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那些,自幼读得圣贤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而痛斥苏樱雪祸国殃民的书院学子,有朝一日,听见苏樱雪这些话,他们心中可会羞愧?
若是有一日,殿下以一己之力,对抗世家积弊已久的势力,哪怕前途荆棘,哪怕生死未卜,哪怕拼上自己,去为那些受冤百姓鸣冤,为那些受人凌虐的去讨这个公道,去搏一搏这个天理昭昭,那些受惠的百姓,可曾会对自己曾经那般唾弃一个这样善良,真诚,愿意坦诚待人,为民维护,为民请愿的殿下,而感到羞愧?
陈栋不知会不会有这样一日。
但他明白,他眼前的殿下,是最好的殿下。勤学、苦读、聪慧,她哪怕数次受到无辜迫害,哪怕面对比她强势数倍的敌人,也依旧无所畏惧。
明明初见时,苏樱雪还是如此稚嫩,不懂朝政,无甚学识。
可是如今,她已然逐渐成长起来,不再是那个稚嫩,无知,单薄的存在。
陈栋看着她,只觉得不论是眉眼,还是容颜,还是那颗赤诚坦率的心,还是那一心体恤下民的心意,苏樱雪真得,越来越像一个人。
像南宫玖月。
曾经的南宫玖月,前朝大盛王朝第一世家的嫡女,未来的家族继承者。
她心虽为女子身,却饱读诗书礼易。她心系万民,每每水灾旱灾,百姓食不果腹,她带领南宫家族的族人,带着满满的赈灾粮草、物资、钱帛,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她深受族长的教诲,她敢为百姓发声,她就如同一道暖阳般,美好、正直、善良。
可是这样的她,这样刚正不阿、家规森严,自律严明的南宫世家,却毁在先帝的忌惮中。
越是刚正不阿,越是爱民护民,越得大盛民心。
南宫世家作为当时前朝第一世族,富裕胜过国库。国库空虚,借的是南宫氏族的私库。
南宫世家,就如同如今的上官世族,掌握彼时的朝堂官员核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族之盛,树大招风。良剑过利,如悬头之剑,引握剑人的猜忌。
第249章 所以陈栋,也选择隐瞒这样沉重的真相。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南宫氏族的灾祸,来源于南宫玖月的父亲过于忠贞直谏,也来源于南宫世家,身为世家,却在朝堂内享群臣拥护,又富可敌国。
南宫玖月的父亲位列高官,每每与先帝在朝堂有意见相左之处,两人皆各执己见,互不退让。
长此以往,先帝心中日益积累的,是对南宫世家藐视皇权的忌惮与不满,而不是感慨南宫先生一族忠君爱民。
大盛王朝建国初始,需要南宫世家这样既有丰富产业,又有民望与影响力的世家作扶持,因而,第一任大盛王朝意欲称帝前,提出“苏与南宫共天下”的邀请。
然而,先帝时期,南宫世家一家独大,时值大齐王朝意欲撕毁联盟,屡次犯我边境。
先帝主张请名将带兵出征,将那大齐蛮子打回去,一劳永逸。
南宫族长怜惜战事一起,百姓遭殃,直谏先帝将大齐侵犯敌军打出大盛边境即可。
先帝欲战,而国库空虚。
南宫族长富可敌国,却恳请先帝不起战事。
两方博弈,最后先帝提出,以贵妃之礼聘南宫玖月为妃,战事所需钱帛、粮草,由南宫世家提供。
因此,本来向往自由,一直被栽培为继承人的南宫玖月,受一纸圣旨召令,带着南宫世家泼天财富为嫁妆,成为贵妃。
南宫玖月善良贤惠,温柔知性,她扶持先帝,体恤百姓,经常用嫁妆私产来填补国库,补贴庶民。
先帝也曾真心被这样一个温暖、善良、优秀、聪慧的女子所吸引,一时间,也爱重于她的大度体贴,善解人意。
直到,入宫第三年,南宫玖月有喜了,太医枕出喜脉之时,南宫玖月满是成为人母的喜悦。
而先帝则是眸色暗沉,嘴角轻浮一个牵强的笑容,毫无任何为人父的喜悦。
世家强大如南宫家族,如今尚且南宫族长可以联通百官一起上奏驳斥圣意,若是南宫贵妃产下皇室子嗣,是否可以拥立南宫家族的皇子,另立新君?
先帝每每思及此,长久以往埋在心间对南宫世家的不满与忌惮,才此刻被南宫玖月腹中的那个胎儿一瞬间点燃了,皇室权势式微于世家,他无法容忍这样的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于是,先帝一面重赏南宫玖月,一面却暗中联合轩辕、上官、刘、秦四大世家的族长,暗中部署绸缪。
以远征物资需要运送为由,将南宫家族最年轻一辈的官员外派至边境送粮。
然后在抵达大盛边境的那一日,秘密暗杀所有南宫家族的官员,伪造与大齐通敌贩卖粮草物资的书信,以粮草物资丢失与叛国书信为铁证,联合京兵与四大世家的府兵一同,连夜抄家。
铁证如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南宫世家一夜之间,全族男丁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女眷充入教坊司。
四大家族连同先帝,将南宫族长手上持有的所有南宫家族的私产与部曲,瓜分干净。
可怜父亲与族人生死时,被娇养在宫殿内等着临盆的南宫玖月,一边绣着给新生孩儿的衣物,一边期盼着生产后可以面见父亲,看看出世的孩子。
一切尘埃落定后,除了陈栋带着逃离的那一脉,所有与南宫世家有关的人,都遭了连罪之责。
可惜纸是包不住火的,先帝将南宫家族抄家流放之后,原想埋着南宫玖月一辈子。
他忌惮南宫氏族不错,但他也是真心爱重南宫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