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只想摆烂养崽崽(334)+番外

作者:爱吃美食的老九 阅读记录

陈延予所经营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陈延予又开发了不同的新业务都赚的盆满钵满。

前世的陈延予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聪明的经商头脑,这一世虽然和前世比起来基础差了点,但收获却更多。

这几年个体户越来越多,大家赚到的钱也越来越多,逐渐的就很少有人看不起个体户了。

除了陈延予外,同是个体户发展起来的商业人士也很多,其中沈益就是一个。

沈益最后是如何对赵红死心,然后孤身一人放下S市拆迁补偿的房子和地皮来到京城的,陈延予不得而知。

陈延予在饭局上见到他时,他已经成为京城个体户里的油粮大亨了。

如今事业有成的陈延予,眼光独到地在京城郊外购置了一大块肥沃的地皮,并囤积了好几座颇具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四合院。

陈延予这一举措不仅让商业人士闻到了味,就连林安耀也敏锐的洞察到了四合院的前景。

林安耀听闻陈延予的举措后心想,既然妹夫都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那我作为兄长自然也不能落后。

于是,林安耀果断决定效仿陈延予,也要囤下几座四合院留在手中。

林安耀买四合院时,林安瑶惊讶地发现,原来她大哥竟然拥有数量这么多的翡翠珠宝!

据林安耀表示,这些东西一部分是他以往执行任务时所获得的奖励。那时候这些东西都不值钱所以他也不当一回事。

还有另一部分,则是林安耀凭借自身独特的审美眼光,在市场上精挑细选购买下来的。因为林安耀发现这些东西能用来赚外汇,既然能赚外汇那将来肯定值钱,所以他就囤着了。

回想起曾经大哥去乡下探望自己时送的那颗璀璨夺目的红宝石,林安瑶此刻恍然大悟。

怪不得当时大哥出手如此大方,原来是因为他真正拥有着充足的财富储备,根本无需为此吝惜。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真相,林安瑶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感慨。

林安瑶回来,正好陈延纪夫妻,林安耀夫妻都在,趁着这个机会两家人一起搞了个聚会。

饭桌上,大家欢声笑语,谈论着各自的经历和未来的打算。林安瑶看着家人们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满是幸福。

饭后,女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男人们则讨论起上面新颁布的政策。陈延予分享了一些自己关于新兴产业的看法,林安耀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问题。

聚会结束后,和阿姨一起打扫完卫生,林安瑶疲惫的靠在陈延予身上,陈延予紧紧握住她的手。两人内心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

第400章 番外番外1

陈延予林安耀囤了四合院,陈延予又怂恿陈延纪也买。

不提以后的升值空间,有房在手就算自己不住也可以租出去。趁房价还没开始大涨时入手,怎么都不会亏。

亲兄弟明算账,陈延予赚的越多,和其他两家的收入差距拉的就越远。大人现在可能感受不深,但小孩长大后差距就会很明显了。

比如,等安安长大后即使自己不挣钱还有爸爸妈妈可以兜底,当然温温阳阳他们也有爸妈兜底,但经济条件肯定比不上安安。

经济水平相差太大的玩伴、亲戚,即使小时候再好,长大后相处依然会有所顾忌,闰土和迅哥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陈延予努力工作赚钱的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他也想拉自家兄弟一把。

陈延纪没有弟弟的生意头脑,但他不是迂腐的人,陈延予只负责把话给他讲清楚。

陈延予说完,第二天陈延纪和孙小菲出门一趟就拿了一本房产证回来。

**

1990年,在交通工具普遍是自行车的年代,陈延予开上了小汽车,而且已经开了三四年了。

陈延予公司蒸蒸日上,进入行业领域的范围包括有家电公司、超市和电影院。

原先大院里看不上陈延予做个体户的邻居现在都换了面孔。

林安瑶对此感受很深,因为她现在走到哪都有人跟她打招呼,这些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林安瑶疑惑道,“怎么突然这么热情?”

“大概是想把家里不成器的孩子和亲戚往我们公司塞。”陈延予解答道。

这些人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其实内心仍然看不起个体户。

看不上但又想给家里找不到工作的孩子塞进他那里,这才有了这么多人硬着头皮讨好他们。

计划经济时代成为过去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政策出台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个体户不再是投机倒把而是合法经营。

个体户尝到了甜头,随之成为个体户的人也就更多。市场经济有利有弊,利方面促进了经济,弊方面使得国有企业受到了重大冲击。

“许多国有企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加上市场冲击和制度不完善,已经发不出来那么多工资或者被迫下岗了。”

“个体户虽然听着不体面,但拿到的钱是实实在在的。”

“不说这些,电影快开始了咱们快走。”陈延予道。

“下岗潮这么快就来了。”林安瑶担忧道。

这还只是开始,过几年下岗潮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有人说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起飞,但对于无数个失去工作被迫下岗的工人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

“好了不想这些了,说好了今天陪我的。”陈延予委屈道。

“好。”林安瑶笑道。

她一走半年多,好不容易回来,她也想趁这个机会和他好好在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