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剜了沈霁川一眼,“还有你大哥的那家面店,一开始也是我给盘下来的,后来你大哥大嫂闹别扭,我也夹在中间,不得去找你帮忙?”
沈霁川想了想,心里多了几分愧疚。
这件事确实是因为他,才让她受累了。
但沈霁川很有这个年代男人的大男子主义,“觉得累,要么就别做了。”
夏可晴:“那可不行,你没看我店里生意多好!一个月得赚多少钱?隔壁店眼睛都红了!”
第171章 在省城有房了
说起隔壁店,现在夏可晴的“珂晴女装店”附近开了不少类似的女装店。
最坑爹的是装修都比对着她这边的风格。
乍一看,还以为是她开了分店。
但这种事,上哪儿说理去?
就算是后世,也不能因为人家装修风格跟你家相近,就跑去要说法。
就是恶心人。
不过夏可晴的店可不完全靠装修取胜,还有贴心热情的服务,以及高质量,完善的穿搭。大多数店模仿她的店基本上撑不过一个月。
但也有一两个点磕磕绊绊地开下来了。
但对夏可晴来说,附近开了同类型的店还能拉动流量,反正她不会亏。
沈霁川望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沉默片刻,“就这么喜欢赚钱?”
夏可晴:“那当然!”
“钱能买到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要钱啊?”
沈霁川皱了皱眉,想想还真是。
他在部队,做什么都不花钱,可她在外面,做什么都离不开钱。
国家正在发展,以后会逐步取消各种票据,钱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这一点,沈霁川暂时没跟夏可晴说,毕竟上面还没有文件下来。
作为干部,沈霁川很能拎得清。
夏可晴想起沈大哥夫妇两人,“大哥的店你去看过了吗?”
“真看不出来,大哥的手艺跟咱娘有的一拼!”
沈霁川对于小娇妻说的“咱娘”十分受用。
不管是他如今是沈团长,或是以后走上更高的位置,他本质也是小山村走出来的少年。
大多数男人都有恋母情结,这一点是没错的。
“嗯,大哥从小不爱说话,但他能琢磨。”
夏可晴就提出去沈大哥店里吃面。
沈霁川好不容易来一次,沈大哥和沈大嫂都在省城,不见一面说不过去。
沈霁川自然是全凭自己的媳妇安排。
翌日,两人一早就去了沈大哥的面店。
面店的生意主要是中午和晚上。
但沈大嫂觉得,上午时间白白浪费了有点心疼。
主要是早上吃面的人少,但可以做点包子油条。
反正都是面食,沈大哥正好也看沈母做过,夏可晴就建议再煮点卤蛋,顺便加一个卤蛋面也挺好的。
沈大哥现在主打一个听劝。
所以他又加了三个炉子,一个煮茶叶蛋,一个专门炸油条,还有一个蒸包子。
所以夏可晴和沈霁川过去的时候,店里根本忙不过来。
店里又招了两个人帮忙。
沈霁川从妻子信里知道自己的大哥大嫂现在在省城过得很好,生意兴隆,生活充实,当然,妻子也不是没抱怨过,他也知道自己大哥的一些毛病。
但实际看到的时候他也是十分欣慰的。
大概每个家庭都是这样,只要兄弟姐妹之间没有过不去的恩怨,都会相互拉拔。
以前沈霁川每个月给家里汇钱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但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也在感慨。
就跟媳妇说的一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沈大哥看见沈霁川非常高兴。
“三弟,你怎么来了?”
他看了一眼夏可晴,“是来看三弟妹的吧?”
沈大哥现在红光满面,整个人也健谈了许多,可见自己做生意确实很锻炼人。
现在的沈大哥再也不会说什么服装店的功劳大多数在于自己弟弟这样的话了。
如果这么说的话,岂不是说,他开这家面店的大多数功劳在于三弟妹?
那不是搞笑吗?
有一些事情还是得自己亲自经历了才知道。
沈大哥羞愧于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具体表现在给两人盛了满满的面,连沈霁川都快吃撑了。
有其他客人一看,立即问:“老板,为什么他们的面那么多,上面的牛肉都快堆不下去了!”
沈大哥嘿嘿一笑,“那是我亲弟弟和弟媳。”
“你叫我一声大哥,我也给你多加点。”
客人听了,当然不好再说什么,人家那是自己人。
沈大川又说,“今天我弟弟来,高兴,再给您加一勺雪菜。”
店里的雪菜都是自家地里种的,沈母亲手腌制的,沈大川还特意去学了,手艺跟沈母不相上下之后才摆上来,十分受客人喜欢。
那名客人立即就笑了,“那感情好,老板,再帮我加点面条!”
沈大川笑着说:“好嘞!”
沈霁川挑了挑眉,心里想的却是,大哥的变化真的很大。
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吃完面,夏可晴提议去新房走一走。
沈霁川:???
夏可晴看着老男人一脸懵逼的表情,忍不住笑了。
“我不是服装店赚了点钱嘛,就想着做点投资,所以买了房子。”
其实房子没少买,但其他的都用作投资,不打算自住,但其中一套稍微大一点的打算装修了自住,就在学校附近。
这下沈霁川真的被惊到了。
什么?
他在省城有房了?
实际上作为一个军官,对于有房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的惊喜。毕竟部队都会有安排,不可能让他没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