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身为猎物的魏若来,在这场必死无疑的游戏里,要想反杀,谈何容易?
松岛把持信孚交易所后,立刻安插一批心腹人员,借口替魏若来“打下手”。
这些人实则时刻监视他的动向,严格监控他的每日进出记录、抽查账单和交易协议,确认有无“越权”或“暗箱操作”;
重大外资客户来访时,松岛常常会派人一同列席,以免魏若来“私下”说什么与日方利益相背的事。
对于魏若来而言,每天走进这座被日军牢牢控制的交易所,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他要演好“日本军方经济操盘手”的角色,迅速完成各项金融指令;
同时又要利用职务之便,收集更多日方机密资金流动状况。只要稍露破绽,身边的暗探或松岛本人,都不会放过他。
再强悍的人也难以忍耐这样如水滴石穿般的软刀子,日复一日地监控和盘查。
然而,魏若来却能做到泰然处之,耐心解答所有鸡蛋里挑骨头的“问题”,无视明目张胆的“挑衅”,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
“会不会是我们太苛刻了?我看不出来他有什么破绽。”
藤原第二次跟松岛提起此事,他有点看不惯松岛的极限监控和施压了。
“他是个天才,理应得到一些宽待。”
松岛微微笑了一下,说道:“老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我,在他的位置上,遭受这样的待遇,还会坚持下来吗?”
是啊,他的才华已经犹如星辰一样耀眼,去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会被宠爱和尊重,为什么非要留在待遇和氛围都并不出众的信孚呢?
藤原心里一动,神情变得复杂起来:“这倒也是,非我族类,其心难测。”
松岛只是点到为止,并不想多说。
第98章 大放异彩
夜里十点,信孚交易所早已结束日常交易,但顶层一间加锁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
这里是松岛辉一郎在上海的“秘密司令部”,只属于核心圈交流的地方。
此时,他神情冷峻地坐在桌边,面前摆着一叠厚厚的文件,山口三郎和小野分立两侧,随时待命。
魏若来站在桌对面,屏息凝神,缓缓翻动那些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他双眉微蹙,却暗藏几分兴奋。
这个项目,若能成功,必将带来一笔堪称天文数字的资金。
几天前,松岛收到了来自东京军部的“紧急指示”,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笔巨额融资。
该资金将用于扩充在华供应链,也就是加强日军的后勤补给,包括武器弹药、医药物资等。
可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无法单纯依赖国债;海外银行又对战争风险心存顾虑,不敢贸然下注。
偏偏军部里还有一群鹰派,十分心急,要立刻拿到钱、调配物资,甚至威胁“若完不成,松岛也要背大锅”。
松岛陷入了胶着:他必须在海外找到那些想要“发战争财”的投机财团,引导他们把钱投入到日军的供应链项目中,同时还要隐蔽,不能被过度关注或遭到国际谴责。
“对外,我只能宣称是商贸合作。”松岛声音低沉,眼里却带着急迫,“可那些外国财团也不傻,需要看到回报与稳定。”
“您手中攥着上海的部分港口资源和政府批下来的‘独家采购许可证’,就是回报。”魏若来平静地回答道。
“问题在于如何包装成‘高收益、低风险’的买卖。”
松岛眉头微皱:“我缺乏时间、也缺乏出面谈判的可信人选。若没戏,我就得动用更粗暴的手段。但那样终归太冒险。”
魏若来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翻动表格快速扫读,然后抬起头,淡淡一笑:“这笔大生意,其实正适合引进海外金主。
您不妨利用信孚交易所的特殊地位,把这批军需订单包装为‘贸易融资项目’,在交易所发行短期的债券或股权份额——
承诺较高红利,定期分红。既能吸引嗜血资本,也能掩盖军队背景。”
松岛神色一动:“在这乱世,谁敢冒险买这种东西?”
魏若来目光微闪:“那些想发战争财的财团太多了——
英美的某些银行、高盛、伯莱恩之流都曾在前线做投机。
只要让他们看到利润,再加上一些日军独享的物资‘特许经营权’,他们绝对会出钱。”
“好。”松岛微微点头,道,“那就按你说的。可如何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筹资?”
魏若来莞尔:“信孚交易所自成一体,您已有绝对的主导权;
同时,那里汇聚了各类海外金主。只要我们出面吆喝,把这当成限时认购……资金流应该会迅速涌入。”
松岛薄唇微抿:“你有多少把握?”
“七成。”魏若来深吸口气,“前提是,您要给我足够的权限和名义,让我能大刀阔斧地操作。”
短短三天内,魏若来雷厉风行地将那批军需订单拆分成“多条贸易融资协议”,通过信孚交易所的专属“拍卖”渠道向海外财团发出邀约。
他亲自出面洽谈,每次只给对方很短时间考虑,却抛出异常可观的收益预期,还附送“帝国官方采购背书”。
一时间,信孚交易所的内部热闹非凡:
某些美国小银行经理悄悄表达兴趣,想来赌一把;也有英国老财阀在观望;甚至有欧洲亡命炒家想利用这乱局快速赚大钱。
魏若来最精彩之处,是“强行哄抬”——他制造出一种“名额有限、大家疯抢”的假象,仿佛晚一步就失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