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民国狸花猫,她赢麻了(192)+番外

作者:大Meow 阅读记录

与此同时,“未央贸易”的执行董事——赵和收到了中标通知。

他是个斯文白净的年轻人,带着金丝边眼镜,操着一口苏州口音的普通话,一副软包子模样。

如果苏漫漫在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那个厌世脸服务员、冷淡的银行小白脸,咋转眼间又成了“傻白甜”小开了呢?

这个一看就是好拿捏的,申兰溪才不担心他能不能干活儿,听话就成。

他身后跟着的那个经理一看就是个能干的伙计,所以说少爷就是来社交的。

赵和很痛快地答应了给她10%的感谢费,皆大欢喜。

松岛连见都没见他,只让申兰溪尽快走完流程,前线的补给可耽误不起。

目睹了“未央”中标过程,林瑶总算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在此过程中,魏顾问始终没见她,他甚至没有再来财务部。

他俩就像是在不同时空执行同一个任务,从不交集,根本没留下任何联系过的痕迹。

天台上再也没见到那盆薄荷,茶水柜上也不再出现新的薄荷茶包。关于“薄荷”的行动讯号,仿佛从未存在过。

魏顾问到底是哪一方势力?反战同盟会的高层也分属多个派别,有爱国华侨、民主人士、军统,以及......共产党。

他是哪一派的?林瑶希望他,不要来自于军统。

第157章 资金去哪儿了?(上)

申兰溪带着初审结果去见松岛。松岛正忙于军需战报文件。听完她汇报后,他只是点头道:

“好的,三家就是东洋联、进德号、未央,你再跟他们下一步洽谈、签约。”

东洋联和进德号,都是松岛早已内定的日资商社,申兰溪无权过问,这两家加上她亲手送进决赛的未央,军需项目中标单位宣告敲定。

松岛暗中指挥小野修改了几个支付环节,形成一套表面上合法、实则“多流转”的财务操作。

项目资金会经过数次回扣,将利润的50%转至他的海外账户。

三家机构之中,“东洋联”的名声最响,它承担了最重要的军需,多为涉及军火的关键品类,这一块完全是干净的;

“进德号”和“未央贸易”则负责未保密类军需用品的采购。

“进德号”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它负责大批量、易损耗类补给采购,遍布整个亚洲的供货渠道,让它具有极强的价格优势;

在这里,塞进来了松岛额外提供“货物清单”,这就是他的利润所在了,用军需供应链买卖矿石、盐、糖甚至面粉之类。

只有“进德号”有能力在全亚洲范围内,以最低价为他处理这些“多出来”的交易。

至于“未央贸易”,则专门负责本地产品采购,处理一些临时性的,甚至不值得放入招标的补给。总得有人干脏活累活吧?

高大上的军火够不到,核心赚钱交易它不被信任,那么,就干苦力吧。最大限度地压榨它的利润空间,就是松岛的目的。

实际上,大部分军火之外的日用补给,实打实由它提供。

只不过,它就是来承担“白手套”作用,所有物资都从“进德号”采购。

松岛指挥“进德号”加价,中间过一道手,就挣20%毛利,至于其他的“私货”,利润可达50%!

通过“未央贸易”实现交易合法化,货款支付到“进德号”名下。

进入”进德号“之后的资金,通过结汇手续转往新加坡的私人户头。

至此,整个资金和货物流通环节毫无漏洞,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当然,”未央贸易“自己并没有资金,所以上述“采购款”必须先欠着,有两周的账期;

待“未央贸易”拿到日军驻华大本营商业主体(东亚贸易公司)支付的军需款后,资金流转正式启动。

当然,还会存在一些小小的税务问题:“进德号”肯定不愿意为松岛夹带私货部分,以及普通货的利润增加部分纳税。因此资金在入账之前就要分流:

与“进德号”无关部分,由“未央贸易”直接打入某新加坡贸易公司A的账户,这部分税赋由其自担。

这部分恰恰就是魏若来要挪走的部分。这就意味着目标资金将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二度腾挪。

在正式签合同前,魏若来获取了“未央贸易”财务部账目往来的一串虚假指令,并搭建了数个空壳账户。

等项目款开始流动时,这些资金会先走到松岛所计划的“海外账户”,再被魏若来通过授权指令拦截、分流至另一个神秘账户;这两个账户从外形来看,极为相似,仅仅存在后缀上的稍许差异。

林瑶虽不完全懂这些金融手腕,但她根据魏若来指令,把一份重要凭证悄悄换成“预设好的数据信息”,能让大笔资金在流动时产生“阴阳账”。

她心里惴惴不安,却也兴奋:“这才是真正的谍战啊……没想到我也能出力。”

当合同开始执行后,申兰溪却越发察觉不对:“为什么未央贸易的具体走账如此复杂,好多流程并没按照我想的来?”

在连续几日的对账中,她发现未央资金结算体系非常复杂,虽然出于避税目的无可厚非,但是因为交易路径的复杂化,导致资金出境后,她难以随时掌控动向。

未央贸易存在的必要性就是将灰色收入洗白,资金频繁进出是常态。

况且,合同一旦开始执行,申兰溪无权中止,资金在途,货物在途,合同在正常执行中,她即便是心里打鼓也说不出啥。

合约开始执行的第七天,松岛在办公室公开表扬了申兰溪的办事效率,对外称这次中标的三家供应商都非常给力,军需物资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