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民国狸花猫,她赢麻了(272)+番外

作者:大Meow 阅读记录

魏若来察觉她身躯轻颤,将手轻搭她肩。她会意,微笑掩饰心中惊悸:“没事……只是有点感慨。”

香港的街头喧嚣扑面而来。电车叮当穿行,招牌霓虹灯交错,英语、粤语、各地方言混杂在巷口。中环的洋楼与简陋棚屋挤在一起,生活气息浓烈却也杂乱。

苏漫漫*与魏若来先租住于上环一栋简朴的唐楼,楼下是售卖广式点心与杂货的小铺,老板娘常用粤语与带口音的国语热情招呼:“阿姐要吃叉烧包吗?”

夜里,她偶尔会梦见昔日上海的残破楼房与猫眼般的月亮,醒来对着窗外看香港山海交叠的夜景,就仿佛穿越了时空:

一脚仍踩在战火年代,一脚踏向未知的和平时期。她心里莫名惶惑:“和平真来了吗?还是我们只是短暂歇息?”

有一夜,苏漫漫独自走在尖沙咀海边,夜幕深沉,灯影倒映水中似碎银。忽然,她在暗巷瞥见一道黑影仿佛豹子般一闪而逝。

她心中一惊,追过去却只见空荡小巷,石墙上残留一团漆黑爪痕。她手指轻触那爪痕,霎时一种熟悉的悸动涌现:

那是她幻形的印记吗?可明明她没变身,也没经历任何战斗。

她微微错愕,瞬间又像魂穿回到战场,在脑海里看见曾经于北港仓库火光中与狮面人拼死搏击的场景。

一股血腥味、爆炸烟尘跟这幽深巷弄融合起来,让她恍惚分不清今夕何夕。

直到街角传来两个巡警交谈,她才陡然回神,猛吸口气:“原来只是一场幻象……”可墙面爪痕却真真实实存在。

那个瞬间,她仿佛置身魔幻现实的边缘,被过去与现在编织成迷宫。

1946年夏,魏若来正式加入一个香港商行做英文文书工作,并暗中为内地解放区搜集物资捐助。

苏漫漫则在一家报馆当编辑小助理,利用她的文笔与多语言能力翻译来自外电新闻,也将些许战后情况透过小纸条传到沪上熟人。

他们白天忙碌而普通,穿梭于闷热街巷与英式老建筑之间;晚餐会回到唐楼,吃老板娘做的热汤米线,然后一起聊聊国际新局势:

德国投降了,日本战败了,如今世界正重新洗牌……

他们宛若所有寻常夫妻,努力经营琐碎的日常。但夜里偶尔做噩梦时,会忽然自问:“我们曾经那些刀头舔血的杀戮生活……是真的结束了吗?”

深夜,微雨忽断。楼下茶铺老板娘收摊走远,一只流浪猫跳上窗台,对着苏漫漫喵喵叫了两声,仿佛和她有种天生默契。

她轻笑,伸手抚猫背:“乖,别怕。”猫儿安静眯眼,随即纵身跳回黑暗。

她想:自己体内那只“黑豹”或许从未真正离去,但暂时沉睡在某个平行时空,不再需要频繁以血与牙相争。

也许,将来某一天,大陆局势再次沸腾,她亦可能再度觉醒奔赴战场;

也或许就这样永远栖息在这祥和的港岛岁月里,做一个新闻小助理,与魏若来相互扶持走过后半生。

与此同时,远方维多利亚港水面上映着新式码头灯火,偶尔一艘大船驶过,汽笛声深沉如千里呼啸。苏漫漫看着那星点光亮在水中摇晃出漩涡形纹路,忽然就感觉自己似乎站在魔幻时空门槛:

上一步通往昔日尸山血海的暗夜,下一步通往未知的和平未来。她抬头对晚归的魏若来笑笑,两人牵手,跨过那扇门槛,慢慢走向房里温暖的灯光。

“我们还在继续活,并不忘记牺牲的战友,也要迎接时代的新潮。”*她在心底轻语。

火光微映,犹如过去的刀尖岁月与此刻的平凡生活重叠成一帧神秘画面,而那黑豹之影在画中侧首静卧,眼神沉沉,却也带着释然的柔和。

第218章 周主任的危机

1940年初至1941年

在淞沪陷落的阴影下,沦陷区的时光似乎格外漫长。

从1939年末步入1940年,日军在华东与华中依旧步步紧逼,汪伪政府在南京高调组建“中央政府”,加速其傀儡统治的合法化进程。

而猎人小队在内部裂痕与外界压力交互冲击下,前途越发飘摇。

在南京汪伪政权的高层架构中,有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周主任。

他身兼“财政与宣传”两大要务,是汪伪政府里少数能直接左右资金流向、舆论控制的人。

上至政策方针,下至具体运作,周主任都能在第一时间拍板。

他与日军的梅机关、汪精卫等核心互通密切,堪称南京傀儡政府实权派。

周主任并非等闲之辈,在上海与南京多年摸爬滚打,对各路人脉了如指掌,也深谙政治权谋。

他本就城府极深、头脑灵活,如今在汪伪政府中地位越发稳固,却又不敢完全脱离日军控制。

他时常自嘲地说:“我既是局中人,也是刀下囚。”

可谓看破形势,却依旧为名利与生存不断妥协。

不过,在这位周主任心中,近期最让他头痛的不是日军,更不是政敌,而是宝贝儿子周怀礼的婚姻问题。

周家与苏家相交于微时,那时候,苏家豪富,给予他大量的从政资金,两家结了秦晋之好。但那只是娃娃亲罢了。

等孩子长大了,觉得不合适的,自然就拉倒了。

苏家女儿,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但美丽大方而且品学兼优,精通多国语言,曾经是他属意的儿媳。

但是,万没想到,事情从两年前就走上了越来越诡异的方向:

苏父被刺身亡这件事,周主任看得很清楚,那就是得罪上层了,非让他死不可,无端做了日本人权力争斗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