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她父亲要成为牺牲品,还不准她报复?
于是,她脱口而出:“如果这个组织理解不了我的情绪,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在?”
她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甚至连质疑和批评都没有。死一样寂静的沉默,这就是“追风”的态度。
“白夜追风”,连名字都如此般配的两个人,为什么不能精诚合作,创造谍战历史上的传奇呢?
从一开始,“追风”就拒绝让她进入自己的工作安排。如果不是他的冷淡,她哪里需要去搭理另外一条支线上的“曙光”呢。
远处,正是老城厢的方向,夜风吹皱黄浦江水,泛起幽暗的波纹。
“父亲,我不会让你白白牺牲。”苏辞安望向夜空,心中默默立誓,“我会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自从那晚在老宅亲眼见到早川英子之后,苏辞安对采取行动的渴望更甚。
她已从父亲的旧档案里确认了诸多线索,也多次与周鹤文见面。
父亲身故后,苏辞安拒绝了艾德里安的邀请,本不想与Mi6再有纠葛,但眼下还必须继续利用英国人在明处发难,而周鹤文只能暗中协助自己。
毕竟自己的复仇计划没有得到“追风”认可,她跟周鹤文的私下合作是严重违纪行为。
但她相信,只要能拿下早川英子,就有希望顺藤摸瓜,挖出她和早川澄明更多罪恶的动向,不但为父亲报仇,也能挫败他们的阴谋,这对于组织上来说,必定也是有意义的。
然而,这样的“跨界”合作显然违背了纪律要求。
魏若来曾再三告诫她:“这样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不仅是立场问题,更是生死攸关的大忌,极易暴露整个交通站的存在。”
周鹤文思量再三,最终还是被苏辞安的决心、以及潜在的巨大情报价值所打动。
经过一番秘密磋商,他向上海交通站的另一位核心负责人略作隐瞒,只说“有一桩对付日谍的行动,需要借力英方友好人士的协助”。
而“追风”魏若来这边,出于对苏辞安痛失家人的安慰和体谅,他自己消化了苏辞安的危险情绪,善意地包容了她,并没有采取其他动作。
由于苏辞安现在其实属于“追风”团队的,她本应只跟魏若来单线联系,在她被调离之前,别人也管不到她。
这种设计原本是为了保护“追风”的安全,给他设置防火墙,隔绝其他人对“追风”的影响。
制度是好的,可惜对象出了问题,派过来一个苏辞安,魏若来的风险飙升到了百分之二百!
至于周鹤文那边,因为交通站原本就配合他在附近行动,行动计划是老早就过审的,现在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原计划上加了新项目,一时间也难以被发觉。
阴差阳错地,卧龙跟凤雏的计划就真的得以实施了!
第72章 熊孩子一败涂地
一天深夜,苏辞安与“曙光”悄然离开法租界,转入公共租界一幢英式老洋房。
洋房门口把守森严,穿着便衣的洋人守卫瞥见苏辞安,流露出戒备和怀疑的表情。
当苏辞安掏出一只刻有特殊标记的徽章后,对方立刻沉默让路,放行入内。
那块徽章正是苏辞安父亲生前留给她的“钥匙”。
徽章原属于苏重岚,来自于艾德里安的赠与,意在回馈苏重岚对Mi6的巨额资金支持;
并没有明说可以使用几次,但应该是有上限的,好在苏辞安之前从来没用过,今天是第一次。
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灯光幽暗的密室。房间中央,坐着一个面容削瘦、眼神锐利的中年英国人。
此人自我介绍为“莫兰上尉”,乃是Mi6派驻上海的一名联络官。
莫兰显然对苏辞安的来意已有所耳闻,简短寒暄之后,便开门见山道:
“苏小姐,我们对你父亲的不幸深表遗憾。如今你急于找日本人的麻烦,我可以帮你,但也要明白——我们的帮助不是无偿的。”
彼时,苏辞安深知“凡与情报机关打交道,必有条件交换”的游戏规则。
她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件,那是父亲留存的英日商贸往来清单,和一些与英国军方或商界暗中交易的记录。
莫兰上尉看完,露出满意而谨慎的笑容:“好,我们乐意提供武器、情报、技术协助。
但记住,这件事,我只能帮你一次。至于你与这位中国朋友的合作,不关我的事,只要别牵扯到我们头上即可。”
回程路上,周鹤文的情绪有点低落,似乎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开口说道:“
这样做,真的值得吗?一旦出了纰漏,不仅你我性命难保,还会连累交通站的同志。”
苏辞安咬了咬唇,回答得简单而坚决:“我并不是为了报私仇,早川兄妹的阴谋必须查明吧?
我父亲生前追踪了他们很长时间,肯定是有正当理由的。组织上现在可能不理解,等我们拿到证据之后,他们就会改变看法!”
不久,“莫兰上尉”果然通过Mi6渠道传来情报:早川英子很可能在那处老宅召集秘密会议,
“届时极有可能到场的,还有她的兄长早川英一,甚至背后其他日本间谍的重要联系人。”
苏辞安心怀炽热,她立刻设想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利用Mi6提供的无线电定位设备,以及一小支英方雇佣枪手的配合,再加上周鹤文所能组织的地下党外围力量,来一次突然袭击,务必要将早川英子乃至她的同伙一网打尽。
这计划虽看似天衣无缝,却有一个巨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