些年康熙过得不容易,可这个决定就跟当年玄烨决定要削藩时一样,还是有些冲动。

“你要是这样执拗,少不得给自己添许多麻烦,你……”看着康熙愈发倔强的眼神,孝庄摇摇头。

“算了,你是皇帝,你阿玛在这儿也不能做得比你更好了,哀家管不了了,你自个儿清楚后果便是。”

但说完后,她突然觉得,康熙的下巴上好像隐约有点红痕,有些怀疑康熙有给方荷出气的意思,好为了那一巴掌哄人。

“只一桩,往后你要是再有气,别在哀家的慈宁宫旁边儿撒,乾清宫里多的是人给你发作,也省得哀家这把年纪了,还要替你操心!”

康熙噎了下,无奈只能咽下嗓子眼的憋屈,垂眸应下来。

“孙儿记住了。”

康熙离开后,苏茉儿一进来,孝庄就笑了,“哀家说什么来着?这俩混账是一个都不叫人省心,一个两个爪子都那么长。”

苏茉儿有些不敢置信,“昭嫔还真把万岁爷给……那可要奴婢把药膏子给万岁爷送去?”

孝庄翻了个白眼,“得了吧,这会子哀家还能装作不知道,要是送药过去,哀家就得罚昭嫔,回头玄烨总不能再处置几个妃嫔哄人。”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又不是皇帝挨了巴掌,随他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