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也不敢催促姜夕,只能央求道:“六公主,你动一动好不好。”
看起来快哭出来了。
姜夕只好慢腾腾地起身,走向了将军府。
喜莲喜极而泣,用帕子擦去眼尾的泪花,丝毫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六公主是怎么知道将军府是在哪里的?
姜夕敲了敲门,不多时,大门就打开了一条门缝,她将姜若给自己的请柬送进去。
门房结果请柬,念出宾客的名字:“大公主,姜若驾到。”
“等等。”喜莲叫停了门房,跟他解释这不是大公主,并道出其中缘由。
可门房的声音已经传了出去,不多时,便浑厚的声音从不远处,“原来是大公主,我家王爷……”
来人是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壮汉,语气中一副和姜若异常熟悉的模样,还未见其人,就打起了招呼。
但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他发现了面前这个人不是姜若,接着,他又看见了喜莲,于是又看了看姜若,似乎下了什么决心:“大公主……你变了。”
由于流着同一个爹的血,姜夕和姜若长得还是有几分相似之处的。
喜莲痛苦地闭上了眼,“楚侍卫,那是我家六公主。”
姜夕没有多大诚意地附和了一句:“不是哦。”
楚侍卫的脸一下子像烧了起来一样,立马背过身去转移话题:“我家王爷在后院练箭,我这就带你去。”
许是闹了个大乌龙,他只想赶紧找个地洞钻进去,一时之间竟然忘了,方才是下人来报,姜若来了,谢缨这才让自己将人带到靶场,但如果来的不是姜若呢?
靶场上。
谢缨今日一身黑色短打模样,身上并未佩戴护甲,细汗浸湿了后背,使得柔软透气的棉料贴着身体,露出精状有力的弧度,仿佛每一块肌肉都充满爆发力。
谢缨带着翠绿的扳指,拉了一个漂亮的满弦,面色平静如常,仿佛这点小事对他不值一提。
谢缨听见后头细细簌簌的声音,以为是姜若来了,没有回头,只是散漫着声音问道:“本王有一事很好奇,昨日公主到底对圣上说了什么,竟然让他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
背后没有声音。
也没有动静。
谢缨察觉到了一丝怪异,若是往常,姜若定然傲气十足地上前来,让他这位大忙人猜猜。
不对,其实也还是有细微的声音的。
是他的副官,王浩。
“……公主,您尝尝这个。”
殷勤的声音是他从未听过。
利箭离手,谢缨没有去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命中靶心,甚至没有去看到底有没有脱靶。
他猛地回头,看见烈日下那道不怎么真切的身影。
“好哦。”姜夕的声音依旧懒洋洋的。
第22章 第22章姜夕……还是真是一点也……
谢缨反手将弓箭丢回给了副手,唇角上扬,“六公主,真是……好久不见。”
姜
夕在仔仔细细吃王浩给的糕点,出乎意料,十分对她的胃口,一只手盛在下面,防止掉渣,一只手慢慢往嘴里送。脸上的神色还是淡淡的没什么变化,但腮帮子微微鼓起来,反差之下,竟然有几分可爱。
总之是吃得很认真的模样。
谢缨的眉宇间忍不住染上了些许笑意。
“六公主,别来无恙。”
谢缨一靠近,姜夕的眼神就溃散了。
——她平日里的眼神就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但如今在本就睿智的眼神上雪上加霜。
姜夕默默偏过了头,宁愿抬头去看满脸沧桑的王副官。
谢缨脸上的笑意在看见姜夕扭头的逐渐凉却,随即不解,微眯着眼:“六公主是不记得本王是谁了吗?”
不记得了哟。姜夕在心里答了一声,然后若无其事地啃了一口糕点。
但只是啃了一口,她就呆滞了好一会儿,然后将它裹在在帕子里头,藏在手心里,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喜莲也算了陪伴了姜夕那么多年,心直口快:“王爷,你刚才发了汗,六公主恐怕……闻不得。”
其实她想说的是嫌弃,没看见六公主已经被熏得食欲不振了吗?
但她不敢,毕竟这可是将整个乌岐掌管得严严实实的淮阳王。不是谁都像姜夕一样不怕掉脑袋的。
谢缨的脸色不太好,沉声道:“等我片刻。”
听到这话,姜夕才终于有了点反应,仰起头视线平缓地落在了谢缨的脸上。
仿佛一下子将谢缨带回了第一次相见的那个冬日。
视线相接,谢缨的心尖一颤,还真是……一点也没变啊。
谢缨离开后,姜夕总算觉得可以呼吸了。她赞叹地看了一眼喜莲,没想到不用自己发言她就能够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但很显然这回喜莲没有接收到她的信号。
姜夕慢腾腾地将姜若给自己的信封拿出,递给了王副官。
姜夕不太记人,更加不可能认出面前的这个大叔就是当年自己跑来谢家送药时为自己开门,有着一面之缘的‘家丁’。但很显然,王浩还记得她。
这些年,对将军府雪中送炭的人少,更何况是当年濒临危难之际的时候。
王浩结果信件,上面只有寥寥几字‘王爷亲启’,开口处用红蜡封好。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端倪,他便把东西递了回去,“劳烦六公主亲自交给王爷。”
“不要。”姜夕说话声虽慢,但拒绝得十分果断。
“为何?”王浩不解,当年姜夕送的药最后还是被送到了王爷手上,虽然一直没有服用,但王爷一直珍藏着。药包被放在小匣子里,王浩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能看见王爷对着哪些东西睹物思人。也许所思的不止是姜夕一人,更多的是怀念当初将军府热闹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