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异人观察手册(114)

作者:双鲤珠 阅读记录

其实不止大盛,除了零星几个国土实在贫瘠的国家,没有几个大国是不重农抑商的。

过多的,不加节制的商人只会掏空国家的根基。

即便姜夕没有学过经济学,但当年初中思政老师那句,‘只要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商人就敢出售绞死自己的绳索!’一直被她记着。

谢缨发出一声低叹,“六公主还真是旁观者清。但公主,这世上,这样的‘乌国’的确存在。”

“那就是……乌岐。”

那个一个生产力足够,商业也足够繁荣的地方。

炀帝今日所针对的,将来剑指的,都是谢缨。

姜夕则是默默地后退了一步,显然是不打算和她这个‘好友’患难与共。

如此明显的动静,惹得谢缨回头看了看两人之间的距离,被气笑了。

两人之间的小动作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只因这时,正好朝臣们都齐刷刷地回过头来。

之间大殿外一身着铠甲的禁军上前,高声道,“启禀陛下,犯人陈元为,徐文洲已被捉拿!”

徐文州?

一直心不在焉的姜夕终于抬起了头,看向被捉住的犯人。

两人衣着褴褛,身有异味,显然是受过了酷刑。

二人被压至大殿之上,一时之间,炀帝连此时正在进行的殿试也顾不上了,沉声质问,“究竟为何行刺于朕?”

“昏君!”一青年不肯弯腰匍匐,最后被禁军一脚踹在了后腰上,狼狈摔到,“你为君不仁,民不聊生,今日我就要翻了你的天下!”

“好大的胆子!”炀帝震怒。

青年也被重重的一脚压制住,可眼神倔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徐某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谢缨忽然觉得眼前一花,姜夕不知何时从他的背后绕到前来,一眨也不眨得盯着大殿中那口出狂言之徒。

好似故人。

第73章 第73章再入风波

“你……认得他?”

谢缨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姜夕眨了眨眼,并不言语。

谢缨低眼,看了姜夕许久,但出奇的,姜夕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这场闹剧很快就在炀帝一声‘拖下去’中结束,毕竟今日是殿试,再者,这里也并非用刑的好地方。

直到两人的身影都消失了,姜夕又默默地退回了阴影之中,看起来就和往常一样。

待到殿试结束后,便是由炀帝决定这行人的排名。当念到孙少州的名字时,殿内似乎寂静了一瞬。

“他不会是状元。”谢缨压低着声音。

姜夕终于给了他一点反应,“为什么?”

还不等谢缨解释,果真,由于炀帝身体不适,由太监杨着细长的嗓音代其宣布,“一甲第三名,探花,孙少州。”

姜若离孙少州

近,顺利地捕捉到了他陡然变得苍白的脸色。

谢缨虽看不清孙少州的神情的,但此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内。毕竟要真算起才情来,孙少州根本比不过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其他人,但其诸多异想天开的想法也能让人耳目一新,因此被纳入一甲并不稀奇。

而最重要的是,孙少州是一把可以被磨砺的……刀。

谢缨调查过孙少州的身世背景,不过普通人家出身,除了家底还算殷实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根本无法为他今日在官场上提供助力,而给一个不高不低的名字,能够更好地拿捏住他的命脉,让孙少州明白,他能够依靠的只有皇权。

而皇帝,大概是准备将孙少州磨砺成一把针对自己的刀。

但这些阴私谢缨都不曾对姜夕说出口,只是半开着玩笑道:“兴许是因为孙先生貌美,要知道能担待得起探花名声的,可非得是俊俏男子不可。”

姜夕眯了眯眼,她怀疑谢缨在耍自己,但没有证据。

殿试结束之后,姜夕总算可以回湘水宫,却在转身之际,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谢缨的声音。

“被压入天牢的那两个叛贼,你想见一见么?”

姜夕的脚步没有停止,“不用了。”

谢缨似乎传来了一声轻笑,“那他可活不过今夜了,刺杀皇帝可是死罪。”

死罪吗?

那就去死吧。姜夕的内心毫无波动,也许是从前的记忆太过久远,到最后,也没能肯定这个徐文洲,是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但想来,大概是不可能的吧。

徐文洲……只是个带些怯弱的普通人,怎么可能有胆子做出刺杀这种事呢?

……

孙少州虽然只得了一个探花,但似乎颇得皇帝的赏识,很快就被安排到了翰林院,又没过多久,便被提拔到了皇帝身边。皇帝似乎很钟情于他脑袋里的稀奇想法,竟然一时之间荒废了朝野。

这些事还是姜夕从姜若口中得知的。

当听见姜若在湘水宫中大骂孙少州是个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迷得圣上荒废了朝野时,姜夕罕见地拿起镜子照了照,又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确定一切正常。

姜若不是巴不得炀帝昏庸无道吗,怎么这时候还怒其不争起来。

又或者是因为,孙少州太过得宠,让姜若有了危机感。

但姜夕并不觉得孙少州能够代替姜若的位置,毕竟无论如何他都是外姓人,除非……他成了驸马。

这个念头只是在姜夕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一语成谶。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孙少州踏入了湘水宫,这回,走的是大门。

许是由于上次孙少州出现在湘水宫太过古怪,这一回也让姜夕觉得事有蹊跷,难得地去看了一个热闹。

上一篇: 咸鱼她字字珠玑 下一篇: 我在江湖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