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政治,是身为统治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那探子将头伏得更低了些,“驻守在虞城的军队的确已经接到了皇上的命令,已经撤军了。可就在他们刚离开虞城,就遭到了北齐九王所率领的军队的伏击。
我们的军队被打的猝不及防,陈将军的大军还来不及支援,就已经被……”
他们都没想到,北齐的军队一上来直接就是袭杀,根本不给他们留一丝余地,所有的一切,都好像在别人的算计之中,容不得他们与一丝反抗。
赵国皇帝无力的坐了下来,尽数歼灭……
这北齐的九王究竟是何许人也……如此心狠手辣,如此……果断狠厉。
他这个时候几乎已经能够预感得到他赵国的未来。
从最初借兵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所有的措施,可根本没想到,这北齐九王一来,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好像是白费。
而借兵又是那个人的意思,他又不得不照办。
但现在……北齐九王不但拿到了他干涉他国内政的证据,还诛杀了他数千将士。这简直就是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赵国皇帝眯了下眼睛,似乎是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而后沉声道:“来人呐。”
“在。”
赵国皇帝快速的在纸上写了一封信,递给了那个护卫。
“八百里加急将这封信送到凤翔国君手中。”
“遵命!”
而此时,在大殿的屋顶上,辰月一身夜行衣隐匿在了黑暗之中,在听到赵国皇帝的话后,便站了起来。几个跳跃便消失在了赵国皇宫的上空。楚怀风看着挂在书房上的疆域图,手里拿着一支毛笔,蘸了点红色的墨汁。
第275章
选择,必然承受
在北齐旁边的那个疆域上轻轻的画了一个红叉。
一屁股坐在书案上的澜之好奇的看着楚怀风的举动,他看见,楚哥哥画红叉的地方,上面写着两个字:赵国。
楚怀风勾唇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将手里的毛笔搁置了下来。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明日,他们应该就回来了。”
澜之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楚哥哥,我听他们说,这次打仗,死了很多很多人。”
楚怀风看向澜之,“不错,死的,被诛杀的大多数是叛军,和他国的援兵。”
这一场战役,唯一值得让所有人都记住的,恐怕便是北齐九王萧世宁对叛军的冷血手段和毫不留情的抹杀,以及,北齐九王萧世宁用兵如神,在短短几日之内,便平息了内乱吧。
但歼灭敌军,从来只会在百姓们口中留下美谈,即便是做的再残忍,于百姓们而言,也不会是什么十分紧要的事。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国家的军队威风凛凛,铁血强大。
因为,军人,本就是如此。战死沙场,就是他们的命运。
但若是歼灭的是百姓,那么,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要是杀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在他们的心中,这样的军队可就成为了嗜杀残忍的代名词了。“可是……为什么要死那么多人呢?”澜之只是觉得疑惑,他以前也经常听说过战争,那时候,他只觉得好奇。可当一次和楚哥哥在路上遇到士兵杀百姓们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战争是这么可怕的一件事
。
所以他很好奇,楚哥哥在他的心里并不是坏人,但是为什么,对这么人死了,都无动于衷呢。
“那些人也是生命,都有家人的不是吗?”澜之接着问出了他的疑问。
这个时候的澜之,还没有太多的是非善恶之分,但是长久和楚怀风相处久了,在他们的身上,也学到了一样东西,叫良善。
闻言,楚怀风缓缓的坐了下来,脸上带着一种认真和温和的笑意。
“你可曾记得我与你说过,战争,不过是竞争的一种形式。于乱世而言,战争是必定会进行的一场较量和获得唯一统治的手段。”
“记得。”楚哥哥说过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
楚怀风继续说道:“而每一个人,既然选择了他未来的路,选择了他要成为的人。那么,在这条路上所承受的一切,都是他的责任。不管是生,还是死。”
澜之摇了摇头,听得有些似懂非懂。见澜之有些迷惘,楚怀风笑了笑,耐心的解释,“若他成为了一名士兵,那么,就应该有时刻战死沙场的觉悟。因为,这就是他的选择,他的身份所带给他的责任。与他是否是好人无关,跟他到底做的是好
事还是坏事无关。
而若你是一名杀手,就要随时做好被抓捕,或者被别人杀的准备。
所以,那些士兵死了,也是死得其所。你,明白吗?”
在这个世道,弱肉强食,就是唯一的生存法则。
当你在提刀砍人的路上的时候,那么,就已经意味着,也许你是有一半的机会,是会被别人砍死的。
至于你是否愿意去这样做,是否被逼迫这样去做。没有人关心。
她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给那些后悔的人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澜之看着楚怀风的眼睛思考了很久很久,才明白她话中的意思。
“楚哥哥,如果,我继承了父皇的皇位,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是会这样?”澜之忽然认真的问道。
楚怀风上笑了笑,“不错。所有人都以为,成为了帝王,便可以享天下最好的一切,上美姬无数,珠宝玉石,宫人成群,挥手间便可肆意主导他人的生死,乃至整个国家的覆灭。
可是,成为帝王,也就意味着,你的肩上,担了整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千万万百姓们的性命和安宁。