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鸾凤(105)+番外

作者:枫眷 阅读记录

思及此,江映华决意试探一番陛下的心思。若是陛下要借自己的手除去永王,那朝中的制衡局面便破了,这不该是帝王的权术才对。

百思不解的江映华按兵不动,南方临近州府征调兵士组建的军队勉勉强强在一个月内拉出了一条南向的防线。永王虽挥师东进,却不敢轻易渡河。本就是半包围的局势,若是莽撞开战,永王败不起。

双方人马互相提防的僵持了两月有余,沿线的小打小闹不停,可主力都不曾出动,各守各城。江映华不愁物资补给,大军本就是现成的,养在何处都一样。永王的三州连通,物资军备也能勉强跟得上。

——**

夏季兴兵,转眼已是深秋。颜皖知坐镇王府,心急如焚。旁人不清楚江映华的调兵权限,颜皖知是清楚的。若江映华有心交锋,北境还能再抽调两万人马支援,加上地方府兵,不出三个月,永王定然一败涂地。

她希望江映华如此做,便也省了自己出手,她终究惶恐,若她真的动手,难免二人之间的感情会平添一层嫌隙。

北境王府内,莫九已然成了主管王府对外事务的管事,与曹松大有分庭抗礼的架势。是日入夜,颜皖知唤了莫九入了自己的书房:“九叔,我让您查探的事,可有结果了?”

“姑娘,您看看这画像中人,与您印象中的可对的上?”莫九自怀中取出了一个画像,上面画的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

颜皖知接过瞧了一眼,眸色渐冷,沉声道:“便是此人,我认不错。”

“那就,水落石出了。当初便是此人入府,请走了侯爷,而后…而后就……”莫九神色怅然,后面的话再说不出口了。

“三月前,我归来抓细作,他正要与人接应,只可惜,让他给跑了。如今已然能确认,构陷我父的人,是永王无疑。此人务必活捉,多年来,这是最接近真相的线索了。”颜皖知长叹一声,将画像还给了莫九,神色凄然。

“姑娘,可要告诉昭王,让她帮你可好?”莫九思量须臾,出言试探。

“不可。昭王若知晓了我的身世,一时半会儿未必信我。她最在意的便是先帝,此乃先帝定下的旧案,黑手又是她的兄长,我无法保证她会支持我昭雪。就像陛下,应承我许多年,终究也没做出实质的行动。

九叔,我们自己来。若昭王在战场杀了永王,此仇我可以放下,不再提及,忠孝难全,颜儿怕要愧对泉下的父兄了。”

颜皖知轻声解释着,眼眶早已通红。她在家仇与忠义间取舍艰难,为了与江映华的感情,做出退让,已然痛心不已。正因如此,她能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陛下和江映华身为先帝子嗣,要她们公开承认自己高高在上的父亲犯了错,并非易事。

“姑娘,看开些。我知你和昭王投缘,老侯爷在世的话,定不愿见你背负仇怨,你自己一人活得畅快就好了。抓人的事,我去办,手下还是有几个信得过的。”莫九揣着手,看出颜皖知的纠结,心下不忍便出言安抚。

“嗯,有劳您了。若能得此人供状,日后堂前昭雪有望。”颜皖知仰首看着窗外残缺的月色,眸中隐隐透着期待。

——**

颜皖知将刘文景押送入京之时,曾上表言明半路遭遇截杀一事。陛下闻讯便遣人查探,却也没能寻到可靠的线索。置身京中的陛下苦思良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永王这个祸患断然留不得。

而时近年关,江映华仍不曾主动请旨引大军西进围剿,陛下没了耐心,一纸诏书下来,命江映华直接开攻。圣意不可违,得到诏令的昭王,只得整军备战,伺机越过长河,拉满攻势。

寒冬凛凛,西风呼啸之际,江映华率军离开了并州,兵分两路直扑永王固守数月的城池。攻城之战热火朝天,旁的地方是除旧迎新的焰火璀璨,宁州各处要塞下,是攻城的刀光剑影,火光冲天。

半个月后,宁州收复,而永王则保存主力,退往老巢银州。越往西,地势对江映华愈发不利,甘州银州自古以来便是易守难攻的重要军事堡垒,两方人马大量折损,拉拉扯扯血战足有半年之久,江映华才将人逼到王府所在的城中,三面合围。

杀红了眼的永王站在城楼亲自指挥,暗道江映华难缠至极,一贯兵行险着,剑走偏锋,简直无赖透顶。

而江映华心里,认为永王不过是困兽犹斗,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是以她故技重施,在此命人在城外叫阵,什么难听便骂什么,日夜不停。而她的大军,则安稳的在外扎营休整。

围困一月,骂声便持续了一月,永王终于忍无可忍,亲上城楼高声与人叫板,扬言要与江映华谈判。江映华毫无畏惧,她早想会会此人。在两方传令官的几番辗转后,二人一人一马,在身后弓箭手的护卫下,独自上前见了一面。

甫一谋面,永王便痛斥江映华和陛下心狠手辣,竟对侄儿下手,赶尽杀绝。

江映华憎恶他反咬一口的丑恶嘴脸,丝毫不肯相让的回怼,分明是你自导自演,罔顾人伦父子之情,卑劣至极。

永王闻言怒急,对着江映华破口大骂,唾沫横飞,言说姐妹二人沆瀣一气,心如蛇蝎,杜撰父子相残,也不怕遭了天谴,死后无颜面对皇考宗亲。

他骂了什么肮脏的字眼,江映华都可以不在乎。只是永王五官狰狞,口水四溅,双目猩红,这般失态的反应让江映华觉得,或许此事当真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