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可以抵抗命运吗?
施晴话语简洁地概括了她和赵听寒的一生。
楚阿娇有种身在泡沫里的错觉,似梦如幻。
施晴看完了一整本书,所以对书中提起过的、每个角色的命运都了如指掌。
她说至今为止六年过去了,剧情发展和书里一模一样。
施晴见过的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在沿着作者设定的剧情走。
包括晋王这个男频文中只醉心权势的大男主,对后院女人的态度一冷淡。
男主只要女人给他生孩子、养育好后代,就不会在物质上亏待她们。
书中的男主虽然冷漠高傲,但是对原配妻子很敬爱。
而现实也的确这样。
晋王对施晴很好,给足她体面和宠爱。
施晴还说了赵听寒的人生经历:
五岁被卖进死士营,十五岁开始杀出重围,十七岁立下大功被任命死士营统领;
二十五岁那年因为太子的残暴性格和夺妻行为,选择背叛主子,带着妻子前往晋王封地;
二十六岁跟着晋王起兵;
二十七岁被封定国侯、正一品骠骑大将军;
三十岁时,妻子楚桃花生下一对龙凤胎。但因此落下病根,不能再生育;
三十二岁时,皇帝送了两个美人给赵听寒当妾室;
三十三岁时,两个妾室各自生下两名庶子。
在剧情中,赵听寒带兵打仗屡战屡胜,威名震慑四国,连皇帝也忌惮他。
而他聪明地在四十八岁那年选择急流勇退。
交出虎符,主动解甲归田。
将儿子留在京中,带着妻儿妾室和几个小孙辈回到了金陵安居。
皇帝至此不再猜忌他。
反而念起多年的情义,对赵家在朝中的嫡子、庶子们多为重用。
赵听寒和楚桃花从此过上了温馨欢乐、儿孙满堂的晚年生活。
楚阿娇不禁怀疑,那个“桃花”真的是她吗?
那个走剧情的她为什么没改名?为什么依旧叫“楚桃花”呢?
那个她在面对赵听寒收下皇帝赐的妾室后,当真一点反抗也没有?
不。
如果是她,那就绝对不会接受赵听寒和其他女人发生关系。
就算是被强奸的也不行。
---
赵听寒看出了楚阿娇偶尔的心不在焉,自从中秋节宴后。
每当他试图套话时,总会被阿娇软绵绵地挡回去,或者装傻充愣,又或者转移话题。
阿娇自以为他看不出来她有心事。
晋王妃那边他也特意留意着。
甚至有几次他亲自潜进王府试图挖出点秘密来。
奈何晋王的暗卫虽然武功不及他、轻功也不及他。可是敏锐度很高,赵听寒被发现过两回。
一连三个月,那位弱不禁风的王妃再也没有给阿娇递过帖子。
仿佛那场中秋夜谈真的只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女人一见如故,多聊了会儿罢了。
楚阿娇一如往日同赵听寒相处,将多余的猜疑抛去。
时间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冬日。
楚阿娇白日里偶尔去街上走走,更多时候是在家中和采荷一起懒着。
两人下五子棋、飞行棋、研究糕点、绣活...
等赵听寒回家时,楚阿娇便和他亲亲抱抱黏糊到一块儿。
两人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一起喝茶、赏月、牵手逛灯会。
等赵听寒休假日,他会主动带着阿娇去周边庄子上泡温泉、跑马、放风筝...
到了夜里,赵听寒总是不知餍足地拉着阿娇一起沉沦。
在这事上,两人倒是越来越了解彼此。
---
从十月下旬开始,天一日比一日得冷。
楚阿娇也一日比一日得懒。
才进入十二月,整个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时候别说逛街了,就连屋子外头楚阿娇都不想迈出去。
房中的地龙烧得暖呼呼的,她还多添了个炭盆。
每天午后阿娇会同采荷、小红和珍娘一起烤地瓜、煮奶茶等。
“夫人夫人,外头好大的雪,都把门口的台阶给埋了嘞~”
小红搓着手,撩开厚重的门帘进了屋。
“夫人不是说想堆雪人吗?这会儿正合适,日头出来啦!”
楚阿娇抬起被热意熏得红扑扑的脸颊,伸手推开了木窗一角望出去。
下了一天一夜的雪停了,窗外已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
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日光反射得天地间格外耀目。
采荷和楚阿娇一样是个南方人,她早早地就在外头扫雪,似乎一点也不冷。
看见阿娇推窗看过来,穿着一身碧青色厚棉袄的采荷,笑得和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似的纯真。
“姑娘,堆雪人吗?活动一会儿就不冷了~”
楚阿娇大声回:“来啦!”
她匆匆穿好鞋,围上赵听寒给她买的狐狸毛围巾和鹿皮的帽子,带着小红一起去到院子里。
三人滚雪球、铲雪、堆人形、雕刻五官..
玩了半个时辰后,楚阿娇感觉手都要冻僵了才停下。
赶紧回屋喝几杯热茶暖暖。
楚阿娇准备吃个午饭后继续完成人生中第一个雪人。
哪里知道这一冷一热,一静一动的变化下。
不到一个时辰后,她便开始觉得头重脚轻起来。
在用了中饭后,她竟然发起了低烧。
原本以为没什么大事的楚阿娇,半个时辰后便倒在榻上烧得昏昏沉沉。
小红摸了下楚阿娇的额头,发现竟然滚烫一片?!
吓得她自责又害怕,立即跑出去找大夫了。
大夫在望闻问切后,皱着眉心说务必要先降温,一定不能继续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